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以来,我市强降雨天气频现,局地暴雨、大暴雨时有发生,降雨明显偏多。主汛期降雨较常年偏多近4成,尤其是4月份强对流天气频发、重发,降雨量比多年均值偏多1.7倍;7月下旬受台风“格美”外围影响,我市遭遇今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其中7月26日全市单日面雨量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全市先后遭遇15次强降雨过程,各地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损失。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市防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积极谋划部署,落实落细各项防汛减灾措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及时调整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机构组成人员,继续实行市防指成员单位一对一包片分区责任制;逐一落实了水库(水电站),千亩以上圩堤、尾矿库、山洪地质灾害等防汛责任人,并在媒体及网站进行了公示;制定印发《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县(市、区)防汛抗旱目标任务书》等一系列文件,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二是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及时组织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指导293个乡镇(街道)、3957个村(社区)完成防汛简明化预案修编;审批下达16座市本级调度重点水工程、8座万亩以上圩堤度汛方案并严格督促执行;市本级连续三年举办了县乡防汛抗旱指挥长培训班,各地按照分级培训原则,汛前陆续开展了防汛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一线人员履职能力;市、县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开展“三断”(断路、断网、断电)极端情况下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队伍实战能力;强化做好应急保障,督促各县(市、区)及有关成员单位按市防指定额要求储备相关物资装备;全市储备冲锋舟185艘、橡皮艇516艘、水泵5546台套、救生衣5.33万件,各类生活救灾物资储备充足;督促加强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先后派出工作组开展了3次防汛督导检查,建立了隐患问题台账,并按照“一县一单”下达整改要求,跟踪落实隐患问题整改情况。三是强化会商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汛情雨情发展变化,坚持定期和不定期会商研判,市防指组织专题防汛会商11次,印发工作提示14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410期、预警短信47.6万条,优化创新实施直达基层的分层级“叫应”机制,累计直接电话预警县、乡(镇)责任人765人次,提醒各地做好防范工作。坚持提前转移制度,组织紧急避险转移8249人、紧急转移安置3206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12起成功避险典型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四是果断响应积极应对。市本级先后启动4次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和1次防汛三级应急响应,严格落实各项响应行动,派出4批次工作组、专家组赴各地协助指导。尤其是台风“格美”影响期间,我市高度警觉,强化综合分析研判,提前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并于9小时后果断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迅速调动各级力量进入战时状态,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做到快速反应,为此次防御的全面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五是积极开展救灾救助。坚持防汛救灾一体推进,及时核查灾情,迅速调拨救灾物资,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向应急管理部、省应急厅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928万元;持续推进176处应急避难场所和3957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并配备了基本生活物资,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虽然我市已于9月30日结束法定汛期,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局地短时强降雨仍时有发生,且不排除还有台风对我市产生影响和发生冬春干旱,防汛抗旱工作仍然不能松劲歇脚。下一步,市防指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做好防汛和抗旱各项工作,在做好局地强降雨防范应对的同时,指导各地“一库一策”做好水利工程调度,科学合理增加蓄水。同时督促各地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利用好现有水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抗旱用水计划,因地制宜强化节约用水管理,有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生产灌溉用水。答记者问环节
香港商报:当前,随着气候变暖等多方面因素,极端灾害天气多发频发,请问我市在应对处置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李洋:面对极端灾害天气多发频发,我市通过“三个强化”,采取多项措施,从严从实抓好极端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一是强化落实各部门协同联动。完善与气象、水利、住建、城管、交通、农业农村等重点部门的联合会商、信息共享、协同处置、联合检查等联动机制,提升协同应对处置效率。建立完善在建涉水工程施工队伍信息共享联动机制,确保施工队伍就近抢险救灾。不断优化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参与抗洪抢险救灾的协同调用机制,确保出现重大灾情险情部队能及时高效参与抗洪抢险。同时,强化落实“631”风险预警叫应响应联动,督促县、乡两级完善强降水防范应对预案、方案,建立响应机制,并将该工作机制落实情况列入年度考核,确保被“叫应”对象积极履职。二是强化队伍建设。立足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各类专业救援队伍的“一专多能”定位,持续推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正规化标准化建设,加强队伍训练、演练,常态化开展比武竞赛活动,提升应急处置救援能力。同时,发挥社会应急力量在防洪救援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组织转移、巡查防守和险情抢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防汛应急抢险救援队伍581支2.3万余人。三是强化物资准备。今年汛前,市防指对各地下达了防汛抗旱物资储备要求,分类明确了储备数量,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行业领域内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目前,全市共储备冲锋舟185艘、橡皮艇516艘、水泵5546台套、救生衣5.33万件,基本能够满足抢险救援需要。同时,汛期市防办对全市所有乡镇423台卫星电话进行了性能测试;确保关键时刻能够保障正常通讯。
江西商报:今年降雨偏多,江河湖库水位高,请问就确保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做了哪些工作,水库防洪减灾效益情况怎么样?
市水利局防汛抗旱科负责人杨萍: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确保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是我市防汛目标之一,我市已注册水库1016座,水电站1128座,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部分水库存在建设标准低、运行维护不足等问题,虽然大部分都完成了除险加固,但大都未经历大洪水考验,为确保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效益,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严格落实1016座水库、1128座水电站防汛行政、主管、管理、技术、巡查等“五个”责任人,“一人一单”印发履职提醒函,对防汛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通过赣南日报、市水利局网站等方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责任人履职情况不定期查岗并通报,督促各地各责任人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二是强化隐患排查。汛前,督促指导各地对辖区内各水利工程全覆盖开展隐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一整改销号;按照局领导包片责任制,不定期督促指导各地开展检查,同时组织专业力量对水库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销号,确保安全。今年以来,我局先后5次派出检查组赴各地开展水利工程防洪隐患排查,共发现隐患问题41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并落实安全度汛措施。三是提升监管水平。积极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提升水库水电站监管水平,完成7个水利部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试点县建设,建成661座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928座水库视频监控,全市小型水库巡查责任人使用巡检App,进一步提高水库巡检管护水平。已建成智慧水利一期、章江流域数字孪生等平台,加快推进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建设,着力实现“四全”“四制(治)”“四预”“四管”,打造山区丘陵源头地区矩阵示范。四是科学调度水库。指导各地结合水库实际情况,“一库一策”修订完善水库调度方案及应急预案,并按照“谁调度、谁审批”的原则,经指挥部批准下达执行。一方面,充分发挥水库拦洪错峰作用。根据水文气象预测预报信息和水库工程状况,逐一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库拦洪错峰作用,今年以来,全市调度水库961次,其中市本级调度53次,拦蓄洪水13.3亿立米,减淹耕地7.5万亩,避免人员转移5.5万人,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水库蓄水抗旱作用。科学研判,抓住主汛期末降雨有利时机,指导各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水库蓄水管理。如今年6月中旬,市防指会商准确研判“端午水”最后一场锋面雨,市水利局于6月15日指导各地水库提前进入后汛期管理,科学调度水库,充分发挥水库蓄水抗旱作用。据统计,今年“端午水”我市各水库拦蓄洪水3.69亿立米,为后期抗旱提供了水源保障,今年我市旱情较轻,为近八年以来最小。下一步,水利部门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科学调度水库,牢牢守住水库不垮坝的防汛目标,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效益。
香港经济导报:高质量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是自然灾害有效应对的重要环节。请问我市是如何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的?
市应急管理局高级工程师赖智华: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用心用情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实现安置点安全有保障、生活有质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举措。近几年,针对我市自然灾害多发频发这一实际, 市应急管理局按照“精准化安置、封闭化管理、网格化服务、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全力打造集中安置点“十有”(有标识、有饭吃、有水喝、有床睡觉、有物资、有地方洗澡、有医护人员、有秩序、有台账、有心理疏导)标准,大力开展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规范化建设,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早在去年,市应急管理局就积极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954万元,要求各地积极开展集中安置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提高集中安置点应急基础设施水平。2023年,全市共打造集中安置示范点57个。今年4月17日,为进一步增强受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再次以市减灾办和市防汛办名义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做好集中安置点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地以安全为前提,结合学校、敬老院、和村(社区)委员会所在场所等,重点突出“安全第一”的原则,避开灾害易发点、安全生产隐患点、污染源、病源等的下游区域,尤其要避开可能发生洪水冲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的区域,重点解决好“跟谁跑、往哪跑”的问题。为提高基层做好集中安置点规范化建设的积极性,年初以来,市本级累计下拨前置储备2000床棉被、2000件棉大衣,269个应急包和40个应急厕所等应急救灾物资,并按照每个集中安置点1000元标准予以补助,截至目前,全市行政村共确定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3957个,面积约459.62万㎡,最高可容纳受灾群众约143万人,基本达到“一村一点”要求。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工作事关灾区社会和谐稳定,是检验各级政府应急能力和灾害应对能力,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对受灾群众关心关爱的重要工作。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增强抓好集中安置点规范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强化责任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受灾群众住得安心、生活舒心。谢谢!
赣南日报:今年汛期已经结束,请问赣州今年汛期的天气气候特点是什么?未来2个多月我市的天气气候趋势如何?
市气象台台长刘云香: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汛期灾害天气过程多,降水明显偏多。今年全市共出现了15次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过程(一次为台风暴雨过程)。主汛期降雨(4~6月)全市平均雨量967.4mm,较历年同期偏多4.2成,平均降水量最多为龙南市1186.1mm。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4月全市平均降水量达492.9mm,比常年同期偏多1.7倍,打破历史同期记录。强对流天气频繁,极端性强。特别是3月底到4月共出现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大风、短时强降水、强雷电等灾害天气频发。期间全市共出现7级及以上大风248站,9级以上85站,最大为34.7m/s(12级,兴国的东村乡),超同期历史极值;全市落雷3.5万次,比近5年偏多7成;全市16个县(市、区)出现冰雹。
台风降水极端,创历史同期新高。受台风“格美”影响,7月26-28日我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135.1mm,平均雨量最大为安远县199.9mm。除龙南、兴国、石城、全南、上犹外,其余15个县市区雨量均创历史同期的新高。
11到12月的天气气候趋势预测:预计未来两个月全市降水偏少,平均气温偏高,气候呈暖干态势,有阶段性气象干旱发生。全市平均雨量为80~100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1~3成;平均气温14~15℃,比历史同期偏高1℃左右。10月下旬~12月共有7次冷空气过程,出现极端低温的可能性较小,冷空气势力前弱后强,主要冷空气过程出现在:11月上旬后期到中旬初期,11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前期,11月下旬末期到12月上旬前期,12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