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网评】文明养犬,不容“任性”的自由

民生   2025-02-02 15:03   天津  

“我家狗狗很乖,不会咬人,不用牵绳!”——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仿佛成了不少养犬人士的“金句”,用来搪塞旁人的担忧,掩盖自身对文明养犬的漠视。然而,这样的“金句”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对社会责任的缺失,以及对法律法规的无视。

诚然,宠物犬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它们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慰藉。但与此同时,养犬也绝非单纯的个人爱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文明养犬,不仅是对他人安全的保障,更是对自身责任的担当。

近年来,因犬只伤人、扰民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这些事件的背后,往往是养犬人对文明养犬的意识淡薄。“不咬人”并非免责的通行证,一句轻飘飘的“我家狗不咬人”,既无法预测犬只的突发行为,也无法承担可能造成的损害。要知道,即使是性格温顺的狗狗,在受到惊吓或刺激时,也可能产生攻击行为,而未牵绳的犬只,更难以掌控,增加了意外发生的风险。

法律法规是社会运行的底线,也是规范养犬行为的准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明确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无论犬只是否真的“不咬人”,一旦其行为造成他人损害,饲养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并非是对养犬的限制,而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对公民权益的保护。

“拴绳”,是文明养犬最基本的要求,它不仅是对他人安全的尊重,也是对犬只自身的保护。未牵绳的犬只在马路上乱窜,不仅可能引发交通事故,也容易被其他车辆伤害。同时,犬只的排泄物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不清理犬只粪便,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给他人带来了不便。

文明养犬离不开对犬只的有效管理。给犬只办理登记,定期接种疫苗,是确保犬只健康,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同时,要避免犬吠扰民,尤其是在休息时间,要采取措施以减少犬吠声。文明养犬的根本,在于养犬人能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养犬不仅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义务。

文明养犬不仅是养犬人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文明养犬的宣传力度,普及文明养犬知识,提高公众的文明意识。要严格执法,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处罚,让违法者付出代价。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开展文明养犬的宣传和监督工作,营造文明养犬的良好氛围。

我们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形成文明养犬的社会风尚。让每一位养犬人士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每一名公众都能够享受到安全和谐的公共环境。养犬的快乐,不应该以牺牲他人的安全为代价。唯有文明养犬,才能让宠物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快乐伴侣,而不是潜在的安全威胁。

让我们告别“我家狗不咬人”的借口,告别“任性”的自由,共同守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


(作者:吴靖煊)


文明和平
这里有和平区最新的咨询、这里有和平区最美的风尚。请关注天津市和平区文明网官方微信,与你一同共建文明和平,传播文明风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