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有组织体系化地推动场景创新

时事   2024-09-04 18:01   北京  

一段时间以来,“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场景创新”“制定场景创新计划”等提法高频出现在国家和地方政策文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更是20多次提到“场景”,并把“丰富应用场景”作为重点任务进行部署,提出“以场景为牵引,贯通研发与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可见,以场景创新牵引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从各地实践来看,目前开展场景创新工作的城市已达40多个,以应用场景驱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地发展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在顶层设计方面,出台专项方案、配套政策和地方法规等系统性举措促进场景创新,如北京市、深圳市等地制定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产业和低空经济产业等地方条例促进场景创新。在场景供需匹配方面,通过发布场景需求、场景创新能力“两张清单”促进供需双方对接,如成都市遴选发布了一批标杆场景项目清单。在工作组织实施方面,合肥市专门设立“场景应用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场景创新推进处”“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场景公司”等机构“有组织”推进场景创新工作,其他很多地方也不断推出特色化举措。
  但场景创新涉及主体多、领域广、链条长,具有突破性、协同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地方具体实践中也存在认识偏差、支撑不足、路径不明、政策不适等问题制约。具体来说,由于对场景创新的功能作用认识不到位,未来产业场景创新与地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现实能力结合就不够紧密,场景清单同质化现象较普遍;市场化推进场景创新的服务机制尚不健全,面向场景创新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和复合型人才也较为缺乏;应用场景建设标准化方法路径、可持续管理运行模式不够明晰,公共性应用场景建设、数据开放共享、主体间责权利协同分配等仍处于探索中。此外,与现有法律法规不适应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如智能机器人的权利义务问题、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产生风险的责任归属问题、低空经济的空域管制问题、智慧城市数据安全与伦理问题等。
  因此,必须有组织体系化地推动场景创新。首先,加强统筹推进和政策引导,应抓住“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这条主线,设立综合性和领域类“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等专业机构,搭建起场景供需双方、投资人等主体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形成全链条场景创新的生态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要实现“给政策优惠”向“给场景机会”的转变,把场景创新纳入科技创新支持体系,探索将应用场景作为新型政策工具,同时实施更加宽容审慎的场景创新监管机制。其次,加强场景资源开放和应用场景开发,聚焦未来产业新赛道,进一步开放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场景,通过政策调整、放宽市场准入等方式,推进深海空天等未来空间新型场景开发开放。注重发挥企业在场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国有企业等开放产业场景资源,联合初创型企业开发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再次,场景创新也要注重特色发展和模式探索,结合各地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重点方向,谋划打造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集成性、示范带动性的标志性“超级场景”,打造一批场景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加快形成场景创新特色品牌和发展模式。探索建立公共性应用场景开放的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公平参与、实验数据开放共享,促进行业共性技术、底层技术应用和发展。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9月2日第5版

本期编辑:翟月荧


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1999年9月创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服务全党,以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党唯一专门讲学习的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