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的疗愈经济暴利:中产成情绪“提款机”。

楼市   2024-11-11 23:00   天津  
1982年的硅谷,27岁的乔布斯让著名摄影师安娜·沃克尔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乔布斯端坐在空荡的房间中,手握茶盏,进入到冥想状态。


坊间传闻,iPhone正是乔布斯在禅修之时获得的灵感。

奔腾年代的硅谷,冥想是一种显学,几乎所有叫得出名的CEO和投资人,都在通过冥想来缓解高压工作带来的焦虑,改善大脑的健康状态,甚至你不冥想,你都不算硅谷圈的精英。

随后的几十年里,以冥想为代表的身心灵疗愈产业在欧美国家经历了爆发式的发展,除了冥想,还包括心理咨询、感官疗愈、旅游疗愈、艺术疗愈等等各式各样的疗愈概念眼花缭乱,层出不穷,飞速壮大。

疗愈产业的本质是提供情绪价值,心理疏导,更高层次是改变三观,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教人如何在变化无常的社会里“心安”。

1980年代的美国,人均GDP达到1.44万美元,外在的物质需求达到一定满足,人们开始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丰盈,这是疗愈产业兴盛的底层逻辑。

时至今日,美国有超过4500万人练习冥想。主攻疗愈产业的公司也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2021-2023年,美国VC共投资了近180家心理赛道的创业公司,总额超过100亿美元。仅2023年上半年,美国就有5家心理健康企业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202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7万美元,与1982年的美国相差无几,距离世界银行认定的高收入国家只有一步之遥。

而伴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内卷竞争加剧,国人的情绪问题愈发凸显。这让:中国人的生命课题也开始从“如何生存”过渡到“如何幸福”。



“疗愈经济”在中产阶级间迎来井喷式发展,甚至形成了一个暴利的新兴市场。在压力骤增的环境下,情绪健康逐渐被推上议事日程。曾经属于“小众”的身心灵疗愈课程和活动,如今成为越来越多中产消费者追捧的“情绪出口”。于是,当内卷的工作、生活的高压与不断膨胀的焦虑情绪重叠时,中产阶级开始急切地为情绪疗愈买单,进而催生了这个堪称暴利的疗愈行业。

不妨看看现在的三亚等热门疗愈圣地,这里每年会有大量疗愈类课程和活动,这些课程标榜“心灵救赎”“身心净化”。某些课程甚至简单到只需伸展、冥想和交流三部分,但费用高达上万元。据统计,这样的疗愈活动有时一场聚集数百人,三天就能带来近千万元收入。而这些只是疗愈经济冰山一角。据行业统计,“疗愈经济”的互动量2023年末增长了63.43%,话题互动量高达1.3亿次,庞大的市场需求引发行业的迅速扩张。如今,无论是都市白领还是创业者,都会考虑“疗愈”作为减压方式,“疗愈经济”因此几乎覆盖了所有心理消费。

这个产业的繁荣不仅源自市场需求的飙升,更与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近年来,大量“疗愈达人”通过网络平台推销疗愈产品、疗愈课程。许多疗愈课程的导师、主讲人甚至没有任何医学或心理学背景,却在市场的狂热需求中成了粉丝口中的“疗愈大师”。这个新兴的“网红疗愈”市场,不仅拉低了行业的专业门槛,还成功地吸引了大量怀有焦虑的中产阶级,使“疗愈”变得高端、神秘而且“不可或缺”。一位自媒体疗愈达人曾在直播中坦言,他通过直播每年获得超百万收益,且绝大部分是情绪疗愈产品的带货收入。

然而,疗愈经济并非完全透明。不少疗愈活动和产品缺乏实质疗效,甚至带有较多伪科学色彩。如近年来风靡的“能量疗愈”“冥想茶蜡”等产品,实质上并未获得科学认可,但因营销宣传和从众心理,使这些商品依旧在市场上颇具人气。疗愈行业开始呈现出一种“你来付钱、我来安慰”的模式:消费者为了减缓焦虑选择疗愈课程,但疗愈本身可能并无长期有效的心理疏导作用。尽管如此,大量消费者并不在意疗愈是否具有科学依据,而是寄希望于这种情绪上的满足感。这种需求,让越来越多商家进入疗愈行业,而行业的供给增加进一步刺激了市场对疗愈的需求。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疗愈课程动辄几千、上万;疗愈产品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疗愈场所被打造成高级的心理体验中心。而消费者不断涌入这个“高端”圈层,希望通过一场场昂贵的课程来获得心灵上的平静。


0

需求膨胀,暴利涌现:疗愈行业的“黄金时代”
当下经济情况下,许多中产阶层开始热衷购买一份“心理安慰”。生活的多重压力叠加成看不见的焦虑墙,像阴影一样笼罩着这个群体,而“疗愈经济”恰如一把“心理按摩”工具,切入他们内心需求的缝隙。这一需求的迅速膨胀,加速了疗愈市场的扩张,甚至让商家无需费心包装疗效,仅仅把“疗愈”作为一种商品卖出,便可以获得极高的利润。
根据市场数据,疫情后短短两年间,情绪疗愈类话题互动量增长超过63.43%,总互动数达1.3亿次。疗愈市场因而成了资本的“新宠”,就连小众的“香薰疗愈”也迅速走上了大众化舞台。我们看到各种心理疗愈项目纷纷兴起,从轻断食课程到冥想团体,疗愈活动的形式花样不断翻新,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对于从业者而言,这简直就是“印钞机”般的商业模式,只需提供一种情绪安慰,就能迅速套现,且无需为内容负责。
这种商业模式在心理疗愈的短期课程中尤为显著。例如一场三天的冥想营,不需要太多硬件投入,只需数十平米的空间、一场冥想活动和一位“疗愈导师”就能聚集百人,收入动辄百万。对于活动组织者而言,这几乎是“低投入高回报”的生意范本。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花费数千元参与这样的疗愈课程,多少带着些“心理止痛片”的作用。
在这个产业链条中,最为显著的现象是:商家无需负责客户的真实心理需求,而是通过包装“疗愈”的概念吸引消费者。但凡中产阶级渴望获得心理安慰,只需告诉他们这个“疗愈”能带来“平静”或“释放压力”,市场就会一哄而上,而商家更不需要为效果负责。于是,疗愈行业进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疗愈经济的暴利不仅表现在活动收费上,还在于其溢价能力。例如在疗愈产品领域,一个普通的“冥想蜡烛”售价可能比同类蜡烛高出数倍。商家们用玄而又玄的营销语言赋予这些产品所谓的“能量属性”,号称能为冥想提供更高效的辅助。甚至一款小小的“精油瓶”,也因其“疗愈”属性被赋予高昂定价——而事实上,所谓“情绪疗愈”不过是消费升级中的一次又一次花式解构。
疗愈市场中,价格往往已不再是成本的反映,而成了消费者心理的直接投射。正如一位业内人所言,“疗愈经济的火热,卖的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而是人们为焦虑支付的代价。”

02

网红化推动的“治愈狂欢”:社交媒体如何催化疗愈焦虑
疗愈行业的繁荣不仅归功于焦虑的中产阶级,更要感谢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在移动端刷屏的“疗愈风尚”让许多中产逐渐将疗愈产品当作心理“刚需”,纷纷跟风加入。而在社交媒体上,以疗愈为主题的网红、达人们大行其道,散播“花钱疗愈”的生活方式,宣称疗愈便是通往“内心宁静”的捷径。
疗愈不再是单纯的服务或课程,它已经被包装成一种时尚象征。在直播间里,疗愈课程的推广被精心设计,导师们把“冥想”“能量疗愈”“颂钵疗愈”描绘成一场场神秘、深邃的仪式,颇具煽动力。与其说他们在卖疗愈,不如说是在贩卖一种“心理安慰剂”。这种疗愈体验给人一种错觉:通过支付高昂的价格,购买内心的平静。而在社交媒体上,许多消费者晒出的“疗愈体验”更让人感觉到,不参与一场疗愈活动,似乎自己已经被落下了。
一位身心灵疗愈网红曾在其平台表示,他的“线上疗愈课”参与者已超百万,年收入轻松破百万。这个行业的“网红化”潮流,使得疗愈产业逐步走向市场的中央: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助推疗愈成为年轻人心理消费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这种“治愈感”被高调呈现,社群效应下从而放大了消费者的依赖感。疗愈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成了渴望被标签化的潮流,是一种“社交货币”。
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不仅带来疗愈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更让人们对疗愈逐渐产生了非理性的迷信。每一个疗愈网红都成了“生活导师”,通过大量安慰性话语营造出一股“治愈狂欢”的氛围。那些缺乏资质的“疗愈大师”,在流量的扶持下轻松赢得大量粉丝的追随。这种网红式疗愈,实际上迎合了部分焦虑中产的短期心理需求,通过片面的安慰和幻想塑造出一层表面的“安宁”,却难以深入触及心理健康的真正核心。
这里的“治愈”宛如一种温水效应,短暂的安慰之下,是心理状态的逐步加深依赖。疗愈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集体疗愈”的狂欢。当疗愈商品、疗愈直播、疗愈社群集体爆发,人们为情绪安慰付出代价的同时,往往未察觉自己正被网红经济驱使着,走向不断消费的“情绪依赖”之路。

03

行业乱象丛生:疗愈市场的急功近利与法律空白
随着疗愈市场的暴利逐渐显现,众多无资质的从业者纷纷涌入,将这个新兴行业搅得浑浊不堪。仅需几天的短期培训,一个毫无背景的“疗愈大师”便能摇身一变,成为粉丝簇拥的“心灵导师”。在疗愈场所的金字塔式收费制度中,“治疗”、“舒缓”的名目五花八门,几千上万的课程比比皆是,而效果却往往模棱两可。“急功近利”便成为疗愈市场的一个顽疾——快速套现、低门槛高收费、缺乏资质的疗愈者在心理市场横行,这让行业的整体信任度持续下降。
供给端的低门槛加上需求端的盲目信任,共同孕育了疗愈市场的乱象。

割韭菜、赚快钱、智商税,这些疗愈公司的套路惊人地一致:套用心理学、哲学、宗教等概念编造自洽理论,包装导师形象,虚构头衔,通过自媒体矩阵传播,设计阶梯定价产品吸引消费者,最终形成带有传销性质的销售体系。



在这个模式下,缺乏交付标准,个人崇拜盛行。某种程度上,身心灵疗愈产业与邪教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近年来,关于被疗愈产业割韭菜的案例屡见不鲜。疗愈市场庞大但高度分散,中小企业和超级个体林立,没有巨头能一统江湖。加之市场广阔、供给分散、门槛低下,注定了行业的混乱局面。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而是“乱象丛生”。大量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的营销方式无处不在。许多疗愈产品从能量蜡烛到灵修手链,声称能“净化负能量”甚至“治愈创伤”,但当你去探寻这些说法的科学依据,几乎都只是商家的自说自话。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疗愈服务、产品在市场上依然畅销。数据表明,仅2023年上半年,心理健康企业的市场吸金力达到百亿美元。疗愈市场的虚假繁荣与市场过度开发相互作用,甚至已经脱离了“心理健康”的实际需求,成为纯粹的商业化收割。
资本的介入让疗愈市场快速资本化,像是急速发酵的面团,看似饱满,却虚假膨胀。这种发酵之下,整个行业在法律监管上出现了巨大空白,尚无系统的资质认定和课程监督。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一些求助者在所谓的疗愈中不仅未获得帮助,反而可能遭受更大精神损失。法律滞后让“疗愈经济”迅速脱离理性的轨道,使它从满足情绪需求的辅助工具变成一种变相消费陷阱。
行业的泛滥,更暴露了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真空。真正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涉及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临床经验和严格的伦理要求,而这些在当下的疗愈行业中却成了奢侈品。假大师凭借几句“宽慰人心”的语言便能割韭菜,而真正专业的心理健康从业者却依旧生存艰难。这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疗愈行业虽然满足了部分心理需求,但始终未触及“心理健康”本质。

04

焦虑的疗愈最终必然走向崩溃

疗愈市场的迅速扩张与暴利的不断增长,揭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中产阶级的焦虑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现象。情绪消费,成为这个时代的新型需求。然而,这种心理焦虑需求能否持续支撑疗愈行业的繁荣?从长期来看,疗愈经济是否会因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而遭遇“信任危机”?这些问题显然值得深思。
疗愈行业的崛起,展示了当前社会对情绪疏导的旺盛需求,却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需求。面对逐渐扩大的市场和快速增长的资本,疗愈行业如果只停留在“情绪安慰”层面,便注定无法长久。消费者终将意识到疗愈经济所提供的“心理满足”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精神糖衣”。在短暂的心理缓解之后,仍然需要依赖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回归科学化的心理辅导和咨询。
要让焦虑的中产需求回归理性,必须通过正规化和科学化的服务帮助消费者认清“疗愈”与“心理健康”的本质区别。疗愈行业若想健康持续发展,不能只是一场“商业炒作”,而应回到心理健康的核心,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资质认证体系和严格的课程审核标准。同时,社会需要通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消费者在心理问题上追求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案,而非靠“心灵鸡汤”暂时麻痹焦虑。
未来,疗愈经济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够从一个“情绪收割机”转变为真正的心理辅助行业。当行业从“高利润”的模式中转向专业化,以科学和实效为导向,才能真正为社会的情绪健康带来长久的价值。

综合来源:鹤总商业岛、划伤韬略



房地产投资融资俱乐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