南宋的花鸟画传承了北宋院体化的风格,以小尺幅、“一角半边”的构图为主要形式。描绘的内容同样多为一花一草、一虫一鸟、折枝一景。在表现方式上多用双钩填彩,同时期“没骨画”这一表现方式也开始出现。南宋花鸟画代表性的画家主要有三位:李安忠、李迪和林椿。李安忠的作品,是典型的宋代画院风格。造型严谨、用笔工制,勾勒细致入微、赋色典雅漂亮,作品形神兼备。李安忠的《竹禽图》属于被挑选带到台湾的上上等艺术作品之一,可见其分量。他工画花鸟、走兽,尤长于“捉勒”(鹰鹘之类),《画继补遗》谓其“工画捉勒,得其鸷攫及畏避之状”。
其实从技法上来说,工笔画要有“写”的感觉,也就是要具有“文气”。但这个道理虽浅显却经常被忽略,所以导致很多工笔画往往流于“描”,并用色彩和形式来突出画面,体现技艺。虽然讨好了观众,但是却缺少了艺术的身份和文化内涵,套用清朝邹一桂的话,就是:“虽工尤匠。”再精致也不具有唯一性。”
而这幅《竹禽图》荆枝写意十足,老练干净,加上历史的研磨,使其线条燥气全无,文质彬彬,甚是难得。作为重点的鸟,更是墨的浓淡干湿相互衬托,参差嵯峨,使鸟的羽毛呼之欲出。而且竹叶错落有序,使其似虚而实,且风动竹摇之感强烈,画面之生机遂得以充斥。从构图上看,飞禽稍偏左侧,使重心前倾,没有竹叶茂密,以压右下方位置,此画即有失衡之感。而两重相衡,使画面的动态之势也成必然。以动态取均衡,画家构思和手法不可谓不妙也。多临摹宋代小品,不仅能够掌握工笔画的绘画流程和技法,还能够提高审美。本节课王蓬老师将详细讲解《竹禽图》技法,包括《竹禽图》勾线技法、竹子和伯劳鸟的晕染方法、伯劳的造型特征,以及伯劳翎毛的勾勒晕染,演示详尽全部绘画过程。本节课王蓬老师将详细讲解《竹禽图》技法,演示全部绘画过程,特别是在伯劳的画法上做到演示详尽。【扫码进入课程】
本次课程将解决:
1.《竹禽图》勾线技法
2.竹子的晕染方法
3.伯劳的晕染方法
4.伯劳的造型特征
5.伯劳翎毛的勾勒以及晕染
课程介绍
第一课时:《竹禽图》综述与勾勒
时长 :90min
1.《竹禽图》的艺术特色
2.竹子的勾勒技法(讲述+视频演示)
3.伯劳的勾勒技法(讲述+视频演示)
第二课时:《竹禽图》墨色晕染
时长 :90min
1. 竹子的分染方法(讲述+视频演示)
2. 伯劳分染和统染解析(讲述+视频演示)
3. 底色晕染(讲述+视频演示)
4. 伯劳色调调整(讲述+视频演示)
第三课时:画面调整
时长 :90min
1. 竹子的颜色调和(讲述+视频演示)
2. 丝毛(讲述+视频演示)
3. 《竹禽图》调整和复勾(讲述+视频演示)
4. 落款与盖章布局(讲述+视频演示)
199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现就职于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学学会会员,长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