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导学团队 | 科研育人,勇攀高峰——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智能传感先锋团队

教育   2024-11-19 17:07   上海  


上海理工大学2024年优秀导学团队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智能传感先锋团队


团队合照


01

团队简介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智能传感先锋”团队在庄松林院士的指导下,由李阳副教授领衔,致力于建设优秀青年教师团队和积极进取的学生团体。目前,团队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8人。团队始终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为目标,紧跟科学发展前言,以智能感知、光电检测、矢量光场调控等为研究方向,为国家前沿科技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在国家重点科创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累计获得国家金奖1项,国家银奖3项在科创竞赛方面不断深耕,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培育拔尖人才为目标,不断培养产学研用全面创新人才。同时,团队在其他国家级竞赛中也收获颇丰,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项二十余项。团队秉承全面发展的原则,除了在科研与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外,还积极鼓励成员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提升社会责任感。总之,“智能传感先锋”导学团队是一个学术氛围浓厚、团队成员情谊深厚、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术集体。



02

团队理念

        科研育人,勇攀高峰;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服务社会,回馈人生。


03

科研育人,砥砺前行

        团队秉持“科研育人”工作理念,以庄松林院士的16字箴言,“心比天高,脚踏实地,坚持耕耘,必有收获”为行动准则,积极引导学生勇攀科研高峰,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素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团队的导师们倾听了解学生的思想诉求,充分发挥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引导上的优势,鼓励青年学子瞄准方向,勇于尝试,探索未知。团队在矢量光场调控、量子精密测量、生物传感芯片等前沿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发表二区以上的SCI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11项;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横向项目10项。为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加强对课题前沿问题的认知,团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博采众长,提升综合科研素养。团队多名研究生先后参加了2022年CIOP信息光学与光子学会议、2023年光学学会学术会议以及2024年OFC光纤传感等国内外重要会议。经过这些会议的学习与交流,她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感触良多,进一步开阔了科研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通过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开阔思维,了解到本专业的前沿发展水平。此外,有利于提升团队竞争力,以此更好地推动团队下一步的发展。


04

同心同德,携手共进

        “文化为根,凝聚力量;精神为魂,推动发展。”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文化是其灵魂,精神是其动力。无论是在科研还是生活中,团队文化的建设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塑造了团队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也推动了团队的持续成长和进步。在科研工作中,团队倡导严谨求实、创新求变的科研态度。每一个成员都明白,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正如李老师所教导的那样:“科研的本质是不断追问和探索,不容许丝毫的马虎与懈怠。”正是这种文化熏陶,使得团队在面对科研难题时,总能保持细致的分析、深刻的思考,并勇于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团队成员相互关爱与支持。每一位成员不仅在学术研究中有所收获,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家的温暖。无论是科研进展的交流,还是生活中的困难,大家始终能够互相帮助,通力合作。尤其是在特殊时期,大家更是携手并肩,共同面对挑战,展现出团队的凝聚力。“同心同德,携手共进”,这不仅仅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口号,更是团队文化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下,团队逐渐形成了尊重与信任、激励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无论是老成员带着新成员,还是优秀的师兄师姐们为后来的师弟师妹们提供指导与帮助,都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与传承机制。正如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长学姐们所展示的榜样力量,他们的优秀不仅激励着新一届的成员,也在无形中推动着团队不断向前发展。总之,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它渗透到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心中,成为推动团队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秉持这种文化,携手并肩,书写属于团队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05

服务社会,实践先行

        团队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2024年5月9日,团队研究生参加“全国首届职业规划赛”,作为光电学院引导组志愿者负责人,为参赛选手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包括赛事咨询、流程引导、技术支持等,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为其他参赛者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支持。2023年10月,团队研究生作为学校留学生文化节活动志愿者,在这次文化节中,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了各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通过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学生们不仅拓宽了自己的国际视野,也增强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2024年6月,团队研究生为测试系研究生作“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经验分享与交流,帮助研究生们提高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掌握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技巧,以便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更加得心应手。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也是研究生生涯中很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开拓眼界、回馈社会,还可以对科研思维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团队成就


01

学术成果

图1.1  具有代表性论文

图1.2 学术论文

图1.3  学术论文

图1.4  学术论文


02

团队学生所获奖学金

图2.1 赵惟玉获得2022年度“叶声华奖学金”

图2.2 许明珠获得2021/2022(二)-2022/2023(一)年一等奖学金

图2.3 李丹妮获得2022/2023(二)-2023/2024(一)年一等奖学金

图2.4 王玲玉获得2024年“麓邦光学”奖学金



03

道德风尚、学科竞赛、文体比赛

等获奖情况

图3.1 苗玉、温小红、刘学静等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金奖

图3.2 郭骥、李仔艳等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

图3.3 王玲玉获得

“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一等奖


04

优秀毕业生

图4.1 王玲玉获得

2023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图4.2 许明珠获得

2023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05

国际化建设

图5.1 2022年8月

2位博士研究生赴西安进行国际会议学术交流

图5.2 2023年11月17日,4位研究生赴杭州参加世界工程教育大会青年学生会议


图5.3 2023年8月,1位博士研究生赴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参加

中国光学学会学术会议


06

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等情况

图6.1 王玲玉担任

全国首届职业规划赛光电学院

引导组志愿者负责人


图6.2 2024年11月王玲玉在

2024年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中作主旨发言


07

专利

图7.1 一种基于原位控制的碱金属气室激光加热装置

ZL 2022 1 0528880.4


图7.2 基于仿生学的圆偏振检测集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ZL 2021 1 0885189.7


08

突出事迹

图8.1 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国家金奖团队

图8.2 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国家银奖团队

图8.3 第十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国家铜奖团队


09

团建活动

图9.1 2022年11月15日长兴岛公园户外活动照片

图9.2 2023年12月17日团队聚餐活动照片


10

校企合作

图10.1 团队与杨浦精神卫生中心

建立心光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

图10.2 团队与上海市精神卫生系统相关机构

开展合作


11

其他

图11.1 李月荣获2023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


图11.2 王玲玉荣获2023年上海理工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


图11.3 王玲玉荣获2023年上海理工大学“科创先锋”

图11.4 李月荣获2023年上海市巾帼创新未来之星



以优秀导学团队为榜样展现上理师生风采

上海理工大学优秀导学团队评选活动旨在展现学校优秀导学团队风貌,打造和谐导学共同体,树立研究生导学关系建设活动品牌。上海理工大学优秀导学团队介绍仍在继续,活动详情请持续关注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

排版|朱纪凡
初审 | 王荫鹏   复审 | 郭紫烨
责任编辑|唐运尧   微信审核|张玉卓

·更多资讯请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优秀导学团队 | 服务社会,践行责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团队
优秀导学团队 | 协同育人,以生为本——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宝可梦研究团
优秀导学团队 | 融合创新,绿色发展——管理学院中国式现代化导学团队
优秀导学团队 | 慧心妙算,佳誉天下--管理学院慧佳天下会计教研团队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
秉持“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理念,服务广大师生,传播校园文化,展示科研成果!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我们将不负所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