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旅途中,意外总是不期而至。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提升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青岛三十七中2024级10班的同学于2025年1月21日来到新视界眼科医院,开展以“学习急救常识,保护生命安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青岛无偿献血红十字总队宣传招募大队仇兆强队长——在急救领域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同学们进行培训。他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又通过生活实例总结经验,仔细描述了急救的流程和要求,将人的生理知识和相应的生活道理融会贯通于精彩的演讲中,方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给大家带来了一节精彩完整的急救知识课。
讲座中,仇教官首先为我们强调了急救技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55万,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因心脏骤停而倒地,而87%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掌握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
仇教官强调,在意外发生后的“黄金四分钟”内,每延迟一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越低。教官详细的讲解了急救的基本流程:评估现场安全,做好个人防护——进入现场;找准自己的位置——俯身观察;测试患者的意识——大声呼喊表明身份寻求帮助;测颈动脉和测呼吸;找准位置进行按压;观察和清理口腔异物——打开气道;吹气两次,重复——至伤者苏醒;穿衣保暖——等待救援。接着,仇教官现场为同学们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流程,边示范边讲解。
同学们逐一上台进行模拟操作,通过亲身体验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进一步巩固了新学技能。看!同学们的学习热度和专注度多高啊!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认真观察,学习模仿,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通过亲身实践,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急救知识的理解,更增强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的信心。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知识和技能为生命保驾护航,让平安伴随每一个你、我、他。
同学感悟
王云生:
通过这次公益讲座,我更深层地了解了心肺复苏、AED以及海姆立克急救,在生活中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的重要性,每一项都是保命要招。通过仇老师清晰地讲述,我们迅速掌握了动作要领,老师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我们有个更深刻的印象,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益课。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大爱无疆,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生活中遇到相关事件,不再做一个旁观者。
马雯佳: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一场十分有意义的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志愿服务活动。在这场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进行了亲身体验。知道了如何在“黄金四分钟”内挽救心脏骤停的人;如何解决气管遭异物堵塞的问题。不仅如此,我还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不可逆。只有我们了解了急救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不至于在身边有人突然倒下时束手无策,才有可能将一条宝贵的生命挽回。今后,我一定会广泛宣传急救知识,并正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挽救生命,为公益事业,为志愿服务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程致远:
在听到主讲人讲述了许多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讲解了心肺复苏、AED的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更加理解了生命的珍贵和神圣。每一个步骤的到位,都关乎着生命的安危。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急救技巧,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一种保障。我们要把急救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郝嘉暄:
今天的活动中我学习了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如何使用AED进行除颤,如何进行人工呼吸还有如何进行海姆利克急救法。这些可以救人命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危急时刻挽回生命,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危急时刻可能没法自己上手救人,但是在危急时刻我们可以指导身边的人。这次的活动使我收获颇丰,让我明白了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也是有限的,我们要加倍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孙业涵: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总是突如其来,如心脏骤停、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当伤害发生时,最有效的抢救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4分钟。学习和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和技能,当意外从天而降时,能抓住“救命”的黄金时间,给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生存的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降低伤害。在本次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活动中,志愿者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老师的生动讲解和丰富的现场实践,让我学会了这些急救技能,更使我下定决心为挽救生命,为公益事业,为志愿服务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供稿 | 初一年级
撰稿 | 2024级10班刘安淇
摄影 | 2024级10班家委会
校稿 | 宋欣竹
审核 | 张成永
青岛市教育局监督电话
85912915
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
举报电话:82823559
举报邮箱:qdssqzx@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