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龙辞岁
绚丽的国家级非遗:三汇彩亭会
如果说耍锣鼓和呷酒是听觉和味觉的盛宴,那么三汇彩亭会则是一场视觉的狂欢。三汇彩亭会,犹如一场流动的艺术展览。彩亭造型精美绝伦,以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蓝本,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彩亭上的人物,身着华丽服饰,在高空中摇曳生姿,让人不禁为其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在新春的街头,彩亭会队伍浩浩荡荡,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孩子们兴奋地奔跑在队伍两旁,大人们则面带微笑,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在蛇年大年初四,三汇彩亭会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让年味更加浓郁。
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非遗:刘氏竹编
在渠县,还有一门古老的技艺——竹编,它用竹子编织出了生活的美好。竹编艺人选用当地优质的竹子,经过破竹、去节、分层、切丝等多道工序,将竹子变成了纤细的竹丝。然后,凭借着一双双巧手,将这些竹丝编织成各种精美的物品,从日常生活的竹篮、竹筐,到工艺精湛的竹编艺术品,无不展现出竹编技艺的独特魅力。新春之际,家中摆放着的竹编制品,不仅增添了一份质朴的美感,更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它们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诠释。激昂的四川耍锣鼓(渠县耍锣鼓)
“咚咚锵,咚咚锵”,一阵激昂的锣鼓声打破了新春的宁静。四川耍锣鼓,尤其是渠县耍锣鼓,以其独特的节奏和磅礴的气势,成为了当地新春佳节必不可少的热闹元素 。每到过年,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群身着喜庆服饰的艺人,手持鼓、锣、钹等乐器,尽情演绎。鼓点急促有力,如万马奔腾;铜锣声清脆响亮,似凤鸣九天;钹声交织其中,营造出热闹非凡的氛围。这欢快的节奏,不仅敲出了新年的喜悦,更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蛇年的大年初四,听着这熟悉的耍锣鼓声,年味愈发浓郁,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激昂的节奏一扫而空。醇厚的渠县呷酒酿造技艺
新春佳节,怎能少了美酒相伴?渠县呷酒,承载着千年的酿造工艺,散发着独特的酒香。呷酒酿造技艺讲究选料精细,工序繁杂。从优质的粮食挑选,到精心的发酵、酿造,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在新春团圆的时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斟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呷酒。呷酒入口,醇厚绵柔,香气四溢,那独特的味道,不仅是对味蕾的馈赠,更是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福。这一碗呷酒,温暖了人心,也让年味在舌尖上绽放。当然,渠县还有渠县龙凤草编制作技艺、段氏龟胶制作技艺、咂酒粑粑制作技艺、泥巴蛋制作技艺 、黄花传统加工技艺、呷酒酿造技艺、三汇特醋传统酿造技艺、熊毛烧酒酿造技艺、賨岭龙芽手工茶传统制作技艺、涌兴卢板鸭制作技艺、燕氏竹编蒸笼制作技艺、广柑酒传统酿造技艺的非遗工坊。
渠县的这些非遗文化,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无尽的欢乐和温馨。它们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与过去连接的桥梁。
渠县坚持以文立县、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成立“宕渠文学院”,评选“渠江文艺奖”“杨牧诗歌奖”,设立《渠江文艺》期刊,连续举办五届宕“渠文学大讲堂”,“文润賨都 艺彩宕渠”文学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渠县第二中学、土溪中学,“巴风賨韵润宕渠”主题书画摄影展接连开展、征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书画摄影作品、端午节诗词文学作品,县民俗文化协会开展龙嬉谷农耕文化长廊考察调研活动,县摄影家协会承办开展“光影献祖国,工会谱新篇”摄影作品展等。当代,更有杨牧、周啸天、贺享雍、马道子等渠县籍文学大家,怀揣着对故土的深情与热爱,绵延着宕渠的千古风韵,用一字一句将渠县万千山水绘遍、一行一章让巴风賨韵灿烂绽放。渠县的璀璨文化,不仅是历史的馈赠,更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精神寄托。新的一年里,渠县将继续传承和弘扬巴賨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责 编:郭靖贤 刘洹君
审 核:贺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