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设计学(原艺术学)
历史最高
433分经验贴来啦
@枫远考研
大家好,我是瓜瓜同学,今年是二战考研。
报考专业:同济设计学
分数情况:
总分433分
专业一134分
专业二141分,
政治73分
英语(一)85分
很高兴可以在枫远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备考经验!
考研概况
我高中选考以文科为主,英语基础较好,大一四六级考过后便没有认真学过英语,所以英语基础有一点但不多。本科就读于浙江省内的双非一本,专业与传媒相关,算是三跨考研。在结合院校特色、所处城市以及招生人数后选择报考同济。
我在去年的初试中总分400分,因英语没有达到复试线而无奈止步,在确定自己只想读同济、不甘心而愿意再付出一年努力且家人支持的前提下选择二战。
如果有学弟学妹想要二战,建议大家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再做打算,二战的大部分时间在毕业之后进行,备考环境、心态等各方面都有着变数。
在两年的备考中,我都报名了枫远的全程班,个人非常推荐。
枫远作为艺术类考研机构是专业且成熟的,同济班内上课的几位学姐极负责有耐心,具有充分的学术素养和知识积累。
她们对于备考期间的学习规划相当全面细致,在每一次的日常交流、作业批改与模拟考中给予我非常多鼓励和帮助,可以说专业课跟着枫远稳稳地很安心~
当然,修行还得看个人,自身的充分练习与积累也至关重要。尤其在公共课层面也不能落下,同济大学作为一所985、211院校,所需的是综合型人才。大家可以按阶段、月、周做规划并及时复盘,从而更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更好地安排之后的学习。
备考经验
专业课方面
专业课可分为艺术类、设计类与文化产业类三大板块。
总体来看,专业一更多考查艺术概论、设计概论,专业二侧重于艺术批评、艺术史以及文化产业。去年是第一年改革,所以设计类的题目只出现在专业一中,题目也较为基础,但往后的考试中或会有变化,还是要关注每年的考试大纲。
同济的出题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上较为灵活,建议大家尽可能地在内容、题型上多做准备。
全程班前期是艺术史、美学史的教学,暑期开始艺术概论、文化产业、设计学的教学。
对我而言,在全程班开课初期报名可以更早进入学习氛围,而艺术史、美学史上丰富的课程内容比自学更加专业、全面,所以我在第一年了解到枫远、和学姐沟通后选择了5月报班学习。而在毕业季的繁忙和第一年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后,第二年于7月开始跟班学习。
(一) 艺术类知识备考
在艺术类方面,学姐的讲解易懂且在宽度、广度上足够充分,以全程班学生的角度来说跟着学姐过一遍基础班、冲刺班是能清楚了解考试的范围和内容的。而在自己的备考中,一方面,要在阅读基础书目后再听课,不然可能会出现跟不上课程的情况;
另一方面,课后的复习整理非常重要,听完课并不代表掌握,只有及时回顾才能对知识印象更深,也会在学完基础知识后总体复习时更快速地背诵记忆。
艺术类知识分为概论、史论、艺术批评三类。
首先,在艺术概论方面,虽然同济给出的参考书目只有王宏建版本的艺术概论,但要想取得高分,还是需要阅读多个版本的概论类书籍,不同的版本有着不同的侧重,可以互相补充形成更为完善的知识框架。
其次,在艺术史、美学理论方面,这些内容都是作为写题时的素材,不必紧抠细节,可以相对侧重于西方现当代艺术史及美学史的把握。面对较难理解的理论,可以结合b站/学习通/讲座上的视频讲解进行理解。
最后,在艺术批评层面,更依赖于平时的阅读积累,在选择三至四种常见批评理论后结合具体案例记忆,可以多参考媒体平台上对于艺术事件的评价,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论述体系。
推荐书目: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导论》(邹跃进)
《艺术概论》(陈岸瑛)
《艺术学概论》(马工程)
《艺术概论》(张伟,宋伟)
《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
《美的历程》《艺术的故事》
《西方美学史纲》《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现代艺术150年》
推荐公众号:
artnet资讯,Hi艺术,N视觉,那特艺术,雅昌艺术网,艺术学编辑研究部,艺见集,艺术—小说
(二) 设计类知识备考
设计类内容是去年新增板块,由于备考时间有限,我在对《设计学概论》和《世界现代设计史》进行简单阅读和框架提炼后,便跟着学姐的课程进行重点内容的记忆。
设计史是艺术史的一大分支,许多设计史和设计概论的内容可以结合艺术史和艺术概论进行理解掌握,在写题时也可结合艺术类题目出题模式练习(如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引申至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艺术的学科发展引申至涉及的学科发展等)。此外,需重点关注西方现当代的设计史和设计批评,积累经典案例。
(三) 文化产业类知识备考
在文化产业知识的学习上,基础知识集中于赫斯蒙德夫的《文化产业》以及向勇的《文化产业导论》两本书中,相对而言后者会容易理解,可以在看完后者的基础上再将前者作为补充阅读,同时注意东西方学者对于相同内容不同的阐释角度。学姐对于文化产业基础知识的讲解是很细致的,也更具系统性,可以在听完每一节课后再阅读书上相应内容。
与此同时,同济近年来对于文化产业的考查从基础知识过渡至数字化、智能化的文化产业新发展,所以在备考时既需掌握基础内容,又须关注学院、导师的研究方向。当然,与此相关的内容在课程中均会有所涉及。
推荐公众号:
伏羲云,清华大学文化创意评论,文化产业参考,文化上市公司,文产实验室,文化产业评论,文化产业观察
最后,在近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历程中,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分别是框架、贯通、积累与沟通。
框 架
框架思维是非常关键的,不论在学习、背诵亦或练习中都很重要。学习时可以通过框架掌握知识的整体脉络,把握史论的发展历程,利用框架把细碎的知识组织地更有逻辑性;
背诵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框架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在经过几轮的框架背诵后甚至可以在看到前几级框架后回忆起其后琐碎的知识点;
而在写题时,先搭建好框架之“骨”,再填充知识、案例的“血肉”,会让自已的文章更具条理性,降低偏题概率的同时助于后期的背题。
(思维导图是管理自己记忆的方式)
贯 通
贯通体现在四个方面上,其一,面对不同的题型要灵活备考。不同的题型分值不同,考场上分配的时间、所写的详细程度也不同。名词解释的字数在150-300之间;简答题体量在600-800左右,以解释清楚概念为主,不必过多延伸;论述题字数可控制在1400-1700之间。
其二,要关注专业领域内的热点事件,尝试着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拆解,而这也是锻炼自己的答题思维。我一般每天都会看1-2篇公众号上感兴趣的专业相关推文,以此积累案例或是拓宽思路。
其三,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学习。9月份之前都是知识输入及大框架背诵的阶段,可以在听课之外大量阅读观看书籍、讲座及相关视频,10月前完成一轮背诵、开始大量写题输出,11月前完成二轮背诵并继续写题、开始背题,12月前完成三轮背诵以及继续改题、背题,考前的二十多天重点放在背题、模拟和查漏补缺上。第一轮的背诵可以尽可能地详细,之后的背诵逐步精简,把握重点,抓大放小。
其四,背诵专业课时不局限于框架,如以图像的方式记忆艺术作品,以时间轴的方式把握脉络,以专题的形式积累流派风格、艺术家、案例,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为学习服务。
积 累
积累包括知识语料的积累与写题的积累,知识的积累首先需要大量的阅读,不论是书籍、论文或是视频,没有充分的积累在写题时就会面临“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在备考时可以将知网、维普作为百度,根据学者的解释拓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理论+案例的形式建立专题,形成语料库。同时,同济在近年经常性地考查对于经典理论书籍的看法认识,所以在考前的相关阅读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
站在应试的角度,一切输入都为了输出而准备。全程班在9月前会布置论述题初步引导大家形成答题思维,而在9月之后,自已要有意地大量写题,在不断地练习中巩固框架写题思维、夯实基础知识。
除真题外,也可以关注其他院校往年考查的题目或书本每章节最后的思考题,并最终搭建好自己的题库。之后的改题、背题也是不断锤炼自己的写题水平、提升效率,从而以新颖的观点、学术化的语言、规范化的框架在考场上获得高分。
(一共整理了10w字左右的素材库和题库)
沟 通
备考期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好比于高中时和老师的沟通。在课上下或改题时,只有及时地沟通反馈,学姐们才能或针对共性问题统一解答,或了解你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从而提出更关乎个人的建议。同时,适当地与学姐沟通也有助于缓解备考期间紧张、焦虑的情绪,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公共课方面
(一) 政治
政治是一门后期发力的学科,所以我从暑期开始结合徐涛的强化班以及肖秀荣的1000题,按照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以及新思想的顺序听课、练习选择题,在肖老的带背出来后结合带背翻阅他的小册子,以此熟悉选择题的考点。如果看视频的时间来不及,重点看马原的内容(占比大)。
肖八出来后,每两天完成一套,推荐在订正时跟着b站的大牙考研,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小程序上刷其他老师的模拟卷,这个时段只需关注选择题就好。可以适当参考网上编一些口诀帮助记忆。在每道做错的题目旁标注出对应背诵手册的位置,方便及时回顾。等肖四出来后,在每天小程序刷选择题的同时也是两天完成一套选择题的做与订,并开始背诵大题。当然,在背诵大题时列出框架并用关键词辅助背诵也很有帮助。
(二) 英语
英语分为基础和练习两大模块。建议在具备一定基础后再开始做真题,英语往年的真题足够多,没有必要做模拟卷。
在基础知识层面,包括单词和长难句。
1. 单词
可以尽早开始,背诵量逐渐加大。前期背单词的时长会选择早晚各30-40分钟,后期更多选择在零碎时间刷背单词。我全程是用不背单词无纸化背诵的,选择了红宝书的词库,从7月份开始背单词,到10月初完成了一轮生词的学习,但此时很多词语其实在app遗忘曲线安排的复习中已经背诵多次了,所以之后换了更精简的词汇书,并降低了花在背诵单词上的时间。选择红宝书纸质版也是可以的,词书只是形式,重要的还是背诵的行动。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起码在背诵红宝书里大半词汇后再开始做真题会比较保险,不然阅读正确率低打击自信心不说,还浪费了第一次面对真题的机会。
2. 长难句
因为我语法基础还算可以,所以没有看相关课程或买书,去年备考时我从4月开始跟着田静老师的每日一句开始学习长难句,今年6月开始每天学一至两句,持续至9月。如果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可以看Monkey/唐迟/颉斌斌/田静老师的长难句或语法课程。
在练习模块,分为阅读、作文、新题型、翻译与完形,阅读是重点。今年我在阅读上错了两个,主观题得分在29-30范围内,所以总分比较高。
阅读
阅读我一共做了两轮,在去年刷了三轮,建议大家两轮还是需要做完的。去年听的唐迟老师的课,今年听过几位主流老师的课后感觉Monkey老师的教学和解题方法更适合自己。阅读占比很高,大家一定要多听不同老师的课程后再做决定。
一轮做题时,如果正确率还可以、文章脉络把握清晰,就只需掌握所有词语及长难句;如果正确率低或是正确率高但不理解文章,会在此基础上听课。一轮刷完后,复盘时要重点关注易错的题型与文章类型。二轮做题时,文章的行文思路与出题逻辑要关注,没有掌握的单词和长难句重新记忆,错误的题目想想为什么出错,正确的解题思路或方法是怎么运用进题目中的。此时的正确率不重要,更应关注错误的题目为什么错、正确的题目如何做对。
从近两年的阅读真题来看,考场上一定会出现超纲词汇,但把握全文主旨的前提下还是可以保证一定正确率的。
作文
作文我是跟着王江涛老师的课程学习的,石雷鹏/颉斌斌/Monkey/周思成/潘赟老师的教学风格都不同,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
我对于作文不追求高分,所以在听完王老师的课后背诵了5篇大作文、5篇小作文,整理了小作文模版、万能句型和功能句,结合老师的预测作文和主题词后便去考试了,但建议一战的同学还是要在积累的基础上多练习,小作文要掌握不同类型的基本格式;大作文要学会图画、图表和摘要三种类型的写法,英语一重点关注图画作文、英语二关注图表作文。
考研作文可以多采用长难句和高级词汇,但在运用时要确保自己使用得当,以免弄巧成拙。
(我在10月份整理好了小作文的模版,11月份开始学习大作文+背诵作文)
小三门
新题型正确率高的话不会去听课,有一定解题技巧,在不同老师课上肯定会有所提及。
翻译在第一年听过唐静老师的课程,感觉帮助不大便没有继续。更多还是依赖于之前每日一句的学习、阅读刷题时的掌握以及后期做翻译真题时黄皮书上的解析。
完形推荐易熙人老师的课程,讲得非常细致。近几年的完形难度较低,做题正确率高的话看解析即可,不一定要听课。
(我在10月份后开始除作文外开始练习小三门,每周做完一年份真题)
此外,英语的模拟考也是需要的,建议大家留出近3-4年的真题作为模拟,近几年的试卷参考价值更大。
其他补充
社交
推荐找1-2个研友互相交流,本专业或者其他专业的都可以;可以缩减社交,但不必完全切断,适当与亲友或者机构的学姐交流可以很好地缓解负面情绪。
休息
放松是很有必要的,备考初期我在周末除英语单词等日常任务外不会安排学习任务,后期也保持每周一天的模式休息。至于方式可以选择听歌/运动/美食/补觉等,适合即可。
作息
我在下午和晚上的学习效率更高,所以没有强迫自己早起,前期从9点开始学习,后期提早了半小时。日均学习时长从7小时逐渐延长到11小时,每天会在中午睡20分钟左右。不建议熬夜学习,容易透支身体。
心态
首先,学不完是正常现象,我身边的朋友都会有这个烦恼,不要以学完为目的,而是尽可能地多学一点、多背几遍,多在“黑屋子”里洗几遍“衣服”,这样在最终考场上,你会发现“衣服”比想象中更干净。其次,焦虑的情绪大概率会伴随整个备考阶段,直面令你焦虑的事情、硬着头皮去学,不要去担心“考不上怎么办”,将注意力集中在“我怎么做才能考上”上面。最后,请相信自己的力量,既然选择考研这条路,就坚持到底、尽力做到最好。
纵生如蒲苇,亦当成为一根有韧性和思考力的苇草。祝福大家都能得偿所愿。
相关链接:
其实你也能做到400+——改革后的同济设计学(原艺术学)该如何备考!
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