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柳柳,专注于副业项目分享,关注我,带你玩转副业。
前几天,我回老家探望父母。晚餐过后,我与母亲悠闲地聊起天来。母亲最近退休在家,常常帮忙照看嫂子的孩子。
我打趣道:“您现在可是享福啦,过上了含饴弄孙的美好日子。”母亲却白了我一眼,认真地说:“你哪里懂,这哪里是义务,这是情分。现在不帮忙,以后老了还能指望谁呢?”
母亲的话让我一时语塞,总觉得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我琢磨着,“义务”与“情分”这两个词,怎么在带孩子和养老问题上就被划上了等号?
这听起来就像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然而,转念一想,这似乎成了许多家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不少婆婆在年轻时拒绝帮忙照看孙子,理由是“我已经辛苦带大了自己的孩子,带孙子可不是我的义务”。然而,一到自己年迈之时,却又开始要求儿媳尽“赡养义务”,振振有词地说“养儿防老,这是天经地义”。
我不禁疑惑,年轻时的“不是义务”为何一到老年就变成了“天经地义”?这前后的反差,岂不是自相矛盾?
其实,“义务”二字,在某些人的心中已经被曲解了。在他们看来,“义务”不再是无条件的付出,而是带有回报的投资。
年轻时“我为人父母,没义务带孙子”,到了老年则变成了“儿女有义务养我”。这样的“义务”,实质上就是利益交换。然而,婚姻与家庭,又怎能成为利益交换的筹码?
两个家庭的结合,本应融洽相处,互帮互助。婆婆帮忙照看孩子,应当是出于内心的爱护;儿媳照顾老人,应当是出于真诚的孝心。
这才是家庭的真谛,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观那些打着“义务”旗号,实则进行利益交换的人,他们口口声声“养儿防老”,却将“防老”建立在儿媳的付出之上。这种以利益为导向的家庭关系,早已失去了温情。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功利的心态正在代代相传。
老一辈认为“我养你是天经地义,你养我是理所当然”,下一代也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带娃是为了将来你养我”。家庭成了利益的漩涡,亲情被物化成了交易的筹码。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当竭力”的说法。孝敬父母,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而非为了回报。
曾子“尝药”、黄香“扇枕”、孟宗哭竹,哪一个不是出自肺腑的孝心?同样,作为父母,为儿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给儿媳一个温暖的港湾,又哪里需要理由呢?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而亲情则是家庭的基石。一个只讲利益、不讲情义的家庭,又怎能支撑起一个文明向上的社会?
只有每个家庭都能以真诚、友爱、互助、奉献为基调,以孝悌、仁爱、谦和、宽容为底色,才能构建和谐美满的婆媳关系。
作为晚辈,我们应当以孝为先,全心全意照顾老人;作为长辈,我们则应以爱为本,无私奉献,给子女一个温馨的家。如此,方能以真诚待人,以孝心事亲。
感谢你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记得给柳柳点个【赞和在看】哦!
都看到这里了,还不给柳柳点个【关注】嘛?每天更新我的思考和感悟,期待与你共同探讨更多话题!
点个赞,让爱传递,好运连连。
往期好文,不容错过哦!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的富养是带孩子到处旅游,增长了孩子的欲望;而富人的富养是教孩子看清世界的真相和规则,得到真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