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的出路是福建三明模式?医院的水有多深中有有人站出来说透了

文摘   职场   2024-09-13 19:32   北京  

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14亿的统一大市场。

也没有出现过一个14亿普及义务教育,其中工程师数量超过2000万的国家。

更没有过一个工业门类齐全,能把所有高端产品做成白菜价的工厂。

中国未来只能走出一条新路,不论是生产端还是消费端,都是。

大方向就是收入稳定的同时,降低成本,同样的工资可以买到更多东西和更多服务。

医疗自然也在其中。

前两天聊公务员工资,说现在中国狭义公务员800多万。

有人就爆了,说明明体制内有4000多万,怎么到你那就剩800多万?

他们大概不知道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区别,把教师和医生这两大类也算进了公务员。

实际上,教师医生属于事业单位,并不属于狭义上的公务员。

事业单位又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公益一类是完全不能市场化的行业,大头就是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中小学教师,大概600万。

这些人是有编制的,需要经过市委编办的审核,通过后才能入职,可以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体制内。

但义务教育以外,包括公办幼儿园、高中、大学,大概有小1000万,属于公益二类,也就是可以部分市场化的行业。

这些岗位,不需要编办审核,只要备案即可上岗,就算归类为体制内,也算是体制边缘。

那么医生归类在哪里呢?

公立医院医生归类为公益二类。

为啥说人家边缘呢?

不用编办审核只是其一,关键还在于不享受或极少享受财政拨款。

也就是说,他们的工资大部分不是政府发的,而是在市场上赚的。

像公立医院,财政拨款大概只占收入的5%-10%,而且还得专款专用,一般不能用来发工资。

所以,你跟人家医生说,“老子缴税养你们”,这话不对,人家不靠你养。

但医院虽然不靠政府养,医生也没有正经编制,但医院的定价却是政府说了算。

好处是,价格低,服务和药品都比市面便宜很多。

坏处是,你不养人家,让人家自己赚钱,还限制人家价格,这就不是正常市场行为。

你把人家扔到市场上了,价格这条路又给人堵上了,为了赚钱,人家自然要走其他路。

于是就有了过度医疗,多检查,多开药,开高价药,反而增加了患者负担。

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政府的胳膊,拧不过市场的大腿。

但你说怪政府吧,这种拧巴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改革开放前,我国采用的是苏联那一套,免费医疗。

看病不要钱,医院国家养着,医生工资国家发。

看起来很美,问题就是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儿,那医生们还有什么积极性?

我小时候上医院,医生是真不着急,不管排多少人,都慢慢悠悠,到点儿就走,管他看完看不完呢。

本来一天能看100个,他也就看10个。

这么低的效率,大大提升了医疗成本。

80年代中期,财政已经养不起医院。

因此,1989年开始,财政彻底甩了这个包袱,医院开始自负盈亏。

铁饭碗没了,医院自然想方设法搞钱。

但医疗服务,也就是挂号、手术、病床等价格,一直由地方政府各部门协调决定,医院没有自主权。

既然这里赚不到钱,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于是瞄准了药品,开启了长达20年的“以药养医”之路。

跟建国初周总理提出的“以药养医”不同,之前全部药品成本价销售,后来为了缓解抗美援朝带来的财政压力,药价上涨15%,利润用来补贴亏空。

说白了,就是多赚的钱进不了医生腰包,全归财政,多开药没好处,自然也就没人多开。

而这次的“以药养医”不同,药品价格表面上限制死,但医药代表们钻了制度漏洞。

他们通过提高药品成本,卖给医院,又把多出来的部分,作为回扣返给医院和医生。

巨大利益驱使,一些医生沦为药品推销员。

多开、乱开、开高价药屡禁不止,因为开得越多,赚得越多。

成本自然转嫁到患者头上,这是“看病贵”的开始。

那段时间,“以药养医”不但没有受到诟病,反而成了医院市场化探索的新路,大家津津乐道。

直到2005年,国务院认为本次医疗改革“基本失败”,开始酝酿深化改革,要求医药分离。

2012年,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十二五”医改需要突破八个关键问题,取消“以药补医”是其中之一。

当年开始试点,2015年全国推行,同年取消大部分药品价格管制,彻底引入市场定价。

随着市场机制引入,医保集采逐渐成为药品定价主旋律。

后面就是我们看到的,医保谈判,动辄压到12折,大大降低了医保支出。

也斩断了医药代表和医生之间的黑心链条。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医生过度医疗,2019年开始推行DRG2020年开始DIP

大体意思就是“一口价”,同类型诊断,同类型疾病,医保给出固定报销金额。

例如跟腱断裂,一口价3000元,不管医生开多少钱的诊断和药费,我医保就给3000

你如果花5000治好,说明你没本事,多出的2000自己掏。

你如果花2000治好,那你牛,多出的1000归你。

这两招一出,可谓斩草除根,医生终于可以正常看病了。

可医生的收入怎么办呢?

福建三明市,也就是沙县小吃的故乡,从2012年开始的“三明医改”探索出一条新路。

一改往日单打独斗,三明市由副市长挂帅,协调医院、医保局、物价局、卫健委等多部门,进行顶层改革。

后来的医保谈判,DRG,很多都是“三明医改”探索出来的。

当然,也不能光省钱,毕竟医生也要赚钱吃饭。

三明医改提高了医疗服务费用,例如挂号费、手术费等,以此增加医生收入。

医生当然愿意,以前提心吊胆昧着良心拿回扣,没准哪天医疗反腐就得进去。

现在好了,光明正大,凭良心看病,钱也不少赚。

药便宜了,不过度医疗,虽然诊疗费贵点,价格还是便宜多了,患者当然满意。

算个总账,医保也少支出了。

长期来看,医药企业有医保集采的规模效应,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那么多费用,整体可能还多赚了。

可谓四赢。

谁输了呢?

行贿的医药代,贪污的医院领,断的就是他们财路。

三明医改,将原来计划经济遗留下来,跟市场拧巴的那段掰直了。

政府通过医保作为交易方参加市场博弈,降本增效,我们叫社会主义,西方叫凯恩斯主义。

在市场机制下,医生的薪资自然也要市场化,多劳多得。

现在信息系统日趋成熟,医院已经可以建立完善的医生考核机制。

一旦机制建立,医生也就不用再像现在一样,论资排辈儿熬年头儿,而是有本事就能出头。

除了激励机制,中国医疗系统还存在着很大的结构性问题。

400万医护人员,其中一大半儿只有本科或者专科学历。

低学历大多集中在地方医院。

而三甲医院,名校博士,都很难进。

作为患者,你是相信三甲的博士,还是相信地方的专科呢?

这就造成医疗资源严重失衡。

全国10000多家公立医院,三甲1000左右,占比10%

10%的三甲,接诊了超过50%的患者。

任何时候你去任何一家三甲医院,无不人满为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医院门可罗雀。

是中国缺少医疗人才吗?

要知道,我们每年毕业的医学生将近80万,且还在增长。

他们当中,只有不到一半进入医院当医生。

三甲医院是首选。

很多人如果进不了三甲,宁可去医药公司,也不愿意去地方医院。

为什么?

因为地方医院要资源没资源,要钱没钱,搞不好就像甘肃这家一样,发不出工资。

要知道,培养一个医生,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3年规培。

真正成为执业医师,已经30好几了。

这么巨大的教育投资,换来地方医院朝不保夕,谁愿意?

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没人才就没医生,没医生就没患者,没患者就没钱,没钱就更没人才。

其实,全世界的医疗制度大体就三种。

一是全民免费,例如当初的我们和苏联,看病几乎一分钱不出。

二是国家强补贴,例如欧洲高福利国家,个人出钱很少,大头儿国家出。

三是医保,其实只有美国,除了养肥了整个医疗系统,其他没发现什么好处。

以至于奥巴马搞医疗改革,还跑去古巴跟人家学习先进经验。

而古巴的模式,正是我们当年的模式,只是我们后来放弃了,人家坚持了下来。

中国现在还有公费医疗,也有医保,属于双轨并行。

将来往哪个方向走?

与其跟着美国的医保制度走进烂坑,不如自己开发一条中间路线。

把医生纳入公益一类,财政支付工资,医院盈余上缴财政,让医疗彻底成为公益,这是大前提。

再通过医保谈判,降低采购成本,充分利用市场提升效率。

地方公务员都挤破头,一旦医生变成铁饭碗,地方医院害怕吸纳不到人才?

辅以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医生积极性。

如此一来,采购成本大大降低。

患者分散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成本再次降低。

维持现有医疗价格不变的话,没准儿这个账还真算得过来。

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最终重回全民免费医疗,也并非遥不可及。

更关键的是,解决了“看病”,老百姓心里有底,才敢花钱。

内需一旦拉动,只占GDP百分5%的医疗支出又算得了什么?

有机会我给大家算笔细账,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后面陆续更新吧。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注意!我要打广告了:

招聘墨子私人助理1名(是全职很忙没时间干别的)

远程办公(可以回8线老家),弹性工作制(忙时忙闲时自由)

帮助墨子处理事务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文章整理,视频制作,多平台发布,俱乐部机票酒店预等)

学历大专以上,工作1-2年(经过毒打但还没成老油条)

老粉丝优先,有助理经验优先,其次销售

保底薪酬(参考当地最低薪酬)+提成(上不封顶),保证饿不死,想发财得一起努力

有意向请加微信墨子俱乐部助理微信:moziclub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点个赞意思下得了……


结合三十年实践经验,对《道德经》、《周易》和《论语》进行逐字逐句地深入解读,已更新完毕。

墨子连山
丨读书-打工-创业-财务自由,我的经历,帮你少走10年弯路 丨北航-ASML-互联网-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