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顺序对了,心就不累了

职场   2024-11-06 21:05   北京  

⚪ 作者:小克老师

⚪ 管理咨询业务合作:17319452996 (微信同手机)/ 84851064


导读

质量,本应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然而很多时候,质量管理却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许多企业在质量管理的道路上常常陷入迷茫与困境,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形的 “笼子” 之中,被无尽的问题包围,难以找到突破的方向。


其实,质量管理有其内在的逻辑与顺序,把顺序理清了,管理自然就顺了。




先有质量观,再说方法论


如今,有很多质量人深陷一个无形的“笼子”中难以自拔。


笼子由“四面墙”,“天花板”和“地板”构成。


“北墙”上写着“定义”,如TQM、QC、 Mil-0-9895等;


“南墙”上写着“系统”,如ISO9001,卓越绩效体系;


“东墙”上写着“工作标准”,强调事情不会永远是对的,所以我们得接受可变的标准,如AQL 或六西格玛;


“西墙”上写着“衡量”,认为衡量质量的方法是指数或基准点;


“天花板”上写着“用户”,认为企业从来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


“地板”上写着“资料”,但只有散乱放着的计划、系统、文章和书籍。





产生这种迷思的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把质量概念局限于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


没有意识到质量的本质就是管理,是理念和领导力的问题,而不是技术活动!


欲要做好品质管理,就要构建“大质量观”,看懂质量的三个层面。


所谓“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物理层面。


例如设施、设备,物品、原料,交通工具等,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都被叫作产品/服务。就品质而言,则直接与产品/服务质量相连。


第二个层面是事理层面。


它包含了各种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做事的流程等等。如果从品质的角度来说,很多公司都把它叫作流程质量。


流程确定了,责任要明确,利益要分配。所谓的QCDS(质量-成本-交付-安全)“平衡”之术,即源于此。


第三个层面是“人理”。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每个人都应该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工作品质。即使有不可控因素,但总有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因素。没有理由,无须借口,只有行动。



而当“大质量观”构建起来时,整个组织的产品/服务品质自然会大大地提升。


先预防,后控制


企业有再好的技术、有再好的商业模式,如果质量做不好,成本下不来,意识上不去,照样会失败。


检验不能产生质量,评估不能产生质量,认证也不能产生质量,唯有预防产生质量。



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当一家公司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预防问题上,就势必会错过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率的竞争机会。


举个例子,在生产同样数量、质量的产品(服务)时,减少浪费相当于少花钱


企业竭力追求的【效益】和【增长】,能事半功倍的,就是来自于削减由于错误和疏忽导致的开支。这个准则可以应用于任何的商业领域。


所以,与其接受悲剧,不如提早预防。作为工作开始之前的审慎活动,预防是最便宜的经营之道。


预防包含四个环节:首先要有一个政策,有了政策之后,制定一个制度,制定制度后确定输出,在整个组织里确定哪些部门是负责输出的,哪些部门是负责过程的,哪些部门是负责验证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闭环的系统。


只有建立正确的系统,从源头抓起,通过转变对待缺陷的态度,无需额外的投入,就可以使现有的资源产生最大的价值。



先抓需求,再抓质量


质量是哲学而不仅仅是方法。如果要理解质量,我们必须运用那些“基本”且不变的概念。


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想要有价值,就必须了解自己的目的及如何实现这些目的。


每个公司或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为“需要”提供解决方法。“需要”就是我们为别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基础。


抓质量就是抓需求,无论行业如何变迁,有一点始终不变——需求是永恒不变的,抓住了客户的需求,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杨钢院长在《质与量的未来》中讲到的新品质观:“围着客户转,需求是关键,创新为满足,成效随需变……”。


克劳士比先生就曾给质量下过定义:Providing solution to needs.


所以,我们不是在设计一盏台灯,而是在设计照明的解决方案;我们不是在设计一款杯子,而是在设计满足解渴的工具。


确定质量就是确定需求。具体需要识别需求、理解需求、挖掘需求、参与需求(与客户、合作伙伴等共同参与确定),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客户感到满意和兴奋。


先利他,再利己


管理的目的是创造有用的和可信赖的组织。管理者的任务是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确定正确的要求,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员工一次做对以满足要求。


质量本质上是利他,质量管理的目的是营造一个能清楚界定所有要求、顺利完成每次业务,并使员工、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关系融洽和睦的公司文化,帮助所有的业务都能成功。



这就要求质量管理者需要从业务型管理者转变为经营型管理者,将管理的焦点从关注产品质量转向关注工作品质和企业经营质量。


作为管理者,必须要站在全局系统的角度,做到“顶天、立地、左右逢源”:


顶天:帮助和推动组织的管理者做出质量承诺。


立地:深入基层,聚焦基层实现质量保证。


左右逢源:左手拉着财务,右手拉着人力资源,获得重要资源,以帮助组织打通“气道”和“血道”。



强化品质领导力,推动整个组织的品质变革。


影响别人、变革企业之前要先改变自己。始终记住人是主体,人是关键,成功的关键在于帮助和影响别人。


在这样的利他文化里,所有日常的业务工作都能正确地完成,而且所有的关系都能获得成功,这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利润的途径。



质量管理,顺序对了,心就不累了。只有厘清顺序,找对方向,质量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成为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end-


『零缺陷管理实战特训营』


零缺陷管理实战特训营【北京站】将于11月14日开班!


●评估组织品质成熟度,识别组织被“质量问题”困扰的根源,对症下药

●修炼过程管理能力,拉通质量链,对齐客户需求,高质量交付

●遵循品质底层逻辑,制定零缺陷推进规划,达成系统变革


从根源解决质量问题,科学制定落地路径,实现上下对齐、左右拉通,提升品质竞争力。欢迎企业组团学习,打造高效能团队,引领组织系统推进零缺陷变革!


往期精选

这才是“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什么是质量管理?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一出问题就罚款,质量哪能这么管


▼点击下方,阅读更多专栏干货文章▼

成为价值整合者

零缺陷学习社群

释放品质生产力

挖掘第三代利润

中高层思想共识

拉通端到端质量链

质量制胜战略落地

关于Crosby

活动预告

关注零缺陷,期待您的“点赞”和“在看”!

质量教育学堂
加入质量教育学堂,质量人终身成长的课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