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动真格!3位杰青因“打招呼”被通报处罚,学术“人情网”何时休?

学术   2024-09-06 08:30   广东  
【高端测试 找华算】专注测试分析服务、自有球差电镜机时、全球同步辐射资源,20000+单位服务案例!
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6%预存增值!

来源 | 知识分子、科研城邦

“打招呼”风气盛行:科研评审的暗流

在科研领域,申请项目时的“请托”行为早已成为难以言说的“潜规则”。

尽管科技部和相关机构已多次出台规定并加大整治力度,但这一现象仍屡禁不止,甚至在某些高位科研人员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024年7月,科技部发布的一则通报再次将科研请托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通报显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孙倍成在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时,涉嫌通过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搜集潜在的评审专家信息并实施请托。
而多位评审专家,即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刘仲敏、湖南师范大学杨荣华、西南林业大学刘爱忠。
他们在接到请托后,既未按规定报告也未主动申请回避, 更有甚者如东南大学的赵远锦,还为孙倍成提供协助并妨碍调查。  
这次受到处分的科研人员,有多位在科研界有着较高的影响力,拥有多顶“帽子”。
其中,孙倍成、赵远锦、杨荣华三人为国家杰青,孙倍成、杨荣华两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还有多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头衔。
这一事件并非孤例。早在2020年,科技部就制定了《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中请托行为处理规定(试行)》,对请托行为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
然而,规定出台后,请托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
2022年和2023年,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季节和华北电力大学的杨立军也相继因类似问题被通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科学基金》期刊曾发布的一篇论文显示,2018-2021年期间,评审专家在项目评审中,没有被“打招呼”的比例只有二成多,而被打过招呼的比例超过七成。
尽管近年来,随着对请托问题的重视,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打招呼”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人脉关系网:学术会议的“社交场”
学术会议,这一本应专注于学术交流的平台,如今也成了科研人员结交人脉的“社交场”。
一名青年科研人员介绍,在会议期间,参与者会互加微信,加深彼此印象,以便在后续的项目申请中得到关照。
导师带学生拜访业内知名学者,也是为他们铺路的一种方式。打下了人脉基础,有时甚至不需要申请阶段的“运作”,也能得到照顾。
函评阶段的挑战:专家负荷过重
基金委强化项目会议评审的保密性,切断评审专家和申请人之间的通讯,这是正向的改革措施。
然而,在函评阶段,这些措施的效果有限。
由于受理项目的快速增长以及管理者依赖熟悉专家的倾向,评审专家需要在短期内完成大量同行评议工作,工作强度远超国际同行水平。
这使得评审专家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也滋生了更多“打招呼”的现象。
会评阶段的关系作用:难以避免的倾向性
即使在会评阶段,关系仍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青年科研人员表示,领域内会评的专家相对固定,他们在评审期间虽然会被收走手机,但如果在会上看到来自自己单位的申请书,也会有个人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难以完全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审的公正性。
科研体制之困:资源分配与竞争压力
“打招呼”之所以成为顽疾,也与科研体制中的资源分配机制密切相关。
一位多次参与科研项目评审的专家指出,现在整个科研体系把项目看得太重,能否拿到项目和工资待遇甚至整个职业生涯的声誉都和项目挂钩。
这实际是把项目变成了“帽子”,完全违背了科研项目设立的初衷。
如果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能给科研人员足够的稳定资助,大家可能就不必争得头破血流。
利益链生态:单位与个人的共同利益
能否拿到科研项目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也关系着单位的利益。
单位会倾力帮助科研人员“打招呼”,这种现象在高校、公司、科研院所等各类单位中都广泛存在。
对单位来说,重要的不只是科研项目的经费,还有这些“帽子”带来的影响力和对人才的聚拢效应。
目前举措
为了清除这一顽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并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
同时,评审专家名单也被列入工作秘密,泄露即泄密,可以依法惩治。
在会议纪律方面,也进行了严格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围会”行为;除了会议提问环节外,避免评审专家与答辩人员主动交流;
答辩结束后,答辩人员不得在评审专家住地和会议地点逗留。在评审专家选取方面,也将优化评审专家组的组成和人员结构,并合理设定同行评审的比例。
部分学部还提出了更细致的防范方法,如将专家与答辩人进行物理隔离、集中保管专家手机等。
然而,尽管措施不断升级,但请托现象仍未完全杜绝。
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表示,专项整治工作确实取得了成果,但还需要持续投入。
他强调:“这个效果不能是昙花一现,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根本改革之需:理顺科研体制
对于已形成的利益链生态,如果不从根本上改革科研体制中的资源分配机制,而仅仅依靠专项整治和评审制度的微调,“打招呼”的现象恐怕难以根除。
评审专家建议,应明确划定稳定性和竞争性资助的界限,将资金直接分配给各学校,用于支持自身的项目和人才培养,从而回归到学校内部的小同行评审机制。
同时,整个科研体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理顺,需要对基础研究加大支持力度,理顺资源分配机制。
科研人员的无奈与期待
“科研体制方面不做一些根本变化的话,这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一位教授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奈与期待。
他表示,也许不该过于苛责那些普通的科研人员,他们只能在现有的体制下尽力而为。
对于未来,他希望能看到科研体制的根本改革,让科研人员能够在一个更加公平、稳定的环境中专注于科学研究。
🌟 同步辐射,找华算 三代光源,全球机时,最快一周出结果,保质保量!
👉全面开放项目:同步辐射硬线/软线/高能/液体/原位/SAXS/GIWAXS/PDF/XRD/数据拟合!
🏅 500+博士团队护航,助力20000+研究在Nature&Science正刊及子刊、Angew、AFM、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
👉 点击阅读原文加我,立即领取更多优惠💖

诠释干货
科研、干货、有趣、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