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克勤:新中国75年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文摘   2024-11-17 08:00   湖南  




新中国75年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田克勤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克思工艺学思想为科学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历史效应,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战略性技术,深刻影响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三重社会历史关系,并逐步演化为“技术手段”“基础设施”“文明标识”的统一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内生性力量嵌入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基础、基本矛盾和实践形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遵循工艺学变革规律,摆脱技术工具悖论与技术宰制之虞的内在要求和理性选择。这种融合深层蕴含着“技术—思政”的共生关系和互动逻辑,集中表现为“人工智能思政化”与“思政人工智能化”两个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过程和机制。
[摘  要] 新中国走过的75年,是确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7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并独立自主地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巩固,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统一,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受住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挫折的巨大压力,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伟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旺盛生命力,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体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逐步走向振兴的历史大势。
[关键词] 新中国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历史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不动摇、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75年。以社会主义发展500年的大历史观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和人民群众历史命运发生的彻底改变,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大地生动实践的结果。立足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深入总结新中国75年发展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历史贡献,科学评价新中国75年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为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最初是以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态出现的。16世纪初,以托马斯·莫尔撰写发表《乌托邦》为标志,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了,也播撒下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思想火种。此后到19世纪40年代,近300年的时间里,一批又一批空想社会主义先驱不断勾勒出未来的社会图景,持续丰富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使空想社会主义遍及欧洲和美洲。但由于不具备实现这些理想的现实道路和社会力量,这些思想终究没能起到实际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这一时期,中国还在封建社会中缓步行进,对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尚未建立起明确的认知。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和基本主张,并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跨越,为人类进步指明了奋斗方向。在此后的170多年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引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业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并广泛传播于全世界。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却因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和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反抗和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特别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开了中国民主进步的大门。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选择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念和政权组织方式作为建国方案,但这些曾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容,却在中国全然走样,“普选制徒具形式、多党制成了拉帮结派,宪政民主成为利益集团斗争,热闹的国会对民众的实际利益毫无裨益”。[1](P133)不久,辛亥革命成果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中国再次陷于黑暗之中。历史事实充分证明,旧式的农民起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变法、不发动民众的资产阶级革命,均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1](P134)

在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比较甚至痛苦求索,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最早公开文字,见诸1899年的《万国公报》,简要介绍了马克思和他的学说,却未能引起中国人的真正注意。1917年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一个工农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思想理论变成活生生的现实。由于这些新情况发生在与近代中国国情十分相似的俄国,对正在苦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对西方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的中国先进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的朝气蓬勃景象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混乱颓废状态的深刻而自觉的比较中,敏锐地觉察到世界历史潮流的深刻变化,并把目光从欧美转向了苏俄,也使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成为那个时期的重要思想潮流。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后的多次思想交锋,不少先进知识分子逐步抛弃了原来学习和追随的各种思想主张,先后走上了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的最终结论。正如毛泽东在1936年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所说:“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就一直没有动摇过。”[2](P207)此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作为改造世界、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和群众斗争中。伴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主心骨,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也从思想传播走向了社会实践的新阶段。

在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革命新道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主要是在苏联帮助下获得执政地位,走上社会主义不同,中国主要是依靠独立自主地探索新民主主义,并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东欧一些国家先后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后中国依然岿然不动的重要原因。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又不充分的国家搞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带有自己的特点。从革命的依靠力量看,由于中国是一个长期遭受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都极为不平衡,半封建经济占优势而又土地广大、农民人口居大多数,这就既规定了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又规定了革命的基本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必须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团结和包括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革命统一战线;从革命的斗争形式和道路选择看,由于中国社会外有侵略、内无民主且敌人力量主要盘踞在大中城市,这就规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3](P542)即必须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长期聚集力量,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以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全部胜利。从革命的领导力量和性质看,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历史性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肩上,从而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既不是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苏俄式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革命的目标任务和发展前途看,由于这种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因此“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3](P667)其未来的目标任务既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中国革命的上述特点最终决定了其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总结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特点,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张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以及同这些战略思想相匹配的斗争策略。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4](P478)为中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将迈向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5](P315)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初还处于“为了终结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3](P647)但“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6](P1217)在此期间,党在政治上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未竟任务,抗美援朝,有力保卫了革命的胜利成果;在经济上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建立扩大国营经济,利用和限制民族工商业,努力推动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变化;在文化上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改造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在社会上彻底扫清旧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荡涤了近代中国一切污泥浊水,等等。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面貌以及国际环境都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变化。以此为基础,1953年12月,党和国家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开始了以“一五”计划为标志的工业化建设和以“三大改造”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革命。到1956年底,伴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党最终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苏联开始的。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苏联模式”,这种模式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还具有不少外部“输入”的色彩。对于那些没有建设经验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初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照抄苏联模式后很快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现象,1956年发生的“波匈事件”就是典型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各社会主义国家都逐步认识到,苏联经验并非完全成功,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未必完全适用于本国,因而开始将突破这一模式作为改革的任务,着力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革时代的到来。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崭新课题。由于没有经验,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学习苏联,这有其历史必要性,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套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体制和管理方法,积累了工业、农业、文化和其他方面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但随着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的巨大冲击,党中央和毛泽东逐渐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明确提出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独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由此,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期间虽经历曲折,但也取得多方面的巨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如果没有一九四九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7](P78)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全面确立并不断巩固。伴随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进,我国逐步建立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体制。在这些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党对重要领导制度和各方面制度体制也进行过不少改革和调整。这些制度体制安排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初步的检验,并被证明是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好制度,这就为中国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使新中国获得了有利的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我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国家工业布局;按当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557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678.7亿元,增长5.6倍。在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国家工业化基础建设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逐步提高,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被世界公认为是一个奇迹。总体上讲,在不长的时间里,新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中国在人民的手中换了人间,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8](P9)

在这一时期的探索中,党获得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积累起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理论准备。党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提出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9](P439)的宏伟目标及“两步走”的战略部署;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还有商品生产,要发展商品生产,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搞好综合平衡,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出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在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提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0](P21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内的主要矛盾,必须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切实保护劳动人民利益;提出文化建设上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提出要防止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警惕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等等。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认识和治国理政主张,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也“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8](P4)

  三、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国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在思想上日益保守和僵化,原本取得一定成果的改革也陷入徘徊和停滞,从而导致各国国内矛盾不断激化,国民经济增速开始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社会处于动荡之中。不可否认,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上出现曲折,与西方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有着重要关系;但从这些国家自身来看,它们选择的改革方案要么在指导思想上无法统一,要么在行动策略上缺少智慧、举措乏力,甚至还有个别领导人,如戈尔巴乔夫在改革方向确立伊始便推行错误路线,选择直接放弃党的领导、丢掉马克思列宁主义、抛弃社会主义而倒向西方,使这场社会主义改革难逃失败厄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先后丧失领导地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宣告解体,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整体退场,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美国和西方的巨大变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从此进入低潮。与上述情况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同一时期却通过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揭示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翻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一页,同时也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以思想上的破冰行动发出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先声。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后至今,党始终坚持这次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丝毫动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全党智慧,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教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11](P17-18)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邓小平理论不动摇,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顶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巨大压力,捍卫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并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推进以理论创新为引领的各方面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地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这一历史时期,党引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自信,使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成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和最显著的成就。我国改革从农村破题并逐步向城市展开,从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坚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到同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党和国家逐步构建起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特点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党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初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和进一步开放十几个沿海城市为牵引到推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从20世纪90年代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陆续对外开放到21世纪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党和国家逐步擘画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强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的历史阶段逆势上扬,迸发出强大生命力,实现了中国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11](P18-19)为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所谓“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及“中国崩溃论”等言论不绝于耳,甚至美西方一些国家企图通过颜色革命和街头政治的方式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然而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顶住了西方经济、政治、外交、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冲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蓬勃发展,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彰显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从谷底攀升、振兴发展的新趋势,使人们不断见证着“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12](P5)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促进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立足和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11](P25-26)提出一系列极富原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长期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多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时代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巩固、作用不断增强。党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1](P24)强调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9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更加团结统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社会主义的旗帜在全世界高高飘扬。与此同时,党也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个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积极推动自身建设,为增强领导力提供了重要保证。党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持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从作风建设入手,虚功实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赢得了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蹄疾步稳,目标设定接续实现。党和国家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紧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要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21年建党百年时,“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4](P476)党的二十大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军号角,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得前进道路更为宽广、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精神状态更加主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冲破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持续迈出新步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打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令枪。此后,党中央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13](P2)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进一步安排部署,强调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3](P4)努力把改革进行到底,为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加清晰、发展成就更为显著。党和国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贯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以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并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和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基层民主活力增强,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拓展,人权得到更好保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党和国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普遍弘扬,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国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党和国家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社会建设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础更加厚实。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大国外交赢得普遍赞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创造性提出并积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坚定意志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坚强柱石。党以新时代强军目标为引领,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把全军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大刀阔斧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体制、结构、格局、面貌均为之一新。党和国家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牵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坚决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新时代中国外交事业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4](P9)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变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也正在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五、结语

相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已经走过的历程,特别是相对于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还不够充分,其优势还有待于继续彰显。尽管如此,社会主义已经在中国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新中国才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这是经过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新中国成立75年、改革开放46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2年以来的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还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更大贡献,这个真理也必将被实践继续证明。社会主义从诞生起就是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其500年的发展记录了人类追求美好的铿锵步伐,反映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求得自身和人类解放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也必定会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并彰显出更大优势。社会主义的500年历史发展启示我们,曲折是前进中的曲折,却没有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当今世界上,只要还存在社会不平等,社会主义就有其存在的土壤。只要中国还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就说明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一的人坚信社会主义。只要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奋进,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先驱们的理想也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 社会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

[2] [美]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5]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毛泽东传,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7]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8]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9]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0]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3.

[1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



责任编辑:唐闻笳

版式制作:岳   峥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指导,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2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29

联系电话:010-58556500

投稿邮箱:maxkyj@126.com

微信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湘大毛研中心
本公众号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办,也是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依托公众号。主要发布毛泽东研究领域前沿性、权威性学术论文及相关信息。主办有《毛泽东论坛》,每年出版2辑。欢迎赐稿:mzdyj@xtu.edu.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