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20多年来,从纸间到指尖,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为媒体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也让记者这个职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曾经,记者采访全靠眼观耳听,笔和纸是主要装备,现在数码设备加持,新兴技术赋能,让新闻的传播形式变得丰富而多彩。时代在变,传播方式在变,生产内容在变,不变的是风里雨里,他们一往无前的脚步,是他们永远在追寻真相道路上的身影,是他们心中坚定的新闻理想。
在记者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五华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们一直在路上!来看一代代五华新闻人的初心与坚守》专题报道,为您讲述五华区融媒体中心老、中、青三代新闻工作者在时代变迁中如何坚守新闻理想、忠诚传播党的方针政策、真情关注社会民生冷暖、传播社会正能量,诠释时代变迁中新闻职业精神的传承与坚守。
创刊于1960年的《五华报》是五华区最早的宣传阵地之一,设置有要闻、经济、文化、副刊4个版面,是当时外界观察五华变化,了解、认识五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窗口,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沟通各级领导与广大干部、群众的桥梁。
这一时期的五华新闻工作者,采访全靠眼观耳听,笔和纸是主要装备,腿勤,嘴勤和手勤是基本素质。面对设备短缺、人员队伍经验不足、发行范围小等困难,老一辈五华新闻人栉风沐雨、披肝沥胆,在艰苦的条件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五华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在这里,我们为您讲述的是《五华报》原副总编辑李志强的从业故事。
当好时代的瞭望者
当好时代的瞭望者
《五华报》原副总编辑 李志强
“我其实很羡慕你们,现在新闻采编工具先进、方便,采访可以用录音笔,除了照相机,还可以录像,回去写稿还能用电脑,这些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有的。”初见李志强,他看着记者手中的采访设备,用这样一句开场白一下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精神矍铄,说起话来条理清晰的83岁老人就是五华区最早的宣传平台之一《五华报》的原副总编辑李志强。聊起自己的新闻生涯,他娓娓道来。由于能力突出和文笔扎实,1992年,李志强从五华区教育局“五华教育编辑室”调到五华区委宣传部五华报社,担任记者、编辑,后任报社副总编辑。从一名老师到转行成为一名记者,这源于李志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热爱。“我从年轻时就喜欢看报纸。在学校的时候,每天报纸一来我就第一时间去阅读学习,后来结合自己的工作尝试写文章,投稿给《昆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云南教育》等媒体,得到了陆续刊发,有的还获得了奖励,由此对新闻宣传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忆起最初到《五华报》时的工作情景,李志强仍记忆犹新。“当时电视没有现在这么普及,也没有手机,只有通过传呼机来联系。因为报社的人到处跑,你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带个传呼机就可以随时联系,有什么消息及时报告、及时安排采访。
看着记者手里的录音笔和摄像机,李志强若有所思地说:“那个时候,我们再长的稿子都是靠手写、手抄,写好稿自己编辑画版,然后把编好的稿子、版面送到印刷厂,印刷工人按你画的版用铅字模板排列好,上机器印刷成报纸。整套工序非常考验记者、编辑的专业水平。”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辛苦是显而易见的。“当时采访工作是很辛苦的,报社只配有一辆小面包车跑不过来,大多数时候记者都是骑单车或者两条腿走路,区领导到什么地方去调研、视察工作,区里、下属单位或街道办事处要搞什么活动,都是靠我们的记者两条腿跟着。那时候对记者的要求就是脑勤、腿勤、嘴勤和手勤。”李志强说道。
虽然在这样的环境下,但全体《五华报》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克服困难,通过不懈努力,在报道五华新闻、讲述五华故事、宣传五华发展等方面不断出新出彩,先后推出了《他们,经受住了考验——来自西昌路拓宽改造工程的报告》 《教育: 她终身挚爱的事业——记春城小学校长周金碧》《吃在五华 玩在五华 购物在五华》等系列优秀新闻作品,得到了全区干部、群众的好评。
时隔多年,再次谈到记者这个职业,李志强用新闻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创办人约瑟夫·普利策的一句话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在李志强看来,一名合格的记者,就应该用手中的笔杆和镜头,把看到的、观察到的现象如实反映出来,既要把党的政策方针传达到基层,也要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到上级。“这就是记者的使命。”
虽然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但李志强说:“党性原则、人民情怀、新闻理想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血脉中,历经岁月磨洗,从来没有改变。”
1986年至2000年间,五华区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将五华报社改为昆明日报五华版编辑部,并陆续开办了昆明教育电视二台和昆明有线电视台,成立五华区广播电视局;2003年至2019年间,昆明日报五华版编辑部撤销,五华区新闻宣传中心成立。
这一时期的五华新闻人自觉肩负起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始终奋战在新闻第一线,全身心投入到五华区的新闻宣传事业中,积极参与全区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用一篇篇生动的新闻作品记录社会百态和民生民情,在五华区改革发展的轨迹上,挥洒晶莹的汗水,留下闪光的足迹。以下是这个时期五华新闻人代表,五华区融媒体中心融媒采编部主任、记者黄元杰的从业故事。
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五华故事
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五华故事
五华区融媒体中心
融媒采编部主任、记者 黄元杰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面蔓延的时刻,有这样一个身影,跟随五华区支援边境疫情防控队伍赶赴西双版纳边境口岸开展疫情防控和抗疫报道等工作,一待就是40天。他就是黄元杰,云南省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一等奖获得者,昆明市十佳新闻工作者,五华区融媒体中心融媒采编部主任、记者。
“今年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4个年头了,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是我的职业理想。因为作为记者,能够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第一时间体会和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能够通过我的镜头和笔触去记录这个时代,这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谈起选择成为记者的初衷,黄元杰如是说道。
从业14年来,黄元杰始终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践行“四力”要求,以敏锐的洞察、丰富的经验坚持聚焦最基层、最一线,足迹踏遍五华各个角落,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五华故事。期间,先后采写、采编各类新闻、通讯、评论、电视新闻、专题片、新媒体产品等300余件,获全国、省、市各类新闻奖励十余次。
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多年的采访工作中,很多人和事给黄元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五华区新萌学校特教老师代建荣便是其一。“2012年的时候,五华区新萌学校的代建荣老师获得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我当时和同城的媒体一起对他进行了专访。专访过程中,就更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了特殊教育事业,了解到了代老师和特教教师这支队伍的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坚守。”黄元杰说。
在采访过程中,让黄元杰印象最深的是,代建荣的一个学生叫戴任飞。“这个孩子是先天的唐氏综合征、先天性的心脏病,他的家人曾经一度想放弃这个孩子,但是他们了解到新萌学校之后,决定把孩子送来接受教育。通过代建荣多年的悉心照顾和陪伴,把戴任飞从一个生活无法自理、无法表达说话的孩子,培养成了奥运冠军,很难想象这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和努力。”黄元杰介绍说。
也正是通过这个采访,黄元杰成为了代建荣事迹报告团的成员。他跟随报告团成员先后在全省开展了十余场宣讲活动,场场座无虚席,让他非常动容。“这12年间,我和代建荣老师依然保持着联系,我也见证了在像他这样一代代五华特教人的努力下,五华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想这是任何职业都取代不了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从业多年,再次回答什么是记者这个问题时,黄元杰多了几分从容和笃定。“我觉得记者是最需要与时俱进的一个职业,也是最需要无时无刻不历练自己的一个职业,一定要脚底有泥、眼中有光,这样才能够写出更打动人心的新闻作品,让自己能够始终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始终站在这个时代的最前沿去感受它、去记录它。”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为媒体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这让黄元杰深有感触。“我在融媒体中心这十多年的时间,也是整个媒体行业融合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没有自主的新闻发布前端平台,更多的是依靠同城媒体来完成宣传工作。现在,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已经让我们的基层县级融媒体中心有了全媒体的宣传渠道,也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策采编播发的综合能力。”
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如何坚守新闻理想?黄元杰认为,变的始终是技术、是外界的需求,而不变的应当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工作的这份热忱、这份期待、这份努力和作为时代记录者的责任和担当。
2019年5月,五华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自此五华区新闻宣传工作开启了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的崭新篇章。目前,五华区融媒体中心已形成以“昆明五华”APP为首发平台,融合新浪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百家号、今日头条、微信视频号等8大传播平台的传播网络,在讲好五华故事,传播五华声音,展示五华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的五华新闻人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按照全媒体记者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五华大地,用耳朵倾听百姓呼声,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用镜头捕捉人间冷暖,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为五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以下是五华区融媒体中心最年轻的“95后”记者张培妮的从业故事。
用新闻的力量
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用新闻的力量
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五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培妮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这对于刚入职两年的“95后”女孩张培妮来说,是她正在新闻道路上寻找的答案。“这是我从事记者职业的第2年,之所以会走上新闻这条道路,是我从小就觉得记者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职业,可以通过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这个时代,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我的文字和照片,这是非常酷的一件事。”
2020年大学毕业后,张培妮就怀揣着新闻梦想,来到了五华区融媒体中心,开启了她的新闻生涯。“作为新一代新闻人,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进入五华区融媒体中心的时候,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已经非常完备了,单位的前辈记者们为我们开展新闻工作铺垫好了路,我们拥有完善的设备开展工作,建立了网格化采访联络机制,还有多元化的宣传平台,保障着我们日常工作的开展。”张培妮介绍说。
从业2年来,张培妮一直保持着对新闻工作的敬畏和好奇。她坦言,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也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从采访到写稿,从编辑到排版,再到校对和发布,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不允许有一丝差错。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受众对于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去创新,打破常规,去创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当说起成为记者的最大感受时,张培妮说:“在新闻宣传工作非常繁重的时期,我们办公室的同事每个人都在加班,大家各司其职,晚上十一点五十,在24点前的最后十分钟将当天的新闻内容从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完成时,大家的喜悦和轻松感是前所未有的,看着阅读量和点赞量逐个增加,一种作为记者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节当天是张培妮26岁的生日,这让她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很开心有记者节这样一个节日是专门为记者而设立的,这让我感觉到我们的价值是被世人所认可的,我们的工作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且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也鼓励着我们要以更好更优秀的作品回报给社会。”
采访快结束时,张培妮用了白岩松的一句话来寄语自己和广大的记者同行们:“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但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而你将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
谈起未来,张培妮认为,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一定要把五华新闻人代代相传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下去,讲好五华故事,传播五华声音,展现五华区形象,在新闻这条没有终点的长路上,继续前行,创造精彩。
时光荏苒,步履不停。一代又一代的五华新闻工作者薪火相传、奋力作为,在五华区的改革发展历程中,用作品记录传播五华区改革发展变化,为五华区改革发展鼓与呼。未来,五华新闻人将继续保持热爱,奔赴一线,坚持“一切用事实说话”,写有温度的文字,做有深度的新闻,去传递公平、正义、良知,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来源 | 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 李星诺
编审 | 孙啸武 崔志超
终审 | 卢婵 杨武
转载请联系我们或注明出处!
昆明五华发布(KMwuhuafa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