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的爱与行
今天无意间看到了一段纪录片影像,讲述了胖东来老板于东来三十年前的故事。当时,他还只是一个经营杂货铺的年轻小伙,却带着两名员工千里迢迢奔赴北京,将两万元捐献给国防事业,支持国家建设航空母舰。
在那个年代,两万元是一笔巨款,对于刚起步的杂货铺老板来说,意味着无数个日夜的辛苦积累。然而,于东来毫不犹豫地选择将这笔钱用于关乎国家安全的事业。这背后的力量,正是根植于他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他虽然身处一个小地方,开一个小小的商店,做一个小老板,却心系国家发展。当国际局势波诡云谲时,他的使命感被点燃,哪怕个人力量微薄,也愿意倾尽所有,为国家贡献力量。这份情怀,无关财富多寡、地位高低,却纯粹而炽热,令人动容。
从小爱筑大业
这份家国情怀并未停留在一次捐赠行动中,而是融入了他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细节。从杂货铺起步时,于东来便立下“用真品,换真心”的誓言。在假货横行的年代,他坚持把关每一件商品的进货渠道,拒绝假冒伪劣,哪怕成本高、利润薄,也绝不妥协。顾客们很快发现,在他的店里,商品质量有保障。随着口碑相传,生意越发红火。
随着生意的扩大,胖东来超市应运而生。于东来对顾客的关怀也达到了极致。
胖东来的服务政策也极具人性化,比如“不满意就退货”“七日内调价,补偿差价”,并提供免费存车、打气、修车工具、存包、手机充电、送货、维修、干洗、熨烫、锁边和修鞋等服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汇聚成了品牌的力量,使胖东来从许昌的一家小店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百亿的行业标杆企业。
回首过去,正是于东来那份三十年前便已深植心中的“小爱”,那份无论境遇如何都愿为他人付出的决心,成就了胖东来的传奇。伟大的事业无需惊天动地的开场,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用爱去浇灌,终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爱和使命的“矛盾”
近年来,在与一些JDT的交往中,常常看到类似的现象:他们口中常挂着“大使命与爱”,表达对信仰的热忱与虔诚,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踌躇不前,总是有各种借口:“等我有空再去服侍”“等我有钱再去支持CDR”等。然而,岁月如梭,七八年很快过去,现实却常常给人一记耳光。这些人中,很多人婚姻破裂、孤身漂泊、生活不稳定。当年信誓旦旦的承诺,最终停留在空想中,未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为何如此多人执着于“等有钱、有时间再付出”这样的想法?这种心态背后隐藏着惰性和矛盾。《SJ》中“穷寡妇的两个小钱”便是对此的有力回应。故事中的寡妇将仅有的两个小钱投入奉献箱中,这两个小钱在旁人眼中微不足道,但在上帝眼中却胜过富人们的大笔奉献,因为她献出了所有,而富人们只是从盈余中拿出了一部分。
现实中,不少JDT在贫穷或忙碌时不愿付出,认为自己的行动无足轻重。殊不知,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错失了信仰中的成长与祝福。他们如同一盏即将熄灭的灯火,若不及时添柴加薪,终会陷入黑暗中,错过那来自上帝的丰盛恩典。
爱与付出的回响
亲爱的朋友,不要等到“有空”或“有钱”再去行动。不要让拖延和犹豫阻挡爱的流淌。以于东来为榜样,以《SJ》为指引,从当下的小事做起——对家人多一分耐心,对同事多一丝关怀,对陌生人多一点善意;为社区、为教会奉献时间和精力。如此,我们才能在爱的旅途中,与美好不期而遇,让生命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成为这世间传递爱与希望的灯塔。
以爱之名,行SH之工
耶稣说:“你们做在最小弟兄身上的,就是做在我身上。”这提醒我们,每一个卑微的生命在SH的眼中都是宝贵的。当我们为贫穷者提供一口水、施以援手,这些小小的行动在SH眼中都是备受祝福的善举。
爱,是SH赐予人类最宝贵的礼物。它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中。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会在他人困境中伸出援手,给予温暖和关怀。
我们不必等待“合适的时机”或“足够的财富和地位”再去行动,因为爱是从心开始的,是从身边的小事开始的。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需要帮助时,不妨伸出援手;当遇到贫困者时,不妨给予一口水、一碗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或许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前行的力量。
只要心中有爱,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开始关爱,我们就能看到SH在我们中间的工作。SH通过我们的手,将爱与关怀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SH通过我们的心,培养出更多拥有爱心和善良的人。
让我们成为SH爱的工具,无论是在家庭中、社区里,还是更广阔的社会中,都尽力去帮助他人。当我们这样做时,便是行SH之工,成为SH所喜悦的人。
愿我们都能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在世间见证SH的荣耀与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