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报道·博物馆与文脉 | 渊深海阔 斯文在兹——中国国家版本馆与城市文脉巡礼之二

时事   2025-01-08 11:55   北京  


当我们每一次回望历史,都是对“我是何人,来自何处,去向何方”的求索。


走进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有物为证。从远古遗存的一陶一瓦到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一本本古籍,从未断绝的文化星火,汇聚于楼阁之中,让我们知晓何以中国。




文兴楼——文化兴则国运兴


走进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甫一入眼,一座气势宏伟的中式建筑立于高台之上,这便是文兴楼,它是整个建筑群落的入口,也是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系列展览的序厅,其一层命名为文兴厅,意谓“文化兴则国运兴”。


迈入文厅,最为抢眼的便是气势恢宏的主题壁画《山河揽胜》,其取意自华夏大地的代表性地理标志——三山五岳及昆仑山脉等名山大川,巍峨雄壮的三山五岳在云雾缭绕中绵延千里,彰显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文兴厅立面采用米色石材装饰梁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四梁八柱的结构特点,中央取自汉代玉璧造型的圆形灯具,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这里展出“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3个专题展览,分别展示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和中国历代货币的发展变迁,从不同角度展现丰富厚重的中华文明遗产。


版本工艺展中的第一组实物展品,是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手绘红陶钵和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片,上面刻画着如箭头一般的符号,虽然看起来不太起眼,但这些都是距今七八千年的实物版本,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印记。


新石器时代陶钵


展厅里,每一件展品的来头都不小,其中有一件堪称文兴楼的镇馆之宝,它就是《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据介绍,这是一册西夏文的藏传佛经,1991年出土于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经书先由梵文译成藏文,再由藏文译成西夏文,通篇字体繁复、周正、秀美。由于藏文原本早已失传,所以这件西夏文的版本目前成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唯一传本,是弥足珍贵的海内孤本。


虽然只是薄薄的几页纸,但它的发现将中国木活字发明和使用时间从元代提前到了宋代,是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


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毕昇发明泥活字印刷,然而,由于一直未见早期泥活字和印刷品实物遗存,个别国际学者对活字印刷术起源存疑,而且在《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出土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木活字印刷是元代王祯首先发明。


而《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出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这一技术日后沿着丝绸之路,不仅对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和进步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西夏正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


活字印刷术在宋代发展的时期正是西夏独占河西走廊的时候,在其故地发现的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木活字版印本、泥活字版印本,以及2000多块西夏文雕版均说明西夏不仅继承中原地区的雕版印刷技术,还大力推行活字印刷,同时因其当时疆域控制着河西走廊,为印刷术沿丝绸之路向西方传播发挥着中继枢纽作用,弥补了从中原传入中亚的缺失环节。


正是因为《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有如此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印刷史上的意义,它也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64件文物。




文华堂——海纳百川


由文兴楼移步,一块篆刻着“赓续文脉”的寿山石印章前,坐落着中央总馆的主建筑——文华堂,这也是整个建筑群落单体最大的建筑。其设计理念汲取“四水归堂”的传统建筑形制,体现海纳百川、四海归一的深远意境。


步入堂内文华厅,迎面便是中央挑空两层高13米、面积1350平方米的国家级版本陈列殿堂——国家书房。四周15组巨型书柜,3万余册古今经典汇成文山字海,营造出中国风格的藏书空间。仰观穹顶,只见漫天星宿点缀其中,其图案取自南宋碑刻《天文图》,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成就,也呼应了中央总馆“文瀚阁”的寓意——中华文明如浩瀚星空。


在文华堂二楼,特别设置了“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并以“斯文在兹”来命名。斯文在兹,语出论语,引申为“中华文脉,就在这里”。


聚光灯下,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重器“何尊”第一个登场。铜尊由一位名为“何”的贵族打造,1975年人们在其内底发现了一篇122字铭文,铭文记述了周成王营建成周,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的历史,之中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以何尊为代表,“斯文在兹”基本陈列通过将文献记载和文物实物相结合,二者相互印证的方式,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1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展览的400余件版本瑰宝,通过13个单元分别讲述了版本中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立体呈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展览的第一单元“文明肇始——版本中的中华文明起源”,讲述了早在文字产生的1000多年前,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彩陶上,已经发现了中华文明最为古老的印记刻画符号。而距今7000多年前,更多具有文明印记的刻画符号出现在骨和陶上。透过展厅里这件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刻符,我们能清楚看到它的形制和纹理跟后世的甲骨文已经特别像了,但它比甲骨文要早很多年,因此,很多考古专家将其视为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


五千年的文明灿若星河,但悠久的背后也注定其经历跌宕起伏。


展厅里的《西楼苏帖》就为人们照见了文明传承的艰辛。这是第一部苏轼书法丛帖,它收录了苏轼从29岁到66岁跨越一生时间维度的作品,但其珍贵之处远不止于此。


乌台诗案中,因害怕被挖掘更多“罪证”,苏轼的妻子将其手稿烧毁十之六七;苏轼逝世后,宋徽宗更是严令:“片纸只字,焚毁勿存”。


及至南宋,苏轼的一位崇拜者汪应辰在成都做知州,他在苏轼家乡到处搜集他的书法作品,并聘请能工巧匠,在官衙西楼刻书上石。随后,他命人将这些书法真迹用上好的麻纸拓下来,装帧成三十卷《西楼苏帖》。南宋末年,刻石毁于战火,所幸汪应辰防患于未然的拓本存世。今天人们在展厅中看到的拓本,便是从当时的原碑上拓下来的,这本宋人书、宋人刻、宋人拓的孤本尤为珍贵,它最大程度地保存了数百年前的东坡手迹。


经过近千年的岁月流逝,这部刻帖也从最初的三十卷,到今天仅存十卷残本。这十卷《西楼苏帖》收录了苏轼青年、中年、晚年的诗文和信札,行书、草书、楷书都有,内容丰富,文献价值很高,尤为珍贵。


“每搜访所得,即以入石,不复铨次也。”在《西楼苏帖》的题跋中,汪应辰这样写道。由此可知,他不是一次性把这些真迹收集全的,而是得到一些,就赶紧刻石,历经多次才完工,可谓煞费苦心。


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脉络载体,也是历史事实的有力物证。


在“地理——宅兹中国”单元,有一件发挥着重要政治功用的古籍版本——明代蓝格抄本《使琉球录》。这本书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任册封使陈侃奉命出使琉球,回国之后在福建完成的著作。“十日……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书中清楚地表示,无论是陈侃还是同舟的琉球人都是以古米山作为抵达琉球的标志,这是记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版图的早期版本著述。


《使琉球录》




文瀚阁——文明浩如烟海


走出文华堂,标志性建筑文瀚阁迎面而来,作为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空间,它不仅是整片建筑群的制高点,也是国家版本馆的核心建筑和点睛之笔,其外观造型借鉴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

文瀚阁


一层为文瀚厅,意为传承古代四库七阁。文瀚厅利用了建筑核心三层通高17米的内庭,打造了中国传统宝塔的八角形内部空间意象,每层四周向心布置书柜,层层收分,营造出一个极具中华文化韵味的藏书空间;顶部为八角柿蒂纹藻井,展现浩瀚银河的壮美景象,寓意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置身其中,25组书柜陈列的约1600函采用传统装帧工艺的中华古籍出版物,向人们集中展示了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鸿篇巨制,包括《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古籍的元代仿真影印本、精选古籍影印本和原雕版刷印本。


文瀚厅牌匾正下方的书柜里,厚厚摞起的《永乐大典》影印本令人叹为观止。


“庶几因韵以考字,因字以求事,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 《永乐大典·凡例》写道。


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他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初名《文献大成》,后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共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是我国体量最大的一部类书。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七八千余种典籍,被称为“万书之书”“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只可惜世事沧桑,历经战乱动荡,这套“身世飘零”的典籍,如今存世稀少,堪称“一纸千金”。而采用现代影印技术复制的仿真本,使之得以化身千百。


除了《永乐大典》,文翰厅还展出了中华历史上另一部旷世宏编——《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乾隆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官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13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封面颜色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为绿、红、蓝、灰四色。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36000余册,约8亿字,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成书后,乾隆命人手抄7部,分别藏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历经战火荼毒,保存到现在就剩下4部。


庆幸的是,在中央总馆保藏古籍版本的兰台洞库,“渊溯津澜——《四库全书》文瀚合璧”古籍展,首次同台展示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四库全书》的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这是《四库全书》抄写完成后的历史首次相聚。


从历经战火沧桑、损毁多半到入藏文翰阁重新焕发生机,一部《四库全书》的命运变迁折射出文脉赓续和民族复兴息息相关。


耿耿星河,流则万古,而文脉传承的余音绵绵不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摄影:胡春明 常越

编辑:王晓晖

更多新闻 · 推荐阅读

全力开展人员搜救 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各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力开展西藏定日县地震大救援


读报 | 《中国建设报》1月8日


早安,新闻早班车来了 | 2025-1-8





中国建设报
唯一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为部机关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为地方政府和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支持、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经营指南和决策咨询的住建领域权威行业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