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论坛简介
02 日程安排
主论坛和分论坛拟定于2024年11月底12月初举行,详情敬请扫码关注华东师范大学人才招聘平台,后续学校将发布论坛详细日程。
03 报名方式
04 差旅支持
论坛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届时会邀请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学者线下参会。
学校为邀请线下参会的优秀青年人才安排食宿并提供会议规定日期(15日以内)的国际往返经济舱机票费用,欧美地区不超过1.5万元人民币/人,亚太地区不超过6000元人民币/人;国内经济舱或二等座,不超过1500元人民币/人。
05 岗位设置
一、青年高层次人才
1.紫江优秀青年学者(青年领军人才)
①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职,且具有连续3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②能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学术成果,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发展潜力大,具有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③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科类可放宽年龄要求。
学校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和完善的服务保障,竭诚欢迎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依托学校申报2025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相关人才项目。
注:具体申请条件请参照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项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948/info91706.htm
2.紫江青年学者(青年拔尖人才)
①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应具有1年及以上的博士后研究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②已取得同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有突出的发展潜质,并有望成为所在学科的青年领军人才。
③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文社科类可放宽年龄要求。
二、优秀后备人才
①具有博士学位。
②具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并已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有良好的发展潜质和创新思维。
③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06 福利待遇
07 学校概况
华东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10月16日,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科系,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建,是一所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学校现有闵行和普陀两个主要校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
详情见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http://www.ecnu.edu.cn
08 生科院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生物学系”成立于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建校之初,由当时的光华大学、同济大学、圣约翰大学和大夏大学等高等院校生物学系合并而成。近年来,学院加大植物学、动物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同时以新兴的前沿学科和应用性学科为发展增长点,聚焦凝练、优化布局,形成动物学、植物学、神经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五大二级学科,并逐步整合“动物营养与生殖代谢调控”、“植物发育与病理调控”、 “脑科学研究”、“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免疫细胞治疗”、“表观遗传学”等热门并有优势的领域资源和研究基础,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修饰与代谢调控、植物多样性与科学利用、水生动物营养与免疫、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及调控六大重点研究方向和团队,对接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发展需求和战略方针,在生物学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并致力于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努力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标杆性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学院目前共有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动植物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七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先后入选首批国家“强基计划”和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学院入选国家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生物学科为国家A类学科。
学院现设两系两所,分别为生物学系、生命医学系,生命医学研究所和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学院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近200人,教师共有100多人次入选国家及省部级人才项目。在科研平台上,学院不仅有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学生命科学)三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还拥有上海市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细胞信号网络研究技术平台、上海野生动植物鉴定中心、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实践工作站、上海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技术平台、华东师范大学新药创制先进技术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联合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奉贤中心医院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基因编辑与疾病治疗联合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工程中心、上海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研究院等多个支撑平台及联合研究中心,同时不断完善学院仪器共享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日益强大的科研平台及师资队伍支撑下,学院教师近五年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800多项,总合同经费超过6.7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项目 5 项,课题组长项目近20项,国自然基金重点 9项、杰青 3项,优青6 项。学院鼓励教师潜心开展原创性研究,尤其在水生动物营养代谢、农业生态及植物育种发育调控、脑科学及多感觉整合神经机制、疾病机理及靶标药物筛选、基因编辑与免疫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近五年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学术论文700余篇,发表Nature正刊、Science正刊、Cell正刊学术论文各1篇,发表Nature/Science/Cell子刊、PNAS 等学科顶级期刊论文70 余篇,获授权专利100余项,实现专利转让应用近 20 项。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
http://life.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仪器共享平台
http://life.ecnu.edu.cn/lifee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