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红水河,巍巍麒麟山。
拂晓,当第一缕阳光穿云破雾映照在麒麟山之巅,万物睁开了惺忪的双眼。沐浴着晨曦迈上楼馆的台阶,偌大的展厅里,一件件文物在眼前聚焦、变幻,令人目不暇接、心神荡漾。
这里,就是来宾市博物馆。她犹如一个娉婷婉约的深闺少女,以她独特的姿态亭亭玉立于来宾市兴宾区翠屏路东 1 号。她时时刻刻向世人展示她那娇美的身姿和妩媚的容颜,静静地绽放她那无限的生机和魅力。
来宾市地处广西中部珠江水系红水河下游,故有“桂中”之称。先秦时,来宾为百越民族杂居之地。公元前 214 年,秦统一岭南,在今广西设置桂林郡,今来宾市属于桂林郡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在今象州设桂林县,在武宣设中留县。来宾市现辖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县级市),境内分布有壮、汉、瑶、苗、侗等 39 个民族。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来宾市各族先民交往交流交融,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来宾地区的锦绣河山,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盘古文化、麒麟山文化、土司文化、瑶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意义深远。
来宾市博物馆馆藏文物 7000 余件,文物藏品类别包括石器、铜器、铁器、陶瓷器、织绣、竹木雕、书画、古钱币等,以壮、瑶民族民俗文物、土司文物、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物等为馆藏特色。2015 年 5 月 16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至 2024 年 7 月底,来宾市博物馆共举办了 80 多场影响较大的专题展览,90 多场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接待社会各界观众接近 100 万人次,广受社会好评。
漫步各个展厅,纵情观赏文物藏品,寻踪民族历史,感悟古代文明,内心引发无限的遐想,心底涌动由衷的感叹。
来宾市博物馆正门(来宾市博物馆 供图)
一个头骨化石,解锁壮族先祖的历史密码
在“麒麟献瑞”展厅,复制的古人类栩栩如生。赤裸着上半身,长发披散过肩,麒麟山人尽显野性魔力,迸发出磅礴向上的力量,给观赏者带来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一个麒麟山人头盖骨化石,好像在向众人诉说,早在三万六千年前,位于兴宾区桥巩乡合隆村西南面约 500 米处的麒麟山,群山簇拥,峰峦秀丽。壮族先祖“麒麟山人”就在此繁衍生息,敲打出人类文明的火种。
据资料记载,1956 年 1 月 14 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野外调查队专家贾兰坡、吴汝康在兴宾区麒麟山盖头洞发现一块人类头骨的颅底部分化石,鹿牙、猪牙和肢骨伴生动物化石,大量腹足类动物壳,还有粗糙的石器一件,人工打制的石片二片。这块人头骨化石被命名为“麒麟山人”,现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博物馆中,自治区博物馆和来宾市博物馆均存其复制品。
这一遗址的发现为桂中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探索早期人类活动的分布及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人种的起源和分布等问题的研究。同时也证实了远古时期在来宾地区已有古人类活动和繁衍生息。
唐朝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一生诗作颇丰,其中有吟咏来宾的诗词《蛮中醉·过象州》:“瘴塞蛮江入洞流,人家多在竹棚头。青山海上无城郭,惟见松牌出象州。”诗中别开生面地描写了处于蛮荒之地的象州在唐代时期的地形和人们居住的状况。
一项民间技艺,流荡壮瑶民族的千年古韵
一边移步观赏,一边凝神思考。在“和美壮乡”民族文化展厅,有关壮、瑶民族的歌舞、服饰、文字、建筑等物件扑入眼球。
穿越时光的隧道,陈旧泛黄的历史书页仿佛突然翻开。以棉线为经、彩丝作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织造而成的壮族织锦,图案别致,花纹精美,色泽鲜丽,厚实耐用,富有立体感和开朗的民族格调,堪称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壮锦在明代开始列为朝廷的贡品,与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来宾市忻城县是壮锦工艺保留至今最为完好的几个地区之一,其壮锦工艺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忻城壮锦在明代万历年间渐臻鼎盛,清嘉庆时期,仅县城就有织锦机 130 多架,织锦之声不绝于耳。清代举人莫震在《忻城竹枝词》中云:“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临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描述了当时织锦的宏大场面和壮锦发展的繁荣状况。
在展厅里漫步,目光不知不觉地移动到民间乐器——黄泥鼓。黄泥鼓流行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它是瑶族的一种膜鸣乐器,因演奏时鼓面涂抹黄泥浆调音以遏制鼓声的噪声而得名“黄泥鼓”。传说瑶族始祖盘王上山打猎时被山羊撞下悬崖挂在泡桐树上丧生,其子女找到父亲的遗体后,砍下泡桐树制成鼓身,打死山羊剥皮制作鼓面,然后击鼓起舞祭奠父亲。从此以后,每当瑶族祭祀先祖盘王,都要集体跳黄泥鼓舞。黄泥鼓舞舞姿雄壮潇洒,在民族舞蹈中独树一帜。
黄泥鼓鼓身用整段苦楝树或桐树原木挖空制作而成,两端鼓口的山羊皮或牛皮用两个圆形铁圈固定。黄泥鼓有公鼓、母鼓两种,其形各异,尺寸不一。公鼓鼓身中间细小、两端粗大;母鼓鼓身两端似桶,中间细腰稍短。公鼓相对于母鼓,鼓身为素色或彩绘龙凤图案。跳黄泥鼓舞为五人一组,以母鼓为轴心,公鼓合着母鼓的鼓点沿着圆弧一边击鼓一边旋转起舞,舞姿矫健洒脱、热情奔放、柔中有刚、悠然自得,围在舞者外的有唱盘王歌和吹奏木叶的歌队,清脆响亮的阵阵鼓声在深邃的山谷回荡,飘荡在大瑶山的上空。悠悠古韵体现了瑶族人民崇拜母性、祝福民族团结和谐的心理内涵。
南宋温州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铳鼓,乃长大腰鼓也,长六尺……熊皮为面。鼓不响鸣,以泥水涂面,即复响矣。”明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述了瑶族腰鼓的形状:“以木为鼓,圆径一斗余,中空两头大,四尺长,谓之长鼓,二尺者,谓之短鼓。”古书记载中的铳鼓、腰鼓与现在流行的黄泥鼓如出一辙。
现居住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村下古陈屯的盘金海是黄泥鼓舞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经常进学校、走村寨传授黄泥鼓舞,让更多的人知晓、接受并爱上古老的民族舞蹈。他家里还收藏着一个有500 多年历史的瑶族长鼓。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有一批像盘金海这样跳黄泥鼓舞和制作黄泥鼓的艺人,一直活跃在大瑶山传承黄泥鼓舞。2011 年 5 月,金秀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8 年 12 月,金秀瑶族黄泥鼓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金秀瑶族黄泥鼓舞焕发出愈加旺盛的生命力,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古朴优美的黄泥鼓舞体现了瑶族多姿多彩的远古文化,验证了金秀瑶族自治县历来“瑶不离鼓”的佳话,同时也诠释了来宾市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共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生在博物馆了解来宾的历史文化(来宾市博物馆 供图)
一个古老铁钟,写下盘古文化的鲜活注脚
在“桂中明珠”大厅的展台上,一个锈迹斑斑的盘古铁钟格外引人注目,给馆陈增添了一道古朴典雅的风景。盘古铁钟宽 53 厘米,高 62 厘米,重69.2 千克,是馆藏的三级文物。钟为铸铁质,上小下大,溜肩。钟的上部饰有一组对称的猪嘴龙形钮和两组相对称的兽形足,钮上部呈倒锥形;兽足各饰6 道凸弦纹,并各有一小孔。在中国文化中,猪和龙同属于十二生肖,人们通常把猪视为吉祥和富饶,把龙当做神灵,代表尊贵和权威。猪、龙饰画“同框”于器物上,预示好运如潮水般翻涌而来。铁钟的肩部和腰部各有两道凸弦纹,钟身刻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阳文大字,钟身还装饰有缠枝花卉纹、云纹、蜻蜓纹等。
钟面的各种花纹图案雕刻精致,蕴涵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代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永久祈盼。钟体另一面还铸有“沐恩弟子,刘珍淑,男兆正,姪兆英,敬奉盘古庙大王案前,永响千秋”“道光十七年季冬吉旦立”“万明炉造”等字样。
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断出盘古铁钟铸造于道光十七年 (1837 年),距今已有 187 年历史。当时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前夜,刘珍淑慷慨出资铸钟敬奉壮族祖先,充分说明了刘珍淑不忘文化根脉。而作为清代佛山著名的冶铁业店号“万明炉”,表明了岭南地区冶铁技术先进、粤桂各民族商贾密切往来、经济繁荣。
钟在古代作为一种敲击发声的乐器,被用于民间的祭祀仪式、重大宴席以及庆典活动,是人们心中崇高、公正、鲜明的华夏文明的象征。钟文化作为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钟既荟萃了我国古代工艺技术之精华,又体现古代匠人水平之高超,是各族人民和谐共生共荣的鲜活注脚。盘古铁钟对研究发源于桂中地区的盘古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下来宾,来者上宾。一次邂逅,聆听千年回响;方寸之间,尽览远古文明。
游览结束,讲解员说:“近年来,来宾市博物馆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秀团队,借助中国传统节日、博物馆纪念日,从社区到学校,从城市到乡村,以多种形式开展‘文物进课堂’‘文物入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助力博物馆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与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国家三级博物馆、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及来宾市对外宣传、文化交流、旅游接待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来宾市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兴共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桂中大地这片沃土上继续描绘更加壮美的新时代画卷。
来源:广西三月三杂志社
编辑/校对:陈拉拉
审核:潘最
▌武宣文化:
▌武宣老街:
一条河,一座城,我们的武宣老街!
武宣老街,那些不离开的人儿
奔跑中的武宣,西街老房子拆迁在即,这是我们最后的回忆
▌精彩活动回顾:
▌武宣旅游推介:
灵湖,那你不曾得体会过的韵味!
▌记录大藤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