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连载小说《武林三绝》中的施肩吾是不是谐音“世间无”?其实施肩吾这个人物并非虚构,不但是实有其人,而且还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
众所周知,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其中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烧炼和服食丹药来达到长生甚至成仙的目的。
而炼丹一途又有外丹和内丹之分。外丹起源于先秦的方士,而内丹一词出现的较晚。关于“内丹”这个名词,有学者考据源于东晋时期许逊的《灵剑子·服气诀》,但内丹术的兴起却是在唐代。
道教修士之所以从外丹转修内丹,主要是服食外丹而出现中毒的事情时有发生,虽然有“尸解成仙”的说法作掩护,但“服食金丹,白日飞升”的炼丹术不能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怀疑,致使昌盛多年的外丹术遭到重挫。
到了隋代,罗浮山道士苏元朗提出“性命双修”,“身如炉鼎,心为神室,归神丹于心炼”的内丹理论。
后世道教,称葛洪为代表之炼丹术为“外丹”,而称苏元朗的“以心神为火,以精火为药,以行气为途径的炼丹术为‘内丹’”。
苏元朗倡导修炼人体三宝(即精、气、神)而为“圣胎”之法,倡导“内丹”之说,从此,中国道教分为外丹和内丹两大派。
苏元朗把内丹修炼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筑基,“养生护体,打好鼎基”。
第二初关,“固本守精,炼精化气”,又称“小周天”。因要修炼百日,故又称“百日关”。
第三中关,“炼气化神,三宝合一”。三宝即人体之精、气、神,又称大周天。因须炼约十个月,故又称“十月关”。
第四上关。灵魂出窍,永世长存。大约要修炼九年,故又称九年关。
有资料记载,苏元朗在山中“内视九年,道成,冲举而去”。
苏元朗的“内丹”说,为道教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后世形成庞大的“内丹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入唐之后,内丹派兴起,涌现出一大批内丹修士,这些人对内丹的理论和实践都给予了丰富和发展。
及至唐末五代,正阳真人锺离权与纯阳真人吕洞宾形成了钟吕金丹派(又称钟吕金丹道)。纯阳真人吕洞宾的弟子施肩吾,在承袭钟吕金丹道思想的同时,还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施肩吾字希圣,号华阳子,因此又称施华阳、华阳真人,江西九江人。少年时学佛,后转而学道,博学经史,工于词章。
据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与苗善时《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记载,施肩吾初得一托名晋代道士许逊者授其五种内丹诀及神丹诸方,后再遇吕洞宾传授内炼金液还丹大道,于是隐居西山。道成之日,作诗曰:“重重道气结成神,玉阙金堂逐日新。若记西山学道者,连余即是十三人。”
白玉蟾在跋《施华阳文集》时对钟吕金丹道的传承做了说明:“李真多以太乙刀圭火符之诀传之钟离权,钟离权传之吕洞宾,吕即施之师也。施有上足李文英。昔施君授李一十六字,世罕知者:‘一灵妙有,法界圆通,离种种边,允执厥中’。予偶得之,故并以告胡栖真,使补其遗云。”
华阳子施肩吾的丹道思想上承钟离权、吕洞宾,并有所发挥。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推崇“阳神”生死观和神仙思想。他认为,人的本原为得之道的阳神(又名“法身”),人有了质体就“阴承阳生”,渐渐阴盛阳消而病老衰亡。为免于轮回死亡,就应当修阳仙。
施肩吾对鬼、仙、人做了划分和定义,他说:“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而为鬼也。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脱质而为仙也。”
进而对仙也做了划分,他认为仙分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另外他还认为佛教修行证果为“阴灵之鬼”,“虽曰仙,其实鬼也”。
如今网络上的许多玄幻小说中对仙人的划分,当出自于施肩吾的学说。而武侠小说中屡屡出现的“打通大小周天”的说法则是借鉴了苏元朗的理论。
其二,施肩吾认为“三教中太上为先”,而且指出钟吕金丹道才是仙道正宗,并在“炼形化气”、“炼气成神”、“炼神合道”之前增加一项“炼法入道”,特别强调“得尊师之一言,自知真伪”的重要性。
其三,施肩吾主张“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乎元气”,认为“元气住则神住矣,神住则形住矣。三者住,则命在于我,岂在天耶”;“取真气以炼气,于是乎气中有气,其气生神”,如此可“炼神合道”。
除了提出识道、识法、识人,还提出识时、识物(水火、龙虎、丹药、铅汞、阴阳)等,对抽添、河车、还丹、炼形、朝元、超脱、内观、魔难、证验多所论列,并对“性”、“命”、“心”、“魂”、“魄”、“精”、“神”、“灵”、“道”诸范畴作了诠释。
总而言之,施肩吾对钟吕金丹道的思想做了重要的发展,是道教内丹派上的重要人物。
另外,唐代也有一位叫做施肩吾的道士,常有人将这两个人弄混,其实二者并非同一人。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道教》
《玄门探珠》
《罗浮山道教史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