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疯孙燕姿、唱哭张学友,这对兄弟竟是乐坛教父?

文化   2024-12-29 21:02   江苏  

今日BGM,《样子》,孙燕姿。

本文约3559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孙燕姿来说,李偲菘、李伟菘是个绕不开的名字。

这对被她称作“恩师”的兄弟,托举她从乐坛新人一路走上了华语乐坛天后的领奖台。

最近“读库”搞了档音乐综艺叫《六重奏》,请来音乐大拿来曝光行业大料。

而最新一期嘉宾,便是新加坡国宝级音乐人:李伟菘、李偲菘。

节目看下来我发现“冷门歌手”孙燕姿的成功:

是音色天才终不被埋没、是华语唱片业最后的辉煌、更是一代华人的明珠。
谈起孙燕姿的出道路,她是大学期间报名李伟菘音乐学校学习唱歌,被华纳音乐高层挑中、并最终签约出道。

出道便一鸣惊人。

2000年发布的首张同名专辑,不仅以超过30万的唱片销量问鼎台湾地区年度专辑销售冠军,更击败周杰伦拿下第13届金曲奖最佳新人。

2000到2007年间,孙燕姿共发了10张专辑、每张在亚洲销量均破百万。

2004年的专辑《Stefanie》拿下最佳女演唱人奖,成为唯一“新人奖”和“女歌手奖”囊括的歌手。

有人说,孙燕姿单单2000到2003年的歌,就已经足够她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而这本厚厚的功劳簿,必有李偲菘、李伟菘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氏兄弟是新加坡人,最初作为歌手出道。

后来歌写得比唱的好,索性转型幕后制作人。生意最好的时候直接开了家录音棚接单。

后来受中东战争影响、市场不景气,不仅录音棚没撑下去、哥俩的吃饭也成问题。

穷则思变,既然新加坡的音乐市场养不活自己、不如出去探探门路、找找门路。

李伟菘便买了张飞机票、一一去敲各大唱片行的门。

于是第一个贵人来了。

台湾音乐人“小虫”最先递来橄榄枝、把他俩介绍给了李宗盛。
由李宗盛牵线搭桥,先给成龙写了《醉拳》、又给林忆莲写了《听说爱情回来过》;
台湾站稳脚跟、再去香港闯荡。

结识了张学友的御用制作人欧丁玉,又写出了《离开以后》《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等歌;

其中《离开以后》拿下了最佳作曲奖,两兄弟才不用为吃饭发愁,因为天王、天后都要来邀歌。
有了稳定客源的兄弟俩事业却有了分歧:

李伟菘自小受开缝纫学校的母亲影响,长大后想开间音乐学校,让爱声乐的孩子有学可上、有路可走。

而李偲菘不爱教人、爱写歌,他便继续扎根港台音乐圈、广泛结交音乐制作人与唱片业高层。

1995年,李伟菘的音乐学校在新加坡开业。

第一届便走出个唱着《那女孩对我说》的黄义达;

第二届优秀毕业生,是日后以一曲《江南》红遍大江南北的林俊杰;

而第三届,便是日后成为华语歌后的孙燕姿。

自此,兄弟俩的音乐事业开始“合围”。

一个负责制造“产品”、一个负责外出拉“资源”,最终成功把孙燕姿送进华语乐坛。

李伟菘教学有个特点,他很早就有“造星”意识。


孙燕姿刚进学校时黑黑小小,谈不上啥星味。但李伟菘慧耳识珠,知道这是把好嗓子,才会在李偲菘介绍港台唱片业高层选人时,推荐了她。


其实当时有意签下燕姿的不止“华纳”一家,是兄弟俩经过多年合作与磨合后,选择了华纳。

既是为爱徒负责,更是为将来的音乐版图添砖铺瓦。

2000年初的华语乐坛风起云涌,孙燕姿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要如何打开局面呢?

偲菘、伟菘不想让燕姿再唱90年代那些哀怨情歌,这不是一个19岁女孩的心境。

于是《天黑黑》诞生了,来自他们童年好友的真实经历。

这孩子被家人保护的很好,却只嫌家人烦、管得太多。

偲菘想引此为鉴,提醒大家不要错把关怀当束缚、因为你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艰险。

这种青春特有的横冲直撞、与受挫后的迷茫,共同构成了这首青春之歌:《天黑黑》。


这首歌不仅让歌坛看到这个短发、倔强、不唱苦情歌的女孩,更让李偲菘拿下了最佳创作人奖。

首张同名专辑便销量、奖项大获成功。

接下来的第二张专辑要如何巩固局面呢?

于是自由感性的伟菘上场了。

他写歌就像拍MV,会提前用画面描绘歌曲的意境与中心思想。

于是有了这首曾让孙燕姿唱到崩溃的《我要的幸福》。

他想象孙燕姿面前有一条很长很直的路,远处有一个很大的太阳,两旁都是绿荫,自己在骑脚踏车一路前行。可是又不能够太快,太快会掉坑里。

他要求按照“五拍、六拍”的节奏唱;

燕姿就一直按照12345、12345的拍子算;

怎么算都错拍、怎么唱都不对,最后直接唱到崩溃、哭着说要吃巧克力。

巧克力吃了、歌也唱完了,这首饱受折磨才唱完的《我要的幸福》,日后也成了“只有孙燕姿才能唱的歌”。

《绿光》更来自一段抢劫经历;

当时他要去美国找mariah carey的老师学声乐。大家住在汽车旅馆里,结果第二天睡醒发现行李、护照被洗劫一空。

搁别人可能就打道回府,而他俩却觉得“来都来了”,索性一路开到拉斯维加斯看踢踏舞。而这舞步,最后又成了歌曲结尾的旋律。

李偲菘、李伟菘不仅塑造了孙燕姿的音乐人格、连节奏、连吐气咬字都被严格要求。

孙燕姿曾“控诉”过两兄弟的刁钻:每一首歌都会有特定想法、每一句歌词都有特定口气,如果达不到就会挫败感很深。

每个金牌歌唱者,都有御用制作人。

而孙燕姿的金牌制作人,恰巧是两兄弟。

不仅从数量上就取得了绝对胜利;

彼此截然不同的性格,也塑造了燕姿歌曲的“多重人格”:

她可以是励志成长的《超快感》《绿光》《零缺点》《奔》;

也可以是催泪抒情的《我怀念的》《开始懂了》《我不难过》《我的爱》《眼泪成诗》;

偲菘理性、伟菘感性;偲菘强调秩序、伟菘最爱自由。他们共同构成了眼前这个短发少女的人生复杂性。

作为少女的坚强与脆弱、对生命的冲动、对爱情的冒险、被伤痛后咬着牙不肯哭的倔强,少女每一面,都被她唱尽了。


2002年,出道仅2年的孙燕姿便上了《亚洲周刊》。

杂志用整整十页分析“孙燕姿现象”,并总结出了一套华语歌坛爆火公式:

东南亚歌手+台湾制造+走红大陆=亚洲名歌手。

你是否也好奇为何千禧年间,会有孙燕姿、林俊杰、梁静茹、阿杜等如此多东南亚歌手叱咤华语乐坛呢?

甚至作为新加坡人的孙燕姿,从小接受英文教育,是来音乐学校后才开始接触中文歌。

她凭啥能杀出重围,在华语乐坛站稳一席之地?

李偲菘、李伟菘说原因有两点:一是他们的私心。

新加坡人有个心理,就是不认可自己。只在新加坡红,再红也不算红;非得是在外红回新加坡,大家才认可你是真红。

李式兄弟卯着一股劲想证明自己,而孙燕姿正是最好的“产品”。

后来他们给许多歌手写过歌,李玟的《想你的365天》、萧敬腾的《王妃》、张靓颖的《我们说好的》,这些单曲都曾帮着歌手们勇攀事业高峰;

唯有孙燕姿,他们是倾注了半个音乐人生。

从2000年开始,17年间几乎每张专辑都能看到他俩的身影;

2018年,孙燕姿发行了自己的第13张专辑《跳舞的梵谷》时,俩兄弟上台一句“从小看她长大”,让燕姿当场落泪。

燕姿已从最好的产品、凝结为彼此音乐人生的见证,说一句“恩师”不过分。

最后,我想谈谈他们“新加坡人”的身份。

70年代末开启,新加坡高校开始了一场名为“新谣运动”的音乐运动。大家强调自己是华人、自豪唱着华文歌。

“新谣运动”开始于新加坡政府的“去华文”教育改革:重英文、轻华文。

看着从小说的语言即将被抛弃,参加“新谣运动”的音乐人,是在用音乐为民族记忆留根。

而李偲菘、李伟菘兄弟俩,正是这场新谣运动的灵魂人物之一。

开音乐学校、教华文歌、捧华语音乐人。

这场“新谣运动”甚至影响了未来十年华语乐坛的走向。

另一位灵魂人物许环良,作为海蝶音乐的前CEO,一举发掘了陈洁仪、阿杜、林俊杰、蔡淳佳等新加坡歌手、音乐人,被誉为“新加坡流行乐教父”。

“新谣运动”激发的是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爱、这种强烈的、自发的冲动让他们知道,华语音乐的根,不该从自己这代断掉。

所以“孙燕姿现象”,不仅是天才终遇伯乐的传奇、更是整个新加坡华语流行乐发展的缩影。

我们都唱着中文歌,所以我们是一家人。

看完《六重奏》是不是被感动到了?

其实《读库》不仅搞音综很在行,本职工作“读书”更在行!

胡歌在《但是还有书籍》里,把它视为“白月光”,常常翻阅;

李健、窦文涛、陈晓卿、罗振宇、周轶君、朴树、老狼.....

从没来没有哪本书,像它一样,被各行各业的名人大咖,当做枕边书。

《读库》主编张立宪说过:

在阅读的时候,你是用一小时换对方很多很多时间,他精心构思、认真写作、甚至是积累了一生的智慧,那种置换关系是非常值得的。

《读库》是走出信息茧房的极佳路径,它能提供经过筛选后的高质量信息;

《读库》更是真实了解社会、看到芸芸众生的通道,从这里陆续走出了《我在北京送快递》《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等豆瓣高分好书;

用写一本书的力气,来记录这个时代的人与物、事与情、道与理;

出版18年,《读库》一直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个神话。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读库2025》全年预定↓↓↓

添加顽石书店专属客服,不仅能享新书推荐、售后处理等快捷服务。

还能和滚君一起读书、鉴书、聊书。

长按下方图片添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

策划:大陆

作者:大陆

排版:一只知知
欢迎关注

摇滚客
有态度地听歌看剧,有力量地记录故事,为所有Rocker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