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票据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财富   2025-01-01 13:52   北京  


中国票据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作者: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  肖小和、李紫薇

来源:证券时报、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


一、中国票据市场2024年回顾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总体放缓,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有所回落,国际地缘政治摩擦加剧,多个重要经济体面临政局调整,给全球贸易与投资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作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2024年我国票据市场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各项业务增速有所差异,但整体势头稳中向好。票据利率低位运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力。
1. 市场总量稳步增长
受票据新规和资本新规双重影响,2024年以来票据一级市场持续向好,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从承兑端来看,前11个月票据承兑发生额达到33.97万亿元,同比增长24.35%。分票据种类来看,商票表现较为突出,1-11月全市场累计承兑商票3.89万亿元,同比增长33.16%;其次为银票29.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05%;财票仅有0.6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44%。从贴现端来看,前11个月票据贴现发生额达到27.09万亿元,同比增长31.36%。其中,商票贴现2.05万亿元,同比增长38.45%;银票24.71万亿元,同比增长31.10%;财票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2%。①票据一级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在一定程度表明票据这一信用工具在促进企业支付、结算及融资,以及维持企业日常周转运营中的不可或缺性。尽管如此,2024年票据二级市场整体表现却未能如人意,特别是在下半年,二级市场交易遭遇了急剧下滑,导致全年交易量相较于去年呈现出同比下降的趋势。1-11月,票据转贴现交易量62.92万亿元,同比下降9.67%;回购54.16万亿元,同比下降8.76%。②部分证券公司票据交易活跃程度在增强,交易量有所增长。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节和指标调控等对票据二级市场业务产生了明显的制约作用,限制了交易的活跃度和规模。另一方面,资本新规的实施对转贴现票据风险资产的计提给二级市场业务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2. 服务中小微持续发力
2024年以来,票据市场持续加大对于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一是支持实体经济融资持续发力,2024年10月末,票据融资余额达到14.15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00万亿元,票据融资余额占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比重达5.48%,较2023年末增加0.05,票据融资余额占短期贷款比重余额比重达32.74%,较2023年末增加0.47%。③票据融资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2024年11月,新增票据融资1200亿元,表明票据的发展不仅是低风险创利中心,更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背景下发挥了稳信贷、稳总量作用。大型企业可通过票据支付上下游账款提升支付意愿,中小微企业可以贴现融资,缓解流动性压力。二是中小微企业用票稳步增长,2024年10月,中小微签票企业达到10.1万家,占全市场签票企业比重93.1%,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2.3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73.4%;中小微贴现企业数量11.2万家,占比96.4%,贴现金额2.0万亿元,占比78.1%。④电子票据是重要结算工具,基于新一代票据系统可便利地分拆或组合支付且操作成本低,其支付和融资功能相互促进。三是再贴现政策精准滴灌。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领域信贷投放,1月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将货币政策优惠精准传导至实体经济。9月末,再贴现余额为达到5835亿元,同比增长546亿元。⑤
3. 票据助力五篇大文章
2024年以来,票据市场各参与主体紧密围绕金融强国建设与“五篇大文章”展开探讨,探索票据与“五篇大文章”结合点,通过创新与实践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湖北省金融学会发布了首个团体标准《湖北省绿色票据认定指南》,是首份由人民银行参与起草并公开发布的“绿色票据认定指南”,探索票据服务绿色金融发展。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紧扣票据服务“五篇大文章”主线,推出“专精特享贴”“科技创享贴”“工银i绿贴Pro”“兴农贴·一点通”“康养票据”“票据业务平台化场景化项目”等产品及项目,2024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累计为科技、制造、绿色、涉农、康养等重点战略领域企业办理票据贴现1.8万亿元,占该行票据贴现业务的74.2%。⑥九江银行围绕“票据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深挖票据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运用,支持普惠、绿色和产业链发展,探索出“票据+铜加工”“票据+汽车”等具有代表性的供应链场景运用模式案例,积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落地。深度数科构建信息、数据、科技三大业务体系,创新搭建企业综合服务、商票板信息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承法产业图谱“四大平台”,初步探索形成了普惠票据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临沂实践”和区域商票的临沂模式。
4. 票据利率持续下行
2024年票据利率整体走势与往年相似,但利率中枢较整体下移。一季度往往是票据利率高点,年初商业银行信贷开门红有序推进,票据利率预期被推高,半年国股银承转贴现收益率呈现出高开后震荡走势,整体围绕1.9%来回试探。但由于经济持续承压,实体部门有效需求不足,整体信心偏弱,二季度以来信贷投放转弱,票据利率震荡下行,与6M同业存单收益率出现背离。三季度,信贷投放持续低迷,票据利率低位震荡,季末有所回升,不同期限票据利率出现分化,长短端利差扩大。四季度以来,票据利率持续低位波动,季度内票据震动幅度显著。从票据融资利率来看,2024年票据加权平均利率呈现出一季度回升后持续回落的趋势,二季度以来,银行对票据资产配置需求持续旺盛,票据融资利率掉头向下。9月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1.35%,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基点,低于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16个基点,低于同期限LPR(1年期)均值199个基点,票据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提升。
5. 供应链票据加速发展
上海票据交易所等基础设施方积极推动供应链票据创新发展。2024年9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开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创新试点的通知》,联合上海票据交易所创新推动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试点,探索拓宽票据直接融资新渠道,增强票据融资便利性。同年11月,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操作指引》,进一步明确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操作流程。监管机构加大供应链票据支持举措,例如,上海金融监管局等七部门印发《上海银行业保险业建设供应链金融示范区行动方案》鼓励在确保真实贸易背景的前提下,促进供应链票据等各类票据规范使用。2024年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印发《2023年湖北省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票据融资增信奖补实施细则》,仅上半年,湖北省供应链票据融资金额同比增长75.81%,12家省级供应链企业共搭建9个供应链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4万,成交额达到1494亿元,涵盖建工、制造、零售等多个产业。⑦部分供应链票据平台业务取得重大突破,随着供应链票据在产业场景下支付功能逐渐显现,简单汇服务的中小客群实现了数倍增长,供应链票据到期清分流程逐步通畅,2024年5月简单汇供应链票据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年5月,通汇资本供应链票据也宣布突破1000亿大关,截至12月12日,通汇资本供应链票据平台超1650亿元,2024年业务规模突破1000亿元。
6.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自2024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正式开始施行,对票据承兑、贴现和转贴现业务风险集体系数进行不同程度调整,提升票据业务风险计量的精细化程度。6月,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展规划(2024-2026年)》,为未来三年票据市场发展指明方面。7月27日,上海票据交易所顺利完成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与中国票据业务系统的融合,实现了一个业务系统、一套接口功能兼容纸电票据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标志着统一系统、统一业务规则的票据市场新格局正式形成。7月29日,由上海票据交易所组织编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行业标准《票据市场 商业汇票业务信息模型规范》正式实施,该规范的面世为市场机构的票据业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和依据。9月,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牵头发布“票据金融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联合行动方案”,制定包括专项让利、专属服务、专业创新、专享渠道四个方面共七条支持举措,为长三角地区重点战略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票据融资服务。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修改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相关处罚内容,并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7. 票据创新不断增强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先后推出“专精特享贴”“科技创享贴”,根据不同阶段企业特征及融资需求,形成“初创-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票据服务方案;研发“工银i绿贴Pro”,鼓励引导客户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迭代推出“兴农贴·一点通”功能,降低业务办理路径与时长;创新推出“康养票据”,为康养产业领域企业提供定制化票据金融服务方案;推广“票据业务平台化场景化项目”,为大型产业链、供应链平台客户提供一点接入的链式票据综合服务。宁波银行持续升级“票据好管家”服务,以票据生命周期为主线,提供涵盖开票、收票、贴现、融资、托收等在内的一揽子票据解决方案。广州银行秉承“交易服务贴现,贴现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深化票据一体化经营,通过建立“广银票享贴”一个总品牌,推动票据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完善票据业务“投研”体系,在有效降低企业票据融资成本的同时提升票据资产的整体盈利水平。华兴银行主动给予具有上海票据交易所会员资格的所有非高风险中小银行专项票据额度授信,首批500家银行名单全部通过审批。民营银行票据业务在加快创新发展,微众银行积极调整经营管理模式,实行票据从承兑、贴现到交易等全生命周期归为一个部门负责,提高了整体经营效率。山东省融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山东省内政府性担保公司,创新“供应链票据+担保”的全新业务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担保增信的作用,完成供应链票据融资累计近20亿元,为供应链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票据融资渠道。在技术创新方面,邮储银行自主开发接入票交所系统的“U链平台”,实现供票签发、承兑、背书、贴现、信息服务等全流程闭环服务,并落地全国首笔“U链供应链商票”贴现业务。临沂商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推出“沂链通”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通过为核心企业、链属中小微企业以及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及运营服务,实现供应链票据的签发、承兑、转让、贴现、质押等全线上化处理。
8. 风险防控有效提升
在制度层面,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促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规范健康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对财务公司票据业务监管提出了5项要求,包括强化成员单位票据监控、不得协助企业集团通过票据业务拖欠企业账款、防止将票据业务作为套利工具、审慎把关承兑汇票业务申请、穿透审视集团外票据业务等关键指标超标异常情况,以引导财务公司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落实财务公司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在系统建设层面,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设计研发“票据慧眼”数智风控项目,实现客户准入筛查、业务审查审批等环节“线上+智能”化风控管理;投产“票据贴现后资金流向跟踪监测”项目,利用企业知识图谱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贴现后资金流水异常的自动化监测和逐笔跟踪查询。在业务操作层面,各商业银行落实《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加强票据贸易背景审查;强化票据利率研判,防范票据价格风险等。
9. 应用研究积极推进
上海票据交易所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活动。一方面,聚焦交易人员技能提升,提升举办3场票据交易员线下能力培训,围绕票据理论与实务、风险防范分别举办1场线下培训班。另一方面,围绕中国票据业务系统、ECDS系统数据迁移规则、再贴现、供应链票据、商业汇票信息披露、线上票据支付、线上贴现等主题开展24场“票据云学堂”直播。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紧扣时代发展,围绕建设金融强国与票据服务“五篇大文章”、新中国成立75周年票据市场回顾与发展等热点主题展开票据研讨,立足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历史节点,锚定金融强国目标,探讨新时代票据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出版《票据史话》书籍,完善票据历史研究。各大协会票据专业委员会也积极作为,中国银行业协会票据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票据业务管理培训,旨在提升银行业票据业务人员专业素养和合规管理能力,推动票据市场稳健发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票据专业委员组织召开了“票聚龙城—票据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座谈会”“银企票据业务创新交流研讨会”等行业交流活动,探讨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新动向。市场主体围绕制度出台、商票逾期、上市银行票据业务、票据利率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为票据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整个票据行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不断迈向新高度。
二、中国票据市场2025年展望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影响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为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2025年,全球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将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作为明年工作的重点。在此背景下,2025年票据市场将持续稳健发展,市场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与“五篇大文章”持续发力。
1. 总量增长,结构调整
尽管当前经济短期承压,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下,2025年我国经济发展将持续向好,为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总体来看,2025年我国票据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业务结构将有所调整。从一级市场来看,伴随着实体经济复苏,票据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解决支付、结算、融资需求,维持日常生产经营的主要金融工具,2025年票据承兑发生额有望实现10%以上的增长,这也将进一步带动票据贴现量的提升,二级市场交易也将更加活跃。从票据种类来看,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票据市场与资本市场渠道进一步打通,供应链票据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2. 服务实体与“五篇大文章”取得新进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指明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和经济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上海票据交易所将“夯实服务五篇大文章基础功能”作为优化升级全生命周期票据业务功能的重要一环写入《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展规划(2024-2026年)》。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加快数字化转型,制定《票据营业部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专项统筹实施和推动,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完成建设更具示范性、更强适应性、更有竞争性的“β(BETA)体系”;推动大模型能力应用和建设,实现票据业务要素全面数据化;推动票据领域“数字生态”,持续推动“新一代电票+”助力银企直连、司库建设等推广和接入等。各市场参与主体也开始相继探索票据与“五篇大文章”结合点。票据作为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接受度较高的金融产品,在服务普惠金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票付通、贴现通、供应链票据以及各参与主体线上贴现等产品的推出,进一步加强了票据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未来随着票据市场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绿色票据、康养票据、数字票据等创新产品的推出或发展,票据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五篇大文章”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3. 利率中枢出现新变化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25年将实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策略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调整标志着时隔14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将迎来重要转变。从原先的“稳健”基调迈向“适度宽松”,预示着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低位的利率水平、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2024年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综合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分析,2025年票据利率的中枢水平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然而,在季度、月度、旬度及某些关键敏感时段,利率可能会呈现阶段性的波动与变化。在未来的票据市场中,波段操作将成为常态,市场交易主体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利率的起伏变化。
4. 票据创新呈现新举措
金融市场产品更新迭代,但票据作为传统金融工具一直存在。一家在票据业务上表现欠佳的银行,其贷款业务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同时在二级市场的竞争力和博弈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做好票据业务不仅需要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科技应用能力,更需要有大数据支撑的审批逻辑和依据、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以及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模型体系作为支撑。若缺乏高效率运作能力,终将被市场淘汰。因此,在票据创新方面,一是科技与业务的融合,更注重效率性与产品体验感,以科技为支撑,辅以完备的底层业务逻辑,更强调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二是产品与模式的创新,如通过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推进,打通票据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或是适时重启标准化票据,创新发展标准化票据基金,以及票据远期、期权、票据互换等票据市场衍生产品;三是制度与机制的创新,如完善票据信用评级制度,建立评级评估指标体系,推行票据担保支付机制和保险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信用生态环境建设;四是服务方案创新,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票据服务方案;五是跨市场融合,适时引进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创新跨专业和跨产品的组合以及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相融合的综合服务产品;六是发展与管控的创新,票据业务创新是必由之路,创新发展过程中把控与管理好风险是根本,两者互为依存,只有在发展中管控好风险才是实质性的创新。建议未来监管部门将普惠票据纳入KPl考核,希望票据市场票据价格真实反映资金价格水准,更加公平公正地体现票据规律和服务经济本质。
5. 票据解决清欠新起色
改革开放以来,票据被作为结算工具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在解决困扰企业的“三角债”问题上发挥了显著作用。相比赊销挂账、付款承诺函等其他拖欠方式,票据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在便捷企业支付、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票据作为结算工具,其优势在于无需额外向市场注入真实货币,同时能够有效清理各债务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使原本无期限的拖欠行为被转化为有期限的偿付义务,信用贷款逐渐转变为物资保证贷款,从而有效遏制了商业信用的盲目扩张。市场参与主体应该明晰,票据造成的企业拖欠账款问题与经济周期、行业发展、市场主体责任意识、商业信用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简单禁止票据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拖欠问题。当前,应收账款高企依然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2024年10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达到26.33万亿元,同比增长8.76%。⑧如果发挥票据信用功能在解决企业账款拖欠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票据使用观念,明确票据的流转并非为了助长企业的拖欠风气,而是在信用保证的基础上,通过有期限的票据流转来助力企业盘活沉淀资金,这将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拖欠问题。我们相信,随着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票据管理制度,提高票据和应收账款融资效率,一是提高票据和应收账款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二是进一步健全保障企业账款支付长效机制,三是抓好清理账款拖欠工作,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措施执行到位,通过票据化解货款拖欠问题一定会有新起色。
6. 风险防控达到新高度
在票据市场风险防控方面,上海票据交易所将通过持续健全票据市场风险防控水平、强化风险预警与防范、深化票据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完善票据市场制度体系等措施扎实做好票据市场风险防范举措。各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加大科技赋能力度,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强化系统风险管控能力。同时,通过强化合规内控管理,严格把票据业务入口关。随着商业承兑汇票,以及类票据等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其风险防控同样需要给予重视。对此,各方应秉持更加严谨的态度,进一步升级风险防控策略,不仅要在现有基础上巩固和优化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及应对机制,更应积极探索和应用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力求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风险防控能力的同步提升。
7. 应用研究将有新突破
围绕时代背景、国家政策方针以及票据市场热点发展问题,票据应用理论研究将在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持续加强票据服务“五篇大文章”研究,探索票据助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路径;加强新质生产力与票据研究,探讨票据支持“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二是加强票据市场发展规范研究,推动建立统一票据市场体系。三是加强信用票据与经济发展研究,建立健全票据市场信用框架体系,探索票据评级、评估、担保机制。四是加强票据风险与防范研究,加强市场参与主体票据业务风险防控能力。五是加强供应链票据发展与创新研究,加速推进票据直接融资发展。六是加强票据追索权研究,为《票据法》修改奠定基础。七是推动票据文化相关研究,营造良好的票据市场发展氛围。





① 数据来源:上海票据交易所

② 数据来源:上海票据交易所

③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④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⑤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⑥ 数据来源:工行票据营业部以产品创新做好五篇大文章,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2024-10/21/content_410435.html,2024-10-21/2024-12-18.

⑦ 数据来源:湖北12家供应链核心企业获财政奖补94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0972318920843905&wfr=spider&for=pc,2024-09-23/2024-12-18.

⑧ 数据来源:Wind.

供应链金融
关注我们,与50万+行业精英一起学习和交流供应链金融的政策、业务理念、案例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