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过年坐车回家,有哪些防晕车妙招?

文摘   2025-01-25 18:30   安徽  

晕车,医学上称为“晕动症”,是身体在受到外部强烈移动或运动刺激时产生的一种过度保护性应激反应。
通常认为,这与人体内耳平衡器官——前庭器官有关。前庭位于内耳,是维持人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如果前庭器官过于敏感或发育不全,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晕车。

那么,如何预防或缓解晕车呢?

除了使用晕车贴或晕车药外,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饮食调节:

坐车前吃七八分饱为宜,避免过饥、过饱或食用过于油腻、重口味的食物,以免加重恶心、呕吐的症状。

2、避免视觉干扰:

坐车时尽量不要玩手机、看书或看窗外,以免引起眩晕。

3、选择合适座位:

容易晕车的人最好坐在前排,因为前排视野开阔,视觉与前庭感觉更容易保持一致,同时颠簸感也较小。

4、睡觉:

如果出发前没有准备,睡觉是最有效的对抗晕车的方法。睡眠可以切断视觉信号,减少大脑的错乱感。

如果晕车症状较为严重,可以尝试以下缓解方法:
1、生姜片:研究发现,生姜中的姜辣素具有抑制呕吐的作用。可以通过吸闻、嚼食、含服姜片或将姜片贴在肚脐上来缓解不适。
2、橘子皮或橙子皮:新鲜橘子皮或橙子皮中含有天然芳香物质,闻一闻可以缓解紧张和晕车的不适感,同时还能掩盖汽油味。风油精或清凉油也有类似效果。
3、听音乐:音乐可以转移注意力,干扰内耳前庭对平衡刺激的反应。但要注意音量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听力。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或缓解晕车带来的不适感。

来源:健康安徽

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
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公众号是宿州市立医院主办的自媒体。主要发布医院重点工作信息、学科介绍、健康知识以及卫生政策等图文信息,主动接受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咨询等,搭建医院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