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顶级传统文化美刊
不知不觉,过年的氛围感渐渐浓了——
春运拥挤的人潮,卖场堆成山的年货礼盒;
五彩斑斓的灯火,小区张罗的灯笼中国结;
烟花爆竹的噼里啪啦,锅碗瓢盆的激情碰撞;
亲友欢聚的畅快欢欣,“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的歌声……
而当古诗词遇上春节民俗,氛围感更是直接拉满!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那些年味诗词,收藏中华文化独有的浪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透过王安石笔下,可以看出北宋的年味,燃放爆竹、插挂桃符和饮屠苏酒等习俗,形成了一整套绚丽完备、缜密周全的仪式。
其中的新桃、旧符,就是今日人们常常提及的春联,是春节里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一幅幅红红的对联,饱蘸着浓情和希冀纵笔挥毫,一点一划浸染着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一撇一捺跃动着唐诗宋词的韵律。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宋·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
祭灶是传统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地方为二十四日)为祭灶时间,又叫做“过小年”,到这一晚各家各户都要祭祀灶神。
范文澜《中国通史》载:灶神,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祭灶的习俗恐怕在周代也已经开始:“孔子尊天信命远鬼神,天子得祭天,庶人只许祭户神或灶神”。
时至今天,祭灶供灶的习俗,不单单是一种有神论,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对“家”概念的认可与信奉,是对先民们“家和”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宋·戴复古《除夜》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传统年俗之一。
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仪式,后演变成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把旧的东西清净掉,整个家里清爽干净,用新的心情去迎接新一年的好运。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千里万里,也要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回家过年是每年不变的一个约定;回家、团圆,是中国年最大的意义。
我们从天南地北扛起行李,经历春运的火车、拥挤的人群,来奔赴这场与亲人一期一会的相逢。
图丨中国日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冰天雪地,骏马飞驰,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奏响了激昂的序曲。
骑手们身着鲜艳的赛马服,英姿飒爽地驾驭着马匹飞驰而过,溅起层层雪雾,观众们的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整个赛马场宛如一幅动感十足的冬日画卷。
愿这赛马精神,如熊熊烈火,燃于众人之心,激励大家在新的一年,如骏马奔腾,勇往直前,共创辉煌!
守岁全家夜不眠,杯盘狼藉向灯前。
相看更觉光阴速,笑语逡巡即隔年。
——宋·陆游《除夜》
《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
年末,一家人欢聚一堂,把一年的收获做成一桌“年夜饭”。
饺子除旧又迎新,吃鱼年年有余,金黄炸货好财运,过年吃鸡大吉大利,吃菜生百财,花样主食甜蜜美满……
“饭热菜香,加上团聚的欢声笑语,融成一处,我们叫它‘年味’。”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宋·杨无咎 《双雁儿·除夕》
除夕夜守岁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
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
星流电掣须臾间。
——清·周京《铁花行》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地区的⺠间传统烟⽕, 始于北宋, ⽣于明清, ⾄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通过特定的技艺和工具,将高温铁水击打向空中,使其在空中迸发出绚丽的火花,形成如同烟花般的壮观景象。
每⼀次击打,都是对历史的致敬;每⼀次绽放,都是对未来的期许。
铁水化作漫天繁星,点亮了夜空,也点亮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仰。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唐·储光羲《官庄池观竞渡》
古时,不论在宫廷还是民间,都有临水观龙舟的娱乐活动。《旧唐书》中记载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
龙舟让很多人想起端午,其实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划龙舟庆春节的仪式。
赛龙舟,蕴含着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传承着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民族基因。
百舸争先,意气风发。这艘承载着民族力量的龙舟,也将“划”向美好生活。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舞龙舞狮分为舞龙、南狮和北狮。
舞龙是在龙文化的基础上,以表现龙精神为载体而产生的;汉朝时人们舞龙求雨,龙舞既有礼仪性质,又是娱乐节目。
唐朝时,舞狮运动主要以狮舞的形式作为宫廷娱乐节目供皇帝欣赏,地位极高。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舞龙和舞狮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借此,中国人表达了对神龙和神狮的崇敬和祭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勇敢、豁达、协作和创新的精神特质。
过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
中华民族血脉的传统文化,
是团圆、喜庆、祝福、祥和
交织与升腾出的一种气息。
过年的氛围感,
让我们时时感受着人间烟火的温暖,
开启一场情感和习俗的双向奔赴。
中国人的“年”越来越近了,惟愿:
新年胜旧年,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原创,转载请注明)
一口气读懂“中国5000年家底”:是时候让孩子知道,中华文明有多牛!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3906期,主编微信gxjc03。 合作QQ:1511332864 国粹团队招募☞ 原创散文诗歌摄影作者&朗诵主播 报名&投稿邮箱:gxjcshys@163.com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戳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