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预付费资金套上刚性“监管笼头”

2024-09-20 11:40   北京  



     培训机构“秦汉胡同”闭店的消息近来引发关注。此前,该机构声称与银行有资金存管账户合作,然而其在一些地方的分校要么未开设存管账户,要么虽然开设了但用了一两次后就没再使用。存管账户“失灵”,引发消费者质疑:明明已有相关规定,一些培训机构预付费资金存管为何还是形同虚设呢?


     预付费资金存管账户只用了一两次就不再使用,但培训机构却用存管账户来忽悠消费者,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让存管账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培训机构吸引消费者付费的“幌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商家根本就没开设过存管账户,也没向存管账户里存过一分钱。这些现象将导致存管账户“失灵”,对消费者的预付费资金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保障作用,进而使预付费资金存管制度落空。


     有效的监管制约手段是保障预付费资金托管制度落实的关键。当前,设立预付费资金存管制度的依据多为部门的管理政策、红头文件或地方性法规、规章,缺乏足够的强制力、约束力。对此,需要从制度层面明确商家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预付费资金存管制度的法律责任、负面后果,明确银行等预付费资金存管平台的限控责任,并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措施


     近年来,一些商家在收取大量预付费资金后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突然闭店、跑路甚至借助职业闭店人“金蝉脱壳”的现象,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给预付式消费模式投下了阴影。消费者一旦因上述情形面临纠纷,很容易陷入维权程序繁琐、难度大、成本高、时间长、成功率低的困境。


     正因为此,对预付费资金的事前、事中监管显得尤为必要。而预付费资金存管制度的设计初衷,就是通过第三方平台存管和按需拨付合理限制商家,使其不能无序无节制地使用、转移预付费资金,不能卷款跑路,不能侵犯消费者权益,从而给消费者的预付费资金“上一道安全险”。但要让这一机制真正落地生效,就得给预付费资金戴上明晰刚性的“监管笼头”。


     在这个问题上,相关部门应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法规、法律解释,赋予商家对预付费资金进行存管的强制性义务。针对不落实、不严格落实预付费资金存管机制的商家,设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件等罚则。


     在此基础上,或可考虑搭建全国统一的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对预付费资金存管的账户设置、资金存入时间、拨付时间、拨付标准、平台责任等提出明确要求,畅通消费者的查询渠道和权利救济路径,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应明确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措施,赋予监管部门在商家出现经营异常、资金监管平台发出预警信息、一定数量的消费者投诉举报等情形下冻结预付费资金的权力,以及对不按要求履行预付费资金存管义务的商家进行查处的权力。


      预付费资金有了明晰刚性的“监管笼头”,就能对商家产生警示作用,有效遏制商家未严格执行预付资金存管制度的乱象,防范卷款跑路,也能为监管履职、消费维权提供规范权威有力的“抓手”,有助于为消费者营造诚信、健康、透明、安全、有序的预付式消费环境。


来源:北京青年报(李英锋)

图源网络 侵删

商业预付卡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政策解读、行业资讯、同业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