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节
快
乐
期盼已久的春节假期如约而至,冰雪旅游的热度持续升温,很多人选择在旅行中度过春节。人们在享受节日喜悦的同时,也对文明出行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关乎个体旅途的舒适,更关乎社会文明形象的塑造。文明旅游绝非空谈,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出行细节中的自觉行动,是一场需要每一位游客身体力行、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点,文明的意义尤为凸显。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明旅游意识也逐渐增强。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旅途中能够自觉维护环境,不再乱扔垃圾、大声喧哗,并且主动地帮助他人。这说明,文明旅游理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景区人流高峰时的插队拥挤,公共场所的大声喧哗,传统文化场所的随意触碰等,这些行为破坏了节日氛围,也影响了他人心情。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明旅游,也应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展现中华民族的礼仪之邦形象。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手中的镜头,既可以记录旅途的精彩瞬间,也可以成为传播文明的载体。我们应避免传播不文明行为,更要以身作则,成为文明的践行者。
文明的养成,既需“春风化雨”的引导,也需“雷霆万钧”的约束。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文明教育,使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需要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渠道宣传文明旅游的重要性,让文明行为成为自觉,并结合法规宣导,普及《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等规定,让公众了解不文明行为的后果,提升规则意识。应利用春节出行高峰,在机场、车站等场所开展文明出行教育,引导大家自觉遵守秩序。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有效约束不文明行为。这需要制定明确的春节旅游文明规范,建立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并加大惩处力度,如警告、罚款甚至纳入黑名单等,形成有效威慑,以此规范游客行为,维护旅游秩序。
任何制度的推行,都需要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接受。因此,要真正让文明成为一种自觉,我们更需要加强引导,使文明行为更容易被接受和践行。比如,在景区设置文明引导牌,不仅提醒游客注意言行,更要明确告知相关管理规定,如禁止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方便游客遵守。组织文明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帮助和引导,并协助劝导不文明行为,让游客在温馨提醒中规范言行。利用科技手段如监控系统和广播设备,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也可利用景区APP推送文明旅游提示。应借鉴各地文明实践经验,形成示范效应,并不断完善管理规定,使其更具操作性。这些柔性管理办法,更易被游客接受,潜移默化提升文明素养,实现“刚柔并济”的管理效果。
春节,不仅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也是展现文明素养的大舞台。文明过节,既是游客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期盼。文明的旅游环境,最终受益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当每个人都自觉践行文明旅游,社会文明程度也将不断提升,新春的暖意也将在文明行动中传递。让我们携手,用文明点亮新春,让旅途更加美好!
(作者:吴靖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