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节特刊 | 台州:以“三大警务”建设为抓手,全力护航全市现代化发展

文摘   2025-01-10 12:17   浙江  


庆祝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特刊


2024年以来,台州公安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突破口,坚持以共富警务促进高质量发展,新推出“身份证电子证照”应用,打造全社会领域“免证畅行”的新生态;坚持以共治警务推动高效能治理,线上线下建成“扶苗”平台,形成部门合力治理“问题少年”;坚持以生态警务助力高水平保护,严厉打击生态领域违法犯罪,为台州勇闯现代化新路子保驾护航。




01
“免证畅行”保障群众高品质生活


在台州临海,有本地居民免费游览江南长城的优惠政策,却总有人因忘带身份证而错失这一福利。如今,临海本地居民出示浙江省电子身份证,就能免费游览景点。

从烦琐的证件材料,到一张身份证办事,再到零证件办事,带来的蝶变远不止于此。2024年以来,临海市公安局围绕全社会领域“免证畅行”目标,在全省创新身份证电子证照应用服务体系建设,率先打造政务、金融、通信等领域的多跨场景。


身份证是公民最重要的证件之一。“群众对身份证办理需求非常旺盛,再加上进入无现金社会后,很多人不用钱包,更容易丢失身份证。仅2023年,临海市域内补换身份证6万多张。”临海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出入境)大队民警金柯妗说,“改革前,群众在政务办事领域因证件遗失、漏带造成办事周期长、人员来回跑情况较多。”


对此,临海公安通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授权,运用公安部算法实现人员数据加密,配套现场本人动态确认、信息用后即刻销毁等措施,建成身份证电子证照数据底座。打造公安网端、政务窗口、民生系统和社会应用“四大端口”,衔接政务2.0及“一证通办”系统,有效破解数据不兼容、贯通存壁垒等难题。在“浙里办”“支付宝”分别上线“浙江省电子身份证”和“免证速办”小程序,开通亮证扫码、委托代办、授权应用、证件卡包、家庭成员关系树等功能。

身份证电子证照如何确保安全?据临海市公安局政务服务(出入境)大队副大队长叶英介绍,每次进行信息交互留存证件时,系统会自动加注时间和“仅用于办理某事项”的底纹,做到信息全脱敏、调取有痕迹、使用但政务外网不留存,甚至比实体身份证安全系数更高,不用担心肉眼确认存在误差,也不用担心遗失盗用。有了“数字身份”,群众平均办事时间可缩短至8分钟以内,就连委托办理也有了“数字版本”,对时常出差的商务人士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目前,已有25万多人享受到“免交证、办成事”的改革红利,解决“跨时空”领域办事2800多件,办成率100%,已经在台州市域推广,普及全市宾馆、医院、景区等372家单位。免证住宿、免证就医、免证访问等新生态有力保障群众高品质生活。


02
“护苗”平台为众多家庭解忧


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成年人沉溺网络、逃学厌学现象时有发生,抑郁轻生、违法犯罪等问题日益凸显。2024年以来,三门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施共治警务,从线上和线下两个维度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管理转化“问题少年”,教育引导“迷茫少年”,暖心关爱“困境少年”,取得亮眼成绩单。


三门县公安局搭建浙警智治“扶苗”平台,全量归集教育、民政、卫健等16个部门信息,以及纹身店、酒吧、KTV等场所信息,建成未成年人信息数据池,以数字赋能未成年人监督工作。12月13日,三门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聂鑫接到“扶苗”平台预警,有未成年人频繁出入海游街道某网吧。他梳理这名未成年人信息后,通过平台把信息推送给防区民警核查;同时,三门县文广旅体局执法人员对这家网吧加强监管。


聂鑫说,浙警智治“扶苗”平台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建立档案,变事后追踪为提前关注,变一次救助为持续管理,变被动排查为主动预警,实现“一站式”流转到各部门共同治理和帮扶。


三门公安除了线上发力,还持续在线下推进共同帮扶未成年人。2014年出生的某小学女生小思来自外省,父亲正在监狱服刑,母亲以打零工为生。小思在学校受到霸凌,被男同学敲诈了150元钱,产生严重心理问题,老师通过“扶苗”平台发出帮助申请。“扶苗”专班成员、海游派出所民警姚晓华收到信息后,组织相关人员持续对小思开展帮扶,男同学及其父母向小思诚恳道歉,相关部门资助小思接受专业治疗,镇政府给小思母亲安排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如今,小思恢复了学业,脸上也有了笑容。


姚晓华介绍,三门县由县委政法委牵头,以公安为核心,辐射工青妇、教育、检察院等联盟单位,建立绩效评估监督考核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作、进网入格、齐抓共管”的局面,还成立“光合少年成长中心”,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帮困慰问等志愿服务。


“扶苗”平台落地以来,三门县公安局已对260名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开展了法制教育和思想帮扶,被民警带进办案区的未成年人数较往年大幅减少,辖区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环比下降48%,帮助36名逃学的在校生重回学校,实实在在为众多家庭解忧。


03
全链条打掉非法捕捞红珊瑚团伙


红珊瑚与珍珠、琥珀并称三大有机宝石,它由珊瑚虫堆积而成,每年只生长几厘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梁某、林某等15人为牟取暴利,组织人员从温岭出海到东海海域违规采挖红珊瑚,经加工后在福建、广东等地销售,此案被温岭市公安局侦破。最近,梁某、林某等人因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10个月至5年2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同时,梁某等4名主犯被判处共同赔偿野生动物生态资源损失2072万元。



梁某、林某、周某等人合股购买一艘船舶用于捕捞红珊瑚,雇船员李某、张某等人多次出海。温岭市公安局深入实施生态警务工作,在侦办一起涉外案件中,发现这个涉嫌非法捕捞红珊瑚团伙的线索,进行深度研判分析后,团伙成员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2023年11月10日,梁某等人再次出海归来,在台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指挥调度下,温岭市公安局组织50多名警力对石塘镇钓浜码头进行布防。第二天凌晨,涉案船只进港后完成红珊瑚货物交接,相关人员上岸后,专案组立刻进行抓捕,1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民警当场查获红珊瑚制品202件,共计15257克,核定价值610余万元,以及涉案车辆、“三无”船舶、作案工具等。民警进一步查明,这个犯罪团伙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间多次驾驶船舶出海,共计捕捞红珊瑚51.8公斤以上,价值2072万元以上。温岭公安克服案件隐蔽性强、团伙成员反侦查意识强等困难,明确作案规律和人员身份后,对这个捕捞、运输、加工、销售红珊瑚的犯罪团伙实现全链条打击。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红珊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主办此案的温岭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查大队民警叶建益介绍,这个犯罪团伙招募有红珊瑚捕捞经验的船员出海,使用沉底拖网捕捞红珊瑚,不但给红珊瑚种群造成毁灭性打击,更使周围海洋基底遭到严重破坏。团伙成员非法捕捞红珊瑚既触犯了刑法,同时也损害了环境公共利益,因此其中4名主犯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损害环境赔偿责任。






记者 || 张力

通讯员 || 杨威涛 金超 周宏波

编辑 || 郑冠



—推荐阅读—


2024,我们的年度热词!


2024,总有些瞬间给我们温暖




平安时报
《平安时报》为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省级公安类报纸。新闻推动平安,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