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刘山虎抱着小孙女,走到咖啡机旁。刘山虎一家从重庆忠县前往杭州,在那边安家落户已有三十年。
过去刘山虎一家出发回杭州可不容易,得先从重庆坐船到宜昌,再转乘客车,一路颠簸三四十个小时。
这些年路越修越好,打拼多年,2012年刘山虎一家也换上了小汽车,他指了指停在服务区外的SUV,“自驾十六个小时左右就能到,出发快得很!”
咖啡机发出“滴”的一声,刘山虎的咖啡好了。他小心地端起杯子,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穿着白色羽绒服的陈女士带着母亲和儿子风尘仆仆走进服务区,看见咖啡机,转身走来。在恩施建始探亲结束的他们,正准备返回陕西。
“过去哪能喝上咖啡,喝上口热水就很好。”她回忆道,过去出恩施山区得走318国道,坐客车到宜昌就要十来个小时,在沿途餐馆休息也就是解决上厕所这种最基本需求,“如今高速公路通了,路上还能经过这样的五星级服务区,休息、吃饭、加油,啥都有,方便得很!”
咖啡机缓缓地吐出咖啡,香气四溢。她接过咖啡,递给母亲一杯,自己又点了一杯。
人流穿梭,不一会儿,咖啡机物料已售空。咖啡机管护人员赶到现场,一次加物料一百杯左右,每天要加两到三次。
2024年1月27日,猇亭服务区成为宜昌首个集吃、住、购、娱、玩、憩为一体的“五星级”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体。
此前,老服务区就在上高速不远处,但车位和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
“如今大年三十、初一,服务区车也很多,春节出去玩的人变多了。”服务区工作人员王晓华说,过去,人们“出发”是为了“走得了”,到达目的地。如今,人们“出发”是为了“走得好”,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
王晓华说,“新服务区也是顺应了旅客的需求,不仅面积更大,设施也更完善,业态丰富,能够满足旅客多样化的需求。”
服务区这台黑色的咖啡机,正是这种转变的缩影。
刘山虎的咖啡,是三十年风雨兼程后的温暖回甘;恩施陈女士的咖啡,是出山路不再漫长后的幸福滋味。
每一杯咖啡的背后,都传递着“出发”的力量,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着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