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BGM,《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
本文约4200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
和手法的闯将,
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作家·鲁迅
「逝于1936年10月19日」
出自作品:《论睁眼了看》
……
1986年,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紫禁城。
其中包括150名中国人、100名意大利人、20名英国人,还有30名翻译。
队伍的带头人,是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
他要在故宫拍《末代皇帝》。
老贝是拍史诗的好手。为超越自己,完成旷世杰作,他跑去欧洲五大银行,各贷500万美元,远赴东方。贝托鲁奇是共产党,彼时,中国又正搞开放,欢迎他来。
拍了一年的《末代皇帝》于1987年公映。次年冲击奥斯卡,创下了9提9中的神迹。分别拿下了:最佳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摄影、剪辑、音响、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和原创配乐。
贝托鲁奇,一举封神。
他老人家没想到,电影还将影响两个80年代的新一辈。数年后,这俩人一个为中国电影摘得最高国际荣誉,一个成了中国电影界最独特的导演。
那就是陈凯歌和姜文。
「《末代皇帝》的摄影美到爆」
《末代皇帝》9提9中,全在四个字:
精致讲究。
剧作、演员、摄影、配乐、服装、道具,都穷极一切做到了最好。
剧作上,副导宁瀛为还原溥仪,在北京城走街串巷,找遍了所有跟溥仪接触过的人。演员上,为寻婉容,老贝遍访欧美,几乎绝望时,遇到陈冲;演监狱长的英若诚在文化部当官,去找最高领导特批,才接的戏。
服装上,慈禧驾崩那场戏,演员卢燕身上服装重达50磅,刺绣由蜡雕刻,然后铸铝、镀金。场景上,登基那场戏,2000名群演剃了光头,假发用了2200磅头发。
由于场景太宏大,老贝吓得开拍前喝威士忌壮胆。道具上,老式汽车,中国没有,剧组用集装箱从意大利运来20辆古董车。
全方位的、穷极一切的精致,不遗余力地投入,才有了奥斯卡9提9中。
这样的创作观,想必也影响了陈凯歌和姜文。
「《末代皇帝》里跑龙套的陈凯歌」
而首先,《末代皇帝》是在命运上影响了他们。
凯歌在电影里跑完龙套,拍《霸王别姬》前,第一时间把片推给芦苇。芦苇说,正是《末代皇帝》,帮他找到了剧本的叙事脉络和历史视角。
而老贝在京拍片时,中国影坛很受震动,觉得这种题材,绝不能让一个外国人吃独食。于是长影厂立项,要拍《末代皇后》。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日后拍《康熙王朝》的陈家林。他找到一个青年话剧院的演员来演溥仪。
溥仪,成了姜文人生中第一个电影角色。
陈凯歌拍《霸王别姬》的细节,江湖上流传许多轶事,这里就不赘述了。
拍摄如何精致、讲究,随便提几个点:
芦苇写剧本,去北京听戏、查资料,访问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三次。光参考书,就看了两大箱。两稿剧本,前后花去一年半。
陈凯歌选演员,第一次见张国荣时,张国荣说自己正在修电影课程,无法保证2月开拍。面对张巨星,凯歌是怎么硬气回复的?
“一定要2月开拍,这样我才有冬天、春天的天气与景色,你慢慢考虑。”
言下之意,爱来不来,错过你别后悔,反正我是要以电影质量为先。
电影里的戏院、楼台,陈导特意找到杨占家,中国“建筑业制图法”第一人。杨老遍访北京,翻烂戏曲史料,跑遍名人故居,画出100多张场景图。
「杨老的绘图」
从剧本到演员再到场景、道具、服装、音乐,全方位事无巨细的精致,跟《末代皇帝》的拍法,不谋而合。一句话就是:
电影虽是造梦,但你一定要把它造得真真的,把影像推往极致。
一度想演虞姬的姜文,也一定明白这个道理。
很快,他就有了实践的机会。
贝托鲁奇筹备《末代皇帝》那年,北京复兴路29号院军区大院出来的王朔,发表处女作《空中小姐》,成为文坛新贵。1991年,王朔发表《动物凶猛》。好多人看了都说,大院子弟生活,一般人没法拍。
有意思的是,就在头一年,姜文演谢飞的《本命年》,去柏林参加影展,遇到陈凯歌。陈凯歌跟他说,你就别着急拍电影了,导演啊,不值钱,谁都能干,伟大的演员是一百年才出一个的,以你的资质可以冲冲。
姜文显然没听进去陈凯歌的话。
巧了,他就是军区大院出来的。
陈凯歌拍《霸王别姬》那年,姜文拿到《动物凶猛》,心里直痒痒。
少年时的声音、颜色,全回来了。他读小说时,脑子里全是苏联歌曲和大食堂的味儿,能想起70年代末北京的胡同什么样。小说在他枕头上放了一阵,他实在憋不住,从美国访问回来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吃了一个月泡面,改出剧本。
小说5万字,剧本,7万字。
在刘晓庆的帮助下,姜文拿到了投资。虽然周围人都觉得他有潜力,可毕竟之前没拍过啊,姜文无经验可循,上阵前手脚都有点麻。
但很快,他就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式。
牛逼人物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姜文摸索出的拍法,也跟《末代皇帝》不谋而合。
那就是:穷极一切资源,不惜任何代价,达成严谨的还原、极致的影像。
开拍第一场戏,是于北蓓闯进澡堂,一帮男孩儿洗澡。就这短短几分钟,姜文愣是拍了三天三夜,夏雨把身上的皮都搓掉了。
马小军送他爸走那场戏,剧本上只有三行字,但姜文为了场面,调动了20辆坦克,十几架飞机,一大帮群演,前后折腾了半个月,拍了4个小时的素材。顾长卫对他说:
“你拍那么多,最后都是要剪掉的。”
没错,放到电影里,还不足3分钟。
姜文不管那么多,因为他一闭上眼睛,就知道自己要的画面、声音什么样。他一定要把心目中那个影像还原到现实里,丝毫不差。
70年代的北京胡同里没人,从这头能一眼望见那头,地上还没垃圾,他就一定要找到一条这样干净的胡同。记忆中飞机是什么颜色,他觉得眼前这个色不对,必须把飞机从头到尾刷一遍,刷成他觉得对的。马小军爬的烟囱,一样要刷。因为那才是当年那个时代的色泽。
家属楼什么样,家具什么样,军装什么样,都按70年代的给我找去。
最狠的,是米兰的照片,和夏雨最后游泳的镜头。
原著中,这是王朔笔墨最锋利的地方。正因为照片,“我”才陷入了对米兰的无限美好想象和痴迷。
而当“我”彻底失去米兰和朋友后,一个人在游泳池里一边哭一边游,让小说的情感密度达到了一个高潮。
一望可知,这是两场重头戏。
于是,为了拍出原著里米兰那张令人心驰神荡的照片,姜文直接用摄影机给宁静拍了10万格底片。一千多个镜头,最后选出了一张。
为了表现马小军的绝望,姜文拿四台摄影机,从各个角度,反复拍了一个半小时的胶片。
每一帧影像,姜文都在向极致逼近。
每一帧画面里的颜色、层次、明暗,都必须达到他理想中的效果。无论动用多少摄影机,无论花费多少胶片,无论耗费多少时间。
在每一帧影像上死磕,从此成为他的创作方式。
曾有人问过他对影像的要求,他就说,色彩,第一位的,哪怕是拍黑白,也得拍出黑白特有的味道来。但光拍出味道,还不够,以姜老师的脾气,为了一帧影像的美感,投入比一般导演更多的资源,实乃常事。
譬如有一次,有人找姜文拍日出。为了追求最好的效果,爱睡懒觉的姜文可以直接不睡觉,赶一个大早,专门去海上拍日出。
在天还没亮的时候,用最好的设备,捕捉太阳的第一缕光。
他要在那一缕光猛然出现时,瞬间抓住它的层次。亮的足够亮,暗的足够暗。
要达到这种效果,早一秒、晚一秒,都不行。
在别人看来,这是对影像的过度苛求。
在姜文看来,这是他的底线。
长期以来,姜文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讲究。
为这份讲究,拍《太阳照常升起》时,他觉得女演员们用的70年代的胸罩带子不对,必须换。虽然在戏里,这带子只是透过被雨淋湿的衣服,隐约看到。
为了这份讲究,拍《鬼子来了》时,他严格要求了演鬼子的演员的身高,因为那时日本人就那么高,他们一定没有自己扛的枪高。
姜文这份讲究,一是个性使然,二是自出道起,他就跟谢晋、谢飞这些中国最牛的导演合作,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三是他走红时,正赶上中国80年代文艺潮,凡事向艺术最高点看齐的姿态,对其影响颇深。
所以80年代末,他去外国参加电影节,总觉得中国有些参展的电影不对。他认为世界上好看的电影,一定是“要声有声,要色有色”。
关于声音,拍《阳灿》时,电影里所有广播的声音,都是找广播学院的人录的,开场那首《革命风雷激荡》的曲子,请了80人的交响乐团和100人的合唱队重录。
电影里需要一种苏联车发动机的声音,姜文怎么听怎么觉得不对,后期跑去德国,硬是找到了那个时代的老车,录了素材。
关于色彩,更不用说了。拍《太阳》时,花1000万(注意那是2006年,那时候的一千万放在电影里,可不是一笔小钱)从云南到甘肃,一路动用几百种飞禽走兽,只为达成奇诡、绚烂的视觉。
电影里,周韵去的那个大厂房,是提前一年租下来,重新粉刷,然后让风吹了整整一年才有的颜色。
去《圆桌派》跟窦文涛聊创作时,窦文涛问他,一直以来你拍电影,费了那些个功夫,又是拼火车又是建炮楼,干嘛非较这个真?
“其实你最在意的那些,观众不见得会在意。你不那么做,我们大家伙儿也看不出来。你完全可以不必那么追求极致。”
他总爱说,你不但要对得起观众的此时此刻,还得对得起观众的以后,万一人家以后进步了,看得出好坏了,回头就不骂你?
“孙子,你当初拿什么东西糊弄我呢?”
所以姜文搞创作,少不了三件事:
讲究,讲究,还是他妈的讲究。
无论是《末代皇帝》,还是《霸王别姬》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些在世界影史上能占有一席之地的杰作,其拍摄过程,说明了同一件事:
一部佳作的诞生,永远离不开对细节的苛责,永远离不开对每个环节的极致追求。只有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磨到完美,才可能发出恒久的光芒。
要拍这种作品,拿姜文在《圆桌派》上的话说就是:
“别老憋着想掏人家兜里那点钱,你得想着给人家一点好。今天他就算看不出好来,哪天他看出来了,回头人觉得你是真心对他的。”
2002年,电影《英雄》上映,掀起中国商业浪潮。也就是那年,民营资本纷纷涌入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变得越来越像一门生意,一种投机。
一旦抱着这个态度,拍出的作品,可想而知。多少奔着掏咱兜里那点钱的剧本不成熟、演员演技渣、拍摄不走心的作品,就这么一部部成功进入了影院,忽悠观众的感情,浪费大家的人生,还侮辱我们的智商。
要我说,姜文这句话,是给中国电影20年来顽疾,开的最好的药方。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一部电影的诞生》,姜文
[2]《为什么那么多人误解姜文?》,程青松
[3]《姜文这副药引》,王猛,公号「猛哥」
[4]《圆桌讲究派》,姜文&窦文涛
[5]《「霸王别姬」为什么会成功?》,三联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
来源:宅总有理
作者:宅少
排版:小鱼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