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工业化、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巨大转变。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流路径,在此过程中,应用的数量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对应用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完善。企业应用安全需求显著提升,为确保企业的健康、安全发展,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尽管网络层和主机层的安全防护已经有较多标准产品,但应用安全层面的防护仍然不够规范。近年来,数据泄露事件频发,凸显了运营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数字化和敏捷开发的推进,应用变更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风险。
应用层安全观测能力弱
虽然存在流量层面的 WAF 防护和移动端组件安全防护等手段,但在数据加密传输的复杂环境下,大量接口进行了加密,传统应用层安全防护产品几近致盲,难以监测到真实的安全威胁。
线上应用资产梳理不清
应用规模越大,越难以有效梳理和监控所有线上资产,包括新 API 的上线和旧 API 的下线情况。而新上线的、未经充分测试的 API 往往会成为黑客攻击时的突破口。
新型攻击手段难以检测
内存码加密通讯、内审态木马等新型攻击手段难以被传统安全产品识别。
老旧系统的防护难度大
老旧系统由于服务商可能已不存在,难以进行更新和迭代。监管要求的漏洞修复可能带来大于漏洞本身的风险。
「WAF」
WAF 主要作用于流量层,针对入侵前的扫描行为进行防护。存在预警粒度粗、高误报率造成告警风暴、易绕过以及无法识别加密流量等问题。
「HIDS」
HIDS 主要作用于主机层,防御入侵发生后产生的恶意行为。当 HIDS 产生告警时,意味着入侵已经成功,攻击者已经进入系统,并且 HIDS 对内存马等应用运行态威胁存在盲区。
「RASP」
RASP 在国内外推广均面临困难。RASP 部署成本较高,需要安全部门与运维、研发部门协作,可能影响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且产出不确定。
ASPM(应用安全态势管理)通过复用 APM 的 Agent 数据,能在应用层获取更多数据,进而更加准确地判断系统安全状态、实时感知安全风险,包括 SQL 注入等常见风险及第三方依赖包风险。
ASPM 在应用层可与流量层和主机层的安全产品共同构建纵深防御体系,形成全面防护。
01
威胁感知
针对网络攻击中的侦查尝试、漏洞攻击、木马控制、数据泄露、痕迹清理等环节,ASPM 可实时分析攻击请求,追踪请求流转流程,进行对应的扫描行为发现、漏洞攻击感知、内存马识别、数据泄露感知与攻击追踪溯源。
02
内存马实时分析
ASPM 实时监测内存码攻击及数据泄露,精准识别通过 FastJson 反序列化漏洞注入 Java 内存马攻击场景与 Godzilla 等黑客工具攻击场景,确保数据实时传输至统一平台,避免痕迹清理。
03
攻击链路追踪
可视化攻击路径,从 IP 到服务,直至核心资产,记录从扫描、攻击尝试到利用漏洞的每个节点数据并进行细致分析,判断攻击严重程度。
04
风险组件全局精准定位
风险组件全程监控,实时监测线上组件运行,评估潜在风险,确保发现组件漏洞后的精准定位与及时响应。
05
主动 API 资产测绘
主动测绘 API 资产,全面梳理 API,监控其发现时间及访问频率,识别潜在风险 API。
零摩擦、低成本启用运行态安全方案
区别于传统需要单独部署 Agent 的 RASP 方案,安云 ASPM 无需部署新的 Agent、无需额外配置、成本更低,即可获得运行态安全防护能力。通过与流量层和主机层的安全产品协同工作,填补应用安全内部空缺。
最广泛的部署覆盖
基于真实场景打磨,拥有丰富的案例和经验,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高。
性能优势
听云 APM 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和改进,从而保证高性能和低延迟。
同本增效
利用可观测性技术,通过复用听云 APM 的数据,达成高度的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确保告警结果的准确性,并减少了不必要的计算和存储开销,同时解决业务问题与安全问题,实现同本增效。
敏捷管理
支持云端检测、集群化部署和高可用性,带来极致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推荐阅读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