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 | 忍不住的“数字囤积”,是冬藏么?

时事   2024-12-16 17:03   江苏  

“数字囤积”,这是个新词,也是一面镜子。

手机相册里照片成千上万,即使场景重复、内存告急也一张都舍不得删除;刷到“人生必看片单”“旅行攻略”“健身教程”一键保存到收藏夹,想着以待不时之需,实际上再次打开的几率可能不大;去博物馆里走马观花、按相机快门的手却不停,计划先拍下来“等有空再慢慢研究”……这些现象,被当代网友称为“数字囤积症”,简言之就是过度收集、难以割舍地留存资料、图片、音视频等数字文件。

最近有媒体对此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1001名受访者中,有82%的人认为自己有数字囤积习惯。浏览社交媒体也可以发现,近几年有关“数字仓鼠”“收藏从未停止,行动从未开始”话题讨论十分活跃。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字囤积”已经伴随数字社会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数字囤积”?或许是出于一种满足情感的需要。那些亲友间的照片、社交平台的聊天记录、备忘录中的碎碎念、甚至同一角度的N张自拍……它们是被存储为数据形态的独特“痕迹”,浓缩的是喜怒哀乐的人生记忆。从这个视角看,人们囤的其实不止是信息,而是包括诸多记忆。对于这些内容,即便已被反复保存多次,或是暂时并不需要,多数人仍然不舍删除,就好像删除存档,如同在抹去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

而在信息爆炸且碎片化的今天,“知道信息在哪里”与“知道信息是什么”同样重要。很多人源于一种追求进步的自我驱动意识,选择通过“数字囤积”来让自己开拓视野,从多种渠道集纳信息资源,来帮助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继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还有一部分人的“数字囤积”,通常用来“以防万一”。无论是将感兴趣的电子书籍加入书架,还是网络攻略教程“一键三连”,对于一时半会没有时间去及时消化的信息内容,“码住”收藏变成了习惯动作。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存下来”就代表着未来“我可能会学习它”。所以,不断的转存、收藏中,潜藏着对自己未来的期许,甚至会有种“丰收”的满足,每每想到手机“进驻”了N个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大大小小各种展览,心里就踏实得如同寒冬里把秋衣扎进了秋裤里。

无论是满足情感需要,还是用来提升安全感的“工具性存储”,“数字囤积”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处理信息的方式。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囤积信息几乎不占用物理空间,更不会和生活起居“抢地盘”,最多是为了更大的空间购置些硬盘,或是付费成为网络云盘的“VIP”。

但实事求是说,信息的过度积累并不总是有益的。信息时代人们对电子产品和网络的过度依赖,以及过载的信息和数据给人带来的压力和焦虑,确实需要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就像人们收藏时总是想着“将来用得着”“以防万一”,但要追问“将来”“万一”是什么时候,通常就没有答案了,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已经保存了数量众多且没有必要的重复内容。更为普遍的是,因为没有分类,想用时也找不到需要的信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收藏”变成了无效的积累,并逐渐被“吃灰收藏夹”带来的无力感淹没,甚至产生“内存越满、脑袋越空”的焦虑,只记住了收藏的动作,记不起存储的内容知识。

话说回来,如果“数字囤积”没有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大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和整理习惯来就好。但也有必要意识到,囤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数字资源的囤积并不必然导致知识的积累和自身价值的提升。我们需要通过有效利用,才能将其占有转换为知识拥有。因此,给囤积的信息建立分类分级,定期清理,及时吸收内化,把“未来可能有用的东西”转化为“真正有用的东西”,它们才能更好地成为生活、工作、学习的“助手”,而不是集纳的“负担”。


瞭望评论员 | 见微(胡兰兰)
图片 | 视觉中国 
编辑 | 王君
责编 | 陈月飞
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北京西路瞭望
观察江苏,读懂中国。我们共同记录、讲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