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在教育孩子这事上绝对已经next level。
女儿张姩菡参加节目,有个环节是能和最想念的人通话五分钟,她拨给爸爸。
视频接通后,小女孩兴奋地讲个不停,不断分享旅行中有趣的事。
张雪峰一直眼含笑意,认真听女儿唠叨那些琐碎的小事,然后见缝插针地给予回应。
他会牢牢抓住女儿的兴趣点,比如张姩菡重复了两次的一个小小的绳结打法。
话音刚落,他立刻求教:“哇,爸爸都不会,你记好了要回来教我啊。”
“不过爸爸全忘了。”
那一瞬间,张姩菡被逗笑得合不拢嘴,重燃热情。
调节完孩子的状态,他跟着解释:
“因为爸爸觉得你没问题,你很棒,你没问题的,爸爸对你是充满了自信。”
紧接着及时传达了妈妈的叮嘱:
“妈妈嘱咐我让你照顾好自己,多照顾好别的小朋友,然后你这些经历回来以后,再跟爸爸妈妈分享。”
然后再次回应女儿的分享:
“你记着把那个结学会,回来教爸爸打结。
你很棒,爸爸对你十分有自信!”
最后重复了两遍:
“享受这个过程,女儿,享受这个过程。”
这段对话,堪称亲子沟通教科书级的示范。
一,认真倾听,及时回应,尤其是回应在点子上;
二,察言观色,绝不打击孩子情绪,不做扫兴的父母;
三,让孩子在积极、正向的情绪中倾听妈妈的嘱托,而不是为了完成妻子的任务,一顿无情输出,把妈妈的好意变成一盆冷水。
挂电话前,还不忘再告诉女儿,尽情观世界,看路,也要感受路。
在一众“我赚钱养家,娃丢给妈妈”的中国式父亲做派里,把钱给女儿赚够了,还能这么用心、细致入微地和孩子沟通的张雪峰,实属难得。
果然,能打败张雪峰的,只有张雪峰。
把“你真棒”当逗号用的张雪峰,让我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父母学不会鼓励和赞美呢?
小时候课本里写,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书里,举了一个又一个被美言蒙蔽,或亡国,或毁己的故事。
长大后,也没能从父母嘴里听到几句夸奖的话。
倒是打击、扫兴和否定,张口就来。
成绩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就不提了,要命的是多维度无差别攻击。
印象最深的,是一网友到罗马看球,顺便去威尼斯玩。
在船上,遇到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
她一脸慈祥地看着俩孩子,两个孩子也懂事,虽然兴奋,但没影响别人,看着窗外水景很开心。
等船停了,那位妈妈说了一句:搬了新家用大电视打游戏,他妈走过来,网友说:快看,妈妈,大电视就是好啊。
他妈来了一句:“大电视费电。”
一方面怕把电视打坏了,另一方面还觉得,你打游戏,你这个人也坏了。
还有个女孩,食物中毒了,她妈怪她平时就知道吃垃圾食品,不吃大米饭白粥。
脚崴了,说她平时就知道躺着看手机。
老板叫她用PS做一个广告海报,这不是她分内的活,她发朋友圈吐槽被妈妈看见,她妈又唠叨她嘴巴不甜不知道巴结老板。
总结下来,就是你和他们相处的神奇之处,就在于:
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
和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
这些父母的想法也很神奇,总觉得鼓励就会猖狂,打压才能驯良。
就好比,马儿跑得慢,不是没吃饱,是鞭子抽得不够,得多抽。
马儿跑得快,是鞭子抽得好,更得多抽。
但现实是,打击式教育,只有打击,没有教育。
我讲只小狗的故事。
不是巴普洛夫的狗,而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狗。
他把一只狗关在试验笼里,前几次只要蜂鸣器一响就开始电击,狗疼得原地跳脚。
后来笼子门开着,只要跑出去,狗就能免受痛苦。
你猜,狗跑了吗?
原本,马丁是想测试恐惧是如何强化适应行为的,他期望狗能跑出去,逃避电击。
然而,事与愿违。
狗狗们只是消极地坐在通电的地板上,动也不动。
马丁的实验记录原文是这么写的:而后,一个对现代心理学产生重大影响的词出现了:习得性无助。
即对后天所受到的非预期内的挫折太多,且没办法磨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慢慢丧失抵抗。
绝大多数父母的本意是好的,想通过打击式教育让孩子感受挫折,变成一种激将法,想激起孩子的斗志,然后成为一匹闪耀的黑马。
才会有“不打不成器”,“打是亲骂是爱”这样的说法。
然而往往,只能激起孩子的痛苦。
因为奉行这种教育理念的父母想法太简单粗暴,完全没考虑到用什么力度打击,什么时候需要打击,用什么方式打击。
他们以为夸几句就会被宠坏,然后在那里死骂。
这种成长环境下的小孩,像极了生生忍受电击却不愿逃走的小动物。
他们会逐渐丧失自我,生活和内心充满矛盾,自卑而敏感。
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一旦说出来就会被不断地奚落,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
有个笑话,说警察劝阻跳楼:“想想你的父母!”本来还在犹豫的年轻人听到一愣,坚定地跳了下去。
多少人看后咧嘴笑完,心里漫起道不尽的苦涩。
老实说,夸一句孩子,很难吗?
“你真棒”,“我为你骄傲”,“你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小孩”,这些话,讲出来用不到三秒钟,不难。
难的是做父母的,放不下所谓的“父母权威和面子”。
有个视频,挺触动人。
女儿问爸爸,送了那么多次外卖,有没有自己想吃的。
她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在面包店等餐的时候,看到蛋糕小小的,做得很漂亮,很香,不知道吃起来味道怎么样。
父女俩去了家很漂亮的甜品店,她爸爸像探店达人一样,举着手机对着蛋糕左拍右拍。
喝饮料时,他小心翼翼地扶着玻璃杯,喝了一口饮料。
拿着小叉,挖了一角草莓蛋糕,像个孩子一样说了句:
“没有吃过,真的,好吃。”
女孩说,爸爸很爱吃甜食,但蛋糕对他来说太奢侈。
他最常买的就是西瓜,一块多一斤,每次买半个就特别满足。
这是她爸爸52年来,人生第一次去甜品店吃甜品。
席间,女儿拿着手机和爸爸同框,问“你觉得我长得像你还是像我妈?”
她爸爸说:“肯定是像我。”
女儿开玩笑玩梗:“尊嘟假嘟?”
爸爸也十分配合:“哈哈哈哈,尊嘟!”
女儿又问:“我漂亮吗?”
爸爸毫不犹豫点头:“漂亮,太漂亮了!”
女儿打趣:“你说我漂亮别人不同意,别人不觉得我漂亮。”
爸爸说:“不可能,这么漂亮,还不漂亮?在我眼里已经是最漂亮的,真的是最漂亮的。”
简简单单的日常记录,却让很多人泪目了。
“我跟我爸呆一个空间都尴尬,她能跟爸爸一起吃甜点。”
“我一直以为是我不够好,长大才知道,是我爸爸没人家爸爸好。”
“你爸爸在这个视频里说过的每一句赞美你的话,我出生了21年没有听到过一句。”
还有件小事。
一家三口自驾游,高速路上,男孩突发奇想,想吃超扁超扁的小面包,让爸爸用车压一下。
爸爸二话不说拐进服务区,妈妈帮忙摆整齐,车子发动,对准小面包前后轧了两轱辘。
达利园,爆改达利扁。
视频里,妈妈在一旁笑得好开心:“儿子!够不够扁!”
儿子捡起来后,爸爸“嗖”地抢走一个,尝起味道。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只有达利园一觉睡醒天塌了,研究了一辈子香甜松软的小面包,结果“啪唧”被压扁了,只得连夜修改广告词“压扁更好吃”。
以及无数个得了红眼病的网友无声哭诉:
“要是我爸妈,会给我两巴掌然后骂:我看你长得像压扁的面包。”
所谓教育,是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不是想办法让孩子听话。
熟练使用打击、扫兴、贬低技能,并不会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期许的模样。
在批评,否定和差评中长大的孩子,也会用批评、否定和差评回击整个世界。
相反,聆听、赞许和鼓励,才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
浪潮写过一句话,好形象。
“阳光总在风雨后,也不意味着为了看点彩虹,需要三天两头人工降雨。”
我们淋过雨,现在可以为孩子撑把伞了。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