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桥社区完善设施办好乡村集市——乡街子上情更暖

文摘   2024-11-28 15:30   云南  

“天冷了,买条新裤子。”


“买了5公斤大米。”


“买把面条,也买了新裤子。”


11月22日10时,位于滇中新区大板桥街道云桥社区的周五集市刚刚开张,家住云桥社区第三居民小组的杨桂芳、张朝卫和张学芳就结伴而来,先去卖粮食的摊位上逛了一圈,又去卖服装的区域挑新衣服,彼此免不了互相建议一番,都选到了心仪之物。



“厚裤子60元,这个颜色我们老年人可以穿,很好配衣服。”今年77岁的杨桂芳皮鞋锃亮,鞋面上装饰黑色蝴蝶结,从棉背心里露出的彝族常服上刺绣艳丽,到头顶上的绿色古典帽子……细节十分“到位”。73岁的张学芳,红色单鞋、蓝色帽子、波点背心,背上背着的竹编箩筐尽显云南风情。另一位72岁的张朝卫,银耳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3位老人站在一起,只能用古典范儿、体面十足来形容。


“以前我们要去别的地方赶街买菜,现在街子就在家门口,方便多了。”杨桂芳告诉记者,自从今年9月云桥社区集市开业以来,每逢周五赶街日,姐妹们总要打扮齐整,“一起来转转!”


据了解,云桥社区目前有居民314户1511人。“加上流动人口有3000余人在社区居住。”云桥社区居委会主任匡绍安告诉记者,尽管社区有超市、餐饮店30余家,但多年来居民赶街却得去其他地方。


“在滇中新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社区居委会利用暂不供应的储备土地建设社区公益性临时停车场,再利用空余部分把云桥社区集市办起来。”匡绍安说,自从集市开业,明显感到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停车难的问题解决了,也有了自己的乡街子,周边居民也来我们这里赶街了。”



手打柠檬茶、汪汪队小锅米线、会泽黑山羊汤锅、贵州凉粉、长水松子、白汉场露天白菜、矣纳菌子……记者在集市里深度体验了一番,只见有的摊位名字“很萌”,有的摊主松弛感十足——如海滨度假般躺在沙滩椅上,舒服地晒着冬日暖阳。“我姓汪,有两个女儿,是女儿给起了个‘汪汪队小锅米线’的名字。”从云瑞社区赶来摆摊的中年夫妻告诉记者,来吃米线的几乎都是周边居民和建设工地工人。


小哨街道白汉场社区杨官庄居民小组的赵永丽正热情地推销自家蔬菜:“有机蔬菜,用的是有机肥。每周都来一次,主要是自己吃,也和周边居民分享。”“这个好吃,38元1公斤,我买了两公斤。”在摊位上买零嘴儿的陈阿姨热情指导记者如何挑松子,“你要买这个,小的要香一点。”



据云桥社区工作人员李绍美介绍,滇中新区周边居民会把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山上采来的松子、野菜甚至是木器、竹器、藤器、草编等手工艺品等拿到各处乡街子上卖,“量不多,自己家的菜更甜。”除了贸易需求,乡街子上的人际交往气氛更为温暖,也承载了滇中新区周边居民的社交需求。


记者离开时,不仅带走了乡街子上的新鲜蔬菜,还在与居民的交流中收获了诸多笑声与满满的抚慰感。


滇中新区报报记者:马逢萃 文/图

编辑/制作:刘晓婕

审读:喻劲猛  校对:张三亚

审核:尤祥能 余国华

滇中新区发布
云南滇中新区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