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也能“改变”肠道!研究表明:酒精引发肠道微生物重组,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学术   2025-01-01 17:30   上海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CVD)仍然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在现代心血管疾病的共病管理上取得了进展,但像酒精消费这样的可调节风险因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最近,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科研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lcohol-induced gut microbial reorganization and associated overproduction of phenylacetylglutamine promo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探讨了酒精消费如何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对心血管疾病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患有酒精使用障碍的个体体内,一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肠源代谢产物——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的水平显著升高,通过对小鼠模型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揭示了酒精引起的肠道菌群重组直接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的机制。



01



研究背景



这项研究探讨了酒精如何通过肠道微生物代谢物(GMM)影响心血管疾病(CVD)的机制。研究发现,患有酒精使用障碍的个体体内循环的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水平升高,这是一种已知与CVD相关的GMM。在小鼠模型中,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物的重组、PAGln水平的升高以及心血管病理生理的存在。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实验,研究展示了PAGln产生和CVD表型的可传递性。即使不接触酒精,通过药理学方法增加PAGln也会直接引发心脏和血管功能障碍。PAGln引起的心肌细胞超收缩和钙循环的改变,提供了不当放松的证据,这与体内观察到的填充压力升高相对应。此外,PAGln通过诱导氧化应激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研究揭示了酒精引起的微生物重组和随之而来的GMM升高,特别是PAGln,直接导致了CVD。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尽管对现代CVD共病的管理有所改善,但酒精消费等可改变的风险因素的贡献仍在不断争论中。最近的研究表明,酒精消费的所谓益处实际上是由于许多先前临床研究中未考虑的有利生活方式因素。数据显示,无论每周消费量如何,酒精与CVD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早期报告指出,危险的酒精使用预示着未来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表现。小鼠的慢性酒精模型将酒精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联系起来,这些都是CVD的公认贡献者。然而,这些酒精的直接细胞后果无法解释那些过量饮酒者心血管发病率增加的总风险。酒精相关的器官损伤传统上与肝脏疾病有关,并伴随着肠道稳态的破坏,包括微生物重组和肠道通透性的增加。肠道微生物群产生大量信号代谢物,改变宿主细胞稳态和器官功能。

02



研究发现



1.  酒精引起的肠道微生物重组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发现,酒精使用障碍患者体内循环的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水平显著升高,这是一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在小鼠模型中,酒精摄入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的重组,PAGln水平升高,并出现心血管病理生理现象。通过粪便微生物移植实验,研究表明这种PAGln的产生和心血管疾病表型是可传递的。此外,独立于酒精暴露,药理学上增加PAGln水平会直接引发心脏和血管功能障碍。

2.  PAGln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影响:PAGln能够引起心肌细胞的过度收缩和钙循环的改变,导致心肌舒张不良,与体内观察到的心室充盈压力升高相对应。此外,PAGln直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通过氧化应激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这些结果表明,酒精引起的微生物重组和随之而来的PAGln升高直接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酒精使用障碍与循环中PAGln水平升高有关,这种代谢物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小鼠实验,证实了酒精摄入导致的肠道微生物重组和PAGln水平升高会引发心血管病理生理变化。粪便微生物移植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种代谢物的产生和心血管疾病表型的可传递性。此外,PAGln通过诱导心肌细胞的过度收缩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直接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这些发现揭示了酒精引起的微生物重组和PAGln升高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直接贡献。

03



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酒精使用障碍患者血液中的PAGln水平显著升高。这提示长期过量饮酒可能通过提高PAGln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PAGln不仅在动物模型中与心血管功能障碍相关,还在体外实验中表现出直接影响心肌细胞收缩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能力。PAGln导致心肌细胞的超收缩性和钙循环异常,这与心脏舒张不良有关。血管内皮细胞暴露于PAGln后出现氧化应激和功能障碍。酒精诱导的肠道微生物重组可以通过增加PAGln的生成,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障碍。这表明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可能是预防或缓解酒精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策略。研究中使用的益生菌补充(如Lactobacillus和Bifidobacterium菌株组合)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有害影响。这提示益生菌有可能作为一种干预手段,改善酒精引起的肠道和心血管健康问题。总体而言,这项研究强调了酒精消费对肠道微生物组和心血管健康的复杂影响,并为未来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更好地理解这些机制,临床上可以开发出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以减少酒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04



实验策略



论文探讨了酒精引起的肠道微生物重组以及相关的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过度生成如何促进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研究旨在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GMM)在酒精介导的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1.实验模型的选择:研究使用了小鼠模型,包括“慢性-急性”酒精模型(BoCA)来模拟酒精使用障碍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并评估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贡献。
2.人类参与者研究:分析了重度饮酒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样本,通过LC-MS/MS技术测定循环代谢物水平,特别关注PAGln的变化。
3.微生物组分析: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小鼠盲肠内容物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组成变化,以评估酒精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 粪菌移植实验(FMT):将来自酒精处理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移植到未经过酒精处理的小鼠体内,以验证酒精诱导的微生物重组是否足以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
5. PAGln直接注射实验:通过体内直接注射PAGln,评估其对心肌细胞和血管功能的直接影响,以确定PAGln本身是否足以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
6. 心血管功能评估:采用超声心动图、侵入性血流动力学测量和离体血管反应性测试等多种方法,全面评估心脏和血管功能。
7. 细胞水平研究:在体外使用初级心肌细胞和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研究PAGln对心肌收缩性、钙处理和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
8. 生化和分子分析:测定各组中抗氧化能力、细胞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标志物,以探索PAGln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机制。

05



数据解读



图1:酒精使用障碍患者的PAGln水平


Figure 1 旨在研究酒精使用障碍患者中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自我报告的AUDIT-C评分之间的关系。

A. 为了比较健康对照组(HC)和重度饮酒者(HD)血清中PAGln的水平,作者对两组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重度饮酒者的PAGl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B. 为了探讨PAGln水平与自我报告的AUDIT-C评分之间的关系,作者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Gln水平与AUDIT-C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展示了最佳拟合线及95%置信区间。

C, D. 为了进一步分析性别对PAGln水平的影响,作者分别测量了男性(蓝色)和女性(粉色)健康对照组和重度饮酒者的血清PAGln水平。结果表明,无论性别如何,重度饮酒者的PAGln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图2:酒精相关的器官损伤和心血管功能障碍


Figure 2 展示了酒精摄入对小鼠心血管系统及其他器官的影响,采用了20天的暴饮-慢性酒精(BoCA)模型进行实验。

A. 实验设计中,作者使用了小鼠20天暴饮-慢性酒精(BoCA)模型,分为三组:配对喂养组(PF,绿色)、酒精喂养组(AF,红色)和酒精喂养加益生菌L3B2组(AF + P,蓝色)。 

B-D. 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左心室内径舒张期(LVI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心脏功能显著下降,而益生菌组有所改善。 

E. 系统性侵入性血流动力学实验测量了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血压显著升高,而益生菌组有所降低。 

F. 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压力升高,而益生菌组有所改善。 

G. 通过Masson三色染色定量分析心肌纤维化,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纤维化程度增加,而益生菌组有所减轻。 

H. Masson三色染色的心肌组织代表性显微图显示了纤维化的程度。 

I, J. 评估主动脉对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SNP)的血管舒张反应,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而益生菌组有所改善。

K-M. 测量血浆、心脏和肝脏中的亚硝酸盐水平,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亚硝酸盐水平显著降低,而益生菌组有所恢复。 

N. 测量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以配对喂养组为对照,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而益生菌组有所降低。 

O. 心脏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显微图显示,酒精喂养组的VCAM-1表达增加,而益生菌组有所减少。 

P. 定量分析心脏VCAM-1阳性血管的比例,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比例增加,而益生菌组有所降低。

Q. 肝脏VCAM-1的显微图显示,酒精喂养组的VCAM-1表达增加,而益生菌组有所减少。 

R. 定量分析肝脏VCAM-1阳性血管的比例,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比例增加,而益生菌组有所降低。

结论:酒精摄入会导致小鼠心血管功能障碍和器官损伤,而益生菌L3B2的补充能够部分改善这些损伤。


图3:酒精摄入通过微生物群落重组、肠道渗漏和改变肠道免疫破坏肠道稳态

Figure 3 研究了研究了酒精摄入对肠道微生物群落、肠道屏障完整性和肠道免疫的影响。

A. 通过观察、ACE和Shannon指数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结果显示,酒精摄入组(AF)与对照组(PF)和酒精摄入加益生菌组(AF + P)相比,α多样性显著降低。 

B. 使用非加权UniFrac β多样性分析了PF、AF和AF + P组的β多样性。结果表明,酒精摄入导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 

C. 通过分析Firmicutes/Bacteriodetes比率,发现酒精摄入组的比率显著增加,表明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D. 通过分析Firmicutes和Bacteriodetes的相对丰度,发现酒精摄入组中Firmicutes的丰度增加,而Bacteriodetes的丰度减少。 

E. 通过分析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发现酒精摄入组中Proteobacteria的丰度显著增加。 

F. 通过柱状图分析前20个属的相对丰度,结果显示PF、AF和AF + P组之间的显著差异。 

G, H.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紧密连接蛋白1(ZO-1)、Claudin-1和Occludins的表达,发现酒精摄入组中这些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表明肠道屏障功能受损。 

I. 通过测定血浆中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水平,发现酒精摄入组中iFAB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肠道屏障功能受损。 

J. 通过测定粪便中免疫球蛋白A(IgA)的水平,发现酒精摄入组中IgA水平显著降低,表明肠道免疫功能受损。

K. 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βDefensin-3、βDefensin-4和Reg-3r的mRNA相对表达量,发现酒精摄入组中这些抗菌肽的表达显著降低。 

L. 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菌细胞损伤和死亡,结果显示酒精摄入组中细菌细胞损伤和死亡的比例显著增加。 

M. 通过DiBAC4染色分析细菌细胞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酒精摄入组中阳性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 

N. 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分析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结果显示酒精摄入组中阳性细胞的比例显著增加。

结论:酒精摄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肠道屏障功能和削弱肠道免疫,导致肠道稳态的破坏。益生菌的补充能够部分缓解这些影响。


图4:提高的PAGln与心脏和血管病理生理相关


Figure 4 探讨了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在心脏和血管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及其与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的关系。

A. 图示展示了苯丙氨酸在肠道和宿主中的代谢过程,生成苯乙酰甘氨酸(PAGly)或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其中,橙色表示微生物介导的代谢,黑色表示宿主介导的代谢。此图部分由BioRender创建。 

B-D. 通过LC-MS/MS测量了血浆中苯乙酸(PAA)、PAGly和PAGln的水平。实验包括三组小鼠:对照组(PF,绿色)、酒精喂养组(AF,红色)和酒精喂养加益生菌L3B2组(AF + P,蓝色)。数据以箱线图和散点图形式展示,显著性(p<0.05)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和Dunn多重比较检验确定。结果显示,酒精喂养组的PAGln水平显著升高,而添加益生菌后PAGln水平有所降低。 

E. 研究了Staphylococcus和Lactobacillus的平均相对丰度、血浆PAGln和亚硝酸盐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或乙酰胆碱(ACh)最大舒张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PAGln水平与心脏和血管功能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

结论:PAGln的升高与心脏和血管病理生理变化相关,且其水平受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添加益生菌可能有助于降低PAGln水平,从而改善心血管健康。


图5:酒精相关的PAGln生成和心血管功能障碍是可传递的特征

Figure 5 探讨了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模型,酒精相关的PAGln生成和心血管功能障碍是否可以传递。

A. 实验设计包括两组处理队列:对照组为配对喂养组(PF-FMT,灰色),实验组为酒精喂养组(AF-FMT,蓝色)。实验设计图由BioRender创建。 

B-D. 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左心室内径舒张期(LVI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AF-FMT组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与PF-FMT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E. 系统性侵入性血流动力学测量显示,AF-FMT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PF-FMT组。 

F.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在AF-FMT组中显著升高。 

G, H. 通过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SNP)诱导的主动脉血管舒张实验,AF-FMT组的血管舒张反应显著低于PF-FMT组。 

I-K. 测量了血浆、心脏和肝脏中的亚硝酸盐水平,结果显示AF-FMT组的亚硝酸盐水平显著低于PF-FMT组。 

L. 通过LC-MS/MS测量血浆中的PAGln水平,结果显示AF-FMT组的PAGln水平显著高于PF-FMT组。 

M. 通过LC-MS/MS测量心脏中的PAGln水平,结果显示AF-FMT组的PAGln水平显著高于PF-FMT组。 

结论:酒精相关的PAGln生成和心血管功能障碍可以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传递,提示微生物群在酒精诱导的心血管病理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图6:PAGln足以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

Figure 6 探讨了PAGln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通过药理学手段增加PAGln水平,观察其对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A. 实验设计中,作者通过药理学手段增加PAGln水平,设置了两组处理组:对照组(vehicle,橙色)和实验组(PAGln,50 mg/kg,每日两次,腹腔注射,紫色),以研究PAGln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B-F. 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左心室内径舒张期(LVI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PAGln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G, H. 通过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SNP)诱导的主动脉血管舒张实验,结果显示PAGln处理组的血管舒张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PAGln影响血管功能。 

I-K. 测量血浆、心脏和肝脏中的亚硝酸盐水平,结果显示PAGln处理组的亚硝酸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L, M. 通过LC-MS/MS测量血浆和心脏中的PAGln水平,结果显示PAGln处理组的PAGl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PAGln的增加足以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包括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血压的变化以及血管舒张功能的减弱。


图7:PAGln诱导心肌细胞的过度收缩性和钙处理的改变

Figure 7 研究了PAGln对心肌细胞收缩性和钙处理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心肌细胞的肌节长度和钙瞬变的变化。

A. 实验设计示意图展示了在不同条件下(基线、异丙肾上腺素±卡维地洛、PAGln±卡维地洛)分离和测量心肌细胞肌节长度和钙瞬变的实验方案。 

B. 代表性的场刺激追踪显示了基线和暴露于异丙肾上腺素或PAGln±卡维地洛的情况。 

C. 肌节的分数缩短以基线的百分比变化表示,结果显示PAGln处理组的缩短幅度增加。 

D, E. 离开和返回速度,即长度变化相对于时间的变化,显示了PAGln处理组的速度变化。 

F. 代表性的钙瞬变在基线和暴露于异丙肾上腺素±卡维地洛或PAGln±卡维地洛的场刺激下的情况。 

G. 各条件下的基线细胞内舒张期钙水平,显示PAGln处理组的钙水平升高。 

H. 各条件下的峰值细胞内钙瞬变,结果表明PAGln处理组的峰值钙瞬变增加。

I. Tau,即瞬变衰减率,在基线和暴露于PAGln后的情况,显示PAGln处理组的衰减率减慢。 

J, K. 在PAGln、异丙肾上腺素、卡维地洛或其组合处理后,分离的心肌细胞裂解物中磷脂酸(PLN)总量和在丝氨酸16(S16)处的磷酸化(p)水平,结果显示PAGln处理组的PLN磷酸化水平增加。 

结论:PAGln能够诱导心肌细胞的过度收缩性和钙处理的改变,表现为肌节缩短增加、钙瞬变峰值升高和瞬变衰减率减慢。


图8:PAGln通过增加活性氧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诱导内皮细胞激活

Figure 8 研究了PAGln对内皮细胞激活及其功能障碍的影响,重点在于活性氧的增加。

A–E. 为了研究PAGln对内皮细胞激活的影响,作者测量了不同浓度PAGln处理(10, 20, 100 μM)下内皮细胞激活标志物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AGln处理组的TEK酪氨酸激酶(Tie2)、白介素6(Il6)、细胞间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和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Icam1, Vcam1, Elam1)、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和一氧化氮合酶3(Nos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数据以箱线图和独立测量点图形式呈现,统计学显著性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和Dunn多重比较检验确定。

F. 通过相差显微镜结合荧光叠加,观察了HCAECs在对照和PAGln(100 μM)处理下的活性氧传感器的荧光信号。结果表明,PAGln处理组的GFP荧光信号显著增加,表明活性氧水平升高。数据通过独立生物重复实验获得,并以均值±标准误差表示。 

G, H. 通过免疫印迹分析了在不同时间点PAGln处理和对照处理的HCAECs中白介素-1B、白介素-18、过氧化氢酶-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结果显示,PAGln处理组的这些蛋白的相对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数据以均值±标准误差表示,统计学显著性通过双尾学生t检验确定。 

I, J. 通过划痕实验观察了PAGln对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PAGln处理24小时和48小时预处理的组在损伤后12小时和24小时的愈合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以均值±标准误差表示,线性回归分析用于比较各组间的斜率,统计学显著性通过斜率间的比较确定。 

结论:PAGln通过增加活性氧水平,诱导内皮细胞激活并导致内皮功能障碍。


图9:酒精诱导的微生物重组及相关苯乙酰谷氨酰胺生成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示意图

Figure 9 总结了酒精消费如何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和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的生成,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机制

06



主要结论



这项研究揭示了酒精导致的肠道微生物重组以及由此产生的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的过度产生,直接促进了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研究发现,在酒精使用障碍患者中,循环中的PAGln水平显著升高,并与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相关。在小鼠模型中,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物重组、PAGln水平升高以及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的存在。此外,研究显示,即使不接触酒精,通过药物增加PAGln水平也会引发心脏和血管功能障碍,表明PAGln是CVD的直接贡献者。

07



讨论总结



酒精消费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进一步支持了酒精与肠道菌群失调、酒精与心血管疾病以及升高的PAGln与心血管相关疾病之间的关联。研究首次提供了证据,表明在酒精使用障碍患者中,PAGln水平升高。通过小鼠模型,研究证实了酒精引起的肠道微生物重组足以引起PAGln水平的升高和心血管功能障碍。此外,PAGln被证明能够引发心肌细胞的异常收缩性和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导致心血管病理生理效应。这些发现为开发基于肠道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酒精相关心血管损伤提供了潜在的策略。

END

解螺旋
解螺旋——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医生做科研就像减肥,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过程却无比痛苦。我们通过解构科研规律、归纳文章套路,授医生以渔,令你成为一位懂科研的临床医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