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杭州富阳渔山乡墅溪村的乡道旁,静卧着一座距今约500年的古墓,上刻“先祖刘葱公府君之墓”,然而立碑人却是“富春金氏全体宗亲敬立”。为什么金氏的祖先却姓刘呢?
“活金死刘”
汉高祖刘邦的后人
常言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在杭州富春江畔,却有一群人坚守着“活金死刘”的习俗——活着姓金,死后改姓为刘。
富春刘氏,世代居住在富阳渔山乡墅溪村小坞(原曙星村)。这里东临萧山,北靠富春江,风景如画,是黄公望所绘《富春山居图》的“卷首第一村”。
村中现有金姓五六百人,数百年来一直遵循“活金死刘”的习俗。
富阳渔山乡墅溪村
金援潮是富春刘氏第十七世传人,他带我们来到村中的刘氏家庙,庙内供奉着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和三国昭烈皇帝刘备的神位。
金援潮说,村里的金姓人家都是汉室刘氏后裔。
富阳渔山乡墅溪村刘氏家庙
金援潮回忆,小时候跟随父母祭祖时,看到墓碑上的名字都姓刘,感到十分困惑。询问大人,他们也只是简单地说“因为我们祖上当过皇帝,活着姓金,死了刻在墓碑上都要改回姓刘”,具体原因却也说不清楚。
金援潮 富春刘氏第十七世传人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根源在哪里?我想有一点文化意识的或者是传统意识的人,都会想到这一点。好在,我们保留了一部民国十四年的宗谱,看了宗谱以后,也就基本清楚了刘金氏的来龙去脉。”
富春刘氏宗谱 民国十四年版
金援潮根据宗谱记载,总结了“活金死刘”习俗形成的三个重要节点。
一是公元 265 年,三国归晋,司马炎欲迫害天下刘姓,刘氏祖先为避难,去繁体“劉”字中的“卯、刀”,改姓“金”。
二是公元 1127 年,刘氏祖先曾护驾宋室南迁,但宫廷斗争惨烈,刘氏祖先为避人祸而隐世临安(现杭州)。
三是公元1511 年,明正德年间,太监刘瑾伏诛,富春刘氏一世祖刘葱公为怕牵连而移居富春,隐姓埋名。
刘氏家庙中还有一尊道光二十一年的墓碑,立碑的曾孙名为金坤、金钊,而去世的祖先则是“刘氏十二世”。“这个墓碑造不了假,这是文物,也是“活金死刘”习俗传承中最直接的证据。”
刘氏家庙中道光年间的墓碑
百余年间,“活金死刘”始终世代相传,尽管如今战乱不再,这一习俗却仍被坚守,并在2012年8月入选浙江省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富春刘氏后人精神上的依托和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宗谱与墓碑
刘金五百年前是一家
《富春刘氏宗谱》在2006年进行了重新修订,其中详细记载了刘氏源流、世系、重要人物及事迹。
这一版本是在民国十四年版的基础上,增补了金援潮和族人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调查资料。
重修后的《富春刘氏宗谱》
“根据宗谱记载,明代太监刘瑾伏诛,刘家七兄弟分头逃难,我们的先祖刘葱公排行第二,来到了富阳,所以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寻找当年七兄弟后人的下落。”
金援潮说,目前已经找到两位兄弟的后人了,大哥茂公去了萧山,现在是义桥北坞刘氏;还有五弟茏公,去了台州临海,但其他的目前还没有太多线索。
金援潮带记者翻看宗谱
金援潮的堂弟金国权是“活金死刘”传统民俗的非遗传承人,他告诉我们,寻找宗亲并不容易,要翻宗谱一点一点地核对,比如先祖的姓名事迹、祖庙的位置、往来的证明等等。
“我今早还接到一个外地电话,说也是刘氏后人想来我们这里看宗谱,之前还有贵州、武汉的人,都是来找祖先的。”
金国权 “活金死刘”传统民俗非遗传承人
金援潮说,血脉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越是挖掘越是觉得有意义。年轻时,金援潮曾去福建武夷山出差,遇见当地一位也姓金的兄弟。“我感觉,我跟他长得很像,又同样姓金,一详谈才知道,他祖上是丽水的刘改金,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啊!”
金援潮(右)与武夷山金姓兄弟(左)的合影
参观完刘氏家庙后,金国权带我们去到富春刘氏一世祖刘葱公的墓葬。
富春刘氏先祖刘葱公之墓
“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这个祖墓就在这里了。”金国权说:“每年,爷爷爸爸都要带我们来祭祖,只要是来祭祖的,都给分一块馍饼吃,那我们肯定愿意来。连路过的人也会分一块,路人就会问问,这是在祭拜谁呀?时间长了,大家就都知道我们姓金的人,死后要姓刘,那么这个习俗也就这样传承下去了。”
富春刘氏先祖刘葱公之墓
如今,这处墓葬已经重修,四周建起围墙,百年古墓面貌一新,不变的是,富春刘氏的后人们依然会爷爷带孙子、族人带路人,将“活金死刘”的故事继续说下去。
戳视频了解“活金死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