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积极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同向协同作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政策、理论和知识融入思政课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目前已开设《中国文学经典与中国精神》《中国民俗文化》《瑶族长鼓舞》等6门选修课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贯通,织密团结向党“同心圆”,有效促进了知情意行有机统一。
2016年,长鼓之声在中南大学的教室中打响。在长鼓舞公共选修课课堂上,这个古老的传统文化不再高深莫测。来自不同民族、省份和专业的同学们,在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示范下,拿起长鼓翩翩起舞。团队还创编了瑶族长鼓舞广播操《舞动鼓韵》,让大家亲身感受长鼓文化的魅力。操场上,长鼓鼓声阵阵,同学们倾情舞动着手中的红黑长鼓,跟随着广播体操的口令声尽情舒展舞姿。“常拧深蹲、粗犷勇猛、奔放刚强”,一个个舞蹈动作尽力舒展,改编为健身操后的长鼓舞在同学们身上迸发出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瑶族歌曲以清新、活泼、磅礴、豪迈、婉转为特色,常常用独特的边调、韵律和悦耳的旋律传达瑶族人民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表达。例如,《瑶族舞曲》是一首著名的管弦乐作品,这首曲子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
瑶族舞蹈则以轻盈、舒展、韵律感和舞蹈动作的优美风格而著称,内容多以瑶族人民的生活、劳作和爱情为题材,舞姿更是充满了朝气和活力。瑶族舞蹈以长鼓舞为典型代表,通常由鼓手边舞边击,动作刚健。瑶族舞蹈还有很多形式,如金锣舞、猴鼓舞、藤拐舞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颇具独特的民族风韵和艺术效果。
瑶族的器乐也是瑶族歌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种类繁多,包括竹笛、铜鼓、排箫、唢呐等。这些器乐在瑶族的歌舞表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歌舞增添了生动活泼的色彩。
瑶族歌舞作为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瑶族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变迁,瑶族歌舞也面临着歌舞传承人缺失的挑战。作为时代的参与者,保护非遗文化,“中南”在行动,“中南人”更在行动,我校师生把长鼓“请”出深山,“请”进校园,从“感知”到“体验”,从“传承”到“创新”,中南大学瑶族长鼓舞以精彩震撼的舞台剧、绚丽夺目的长鼓、设计精良的文创产品、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不断深入打造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沉浸式”体验。
立足广袤中华大地,根植于千年传统文化,让我们共同携手,为非遗的新生注入新的活力。愿每个人都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护者,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让我们共同筑梦,传承千年文化,共创美好明天!
END
|相关阅读|
文化传承 | 华冠璀璨映古今,帽檐翩跹舞风情
文化传承 | 装饰在“我“的身上 是精雕细琢的文化结晶
文化传承 | 123我们牵着手,跳进竹竿舞的节奏
来源|中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民族学生事务办公室
文案|叶丽娜
编辑|蔡雪芹 加依达勒 谢淼 李晨婕
图片|56度中南 中南大学瑶族长鼓舞传承基地
一审|阿依江 哈纳提 李卉淼
二审|胡慧楠
三审|黄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