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吉林工商学院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1402班沙继钰,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运动。
首先给大家讲一下朝鲜半岛战争爆发的开端。
朝鲜战争爆发的最初起因源于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南北对立政权成立之后,美苏双方通过“代理人”在朝鲜南北方实现了制衡,保持了各自的势力范围。朝鲜南方为韩国,朝鲜北方为朝鲜。这个时候美苏两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战后的欧洲,对于远东地区的朝鲜,谁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人力和物力,并且都做好了从朝鲜撤军的准备。
朝鲜半岛局势不但没有因为美苏撤军而缓和,相反日趋紧张。这主要表现在韩国在美国支持下坚持“北进统一”政策。1949年3月,金日成访问苏联,与斯大林讨论了有关朝鲜的安全问题。斯大林明确表示,加强朝鲜的军队是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害怕韩国。
接下来讲一下抗美援朝这一伟大决策的诞生。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战争初期,美苏两国都在观望局势发展。由于当时韩国大部分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毫无招架之力,金日成所率领的军队很快在战场取得绝对优势,6月28日攻取汉城,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占领晋州。韩国军队和美军一直被逼退到釜山。
当时,朝鲜人民军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拥有92%的人口。为确保在朝鲜半岛的利益,美国公然违反联合国关于不得干预他国内政的条约,迅速出兵朝鲜半岛支援韩国。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7舰队驶入中国台湾的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并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韩国军队节节胜利,28日重夺汉城。
美国原先将朝鲜军队赶回“三八线”以北的计划也因战事进展极其顺利而有所改变。麦克阿瑟要求乘势追击将共产主义逐出整个朝鲜半岛。此时,朝鲜政府向中国求助,请求中国政府支援。
是否出兵入朝作战,中共中央的决策经历了一个从考虑出兵,到暂缓出兵,再到最终决定出兵的过程。
10月2日,毛泽东亲自草拟了一份长电报回复斯大林前一天的来电,内容是决定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并说明援朝的必要性、初步的战略设想和对参战前景的估计。然而,这份对志愿军入朝作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电报并未送交苏联方面。
这是因为在当天下午召开的书记处会议上,对出兵的问题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拟好的电稿被搁置下来。毛泽东还特别说明,“我们将召开一次党中央会议,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都要出席。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作出最后决定,这是我们的初步电报”。
10月4日和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上充分发扬民主,与会者经过慎重讨论,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做出了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认为,尽管存在着严重困难,出兵还是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如果让美国侵略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我国将难以安定地从事建设,而且放任美国侵略军这样肆意践踏世界和平、欺凌友邦,于中国、于东方各国都极为不利。我军出战也存在着取得胜利的可能性。
我们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士气旺盛;我军兵源充足,一贯能够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优良的敌人,有丰富的战争经验、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不怕牺牲、不畏艰苦的勇敢作战精神;战场背靠我国东北,后勤支持有利,而美军虽然武器先进,但兵力分散,补给线长,战斗意志不强。
关于参战的前景,毛泽东估计:“最不利的情况是中国军队在朝鲜境内不能大量歼灭美国军队,两军相持成为僵局,而美国又已和中国公开进入战争状态,使中国现在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计划归于破坏,并引起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部分人民对我们不满”。
在准备应对最不利局面的同时,中共中央也估计到,由于中苏同盟的存在,如果美国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就会变为全面战争,变为世界大战,但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不很大。中国出兵顶住美国的进攻势头,挫其锐气,就可能使战争局部化,然后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
10月8日,在美军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待命出动。10月13日晚,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志愿军下达入朝作战的正式命令。1950年10月19日,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于朝鲜境内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李承晚军步兵第6师第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了一次遭遇战。此战经约1小时,志愿军全歼敌军1个营及1个炮兵中队,共毙伤俘敌470多人。战后毛泽东致电:“庆祝你们初战胜利。”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这次的课堂先告一段落了,很高兴能与同学们共同重温这段深刻的历史,愿我们能承先辈之志,行时代新青年之事,为中国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