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的今天,AI产品经理作为一个新兴职业,逐渐成为推动技术落地的重要角色。与传统产品经理不同,AI产品经理不仅需要熟悉AI算法,更重要的是具备“AI思维”,能够在技术复杂性和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本文将从AI产业链结构、行业架构、角色分类及岗位布局四个方面,全面解析AI产品经理这一岗位。
一、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
AI产业链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主要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每一层级既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AI生态的基本框架。
1. 基础层
基础层是AI技术的算力基础,主要包括计算硬件、计算系统技术和数据资源。
计算硬件:核心硬件如GPU和FPGA等芯片,是实现AI运算和算法训练的关键。GPU擅长大规模并行计算,常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FPGA因其灵活性和低延时,适用于特定任务。近年来,国内外厂商如英伟达(NVIDIA)、华为(昇腾芯片)和寒武纪等,都在这一领域深耕布局。
计算系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5G通信是基础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提供分布式计算能力支持;大数据为模型训练提供海量高质量数据;5G通信则在终端设备与云端之间构建低延时的高速传输桥梁。
数据资源:数据是AI技术的“燃料”,涵盖数据采集、标注和分析等环节。高质量的数据是提升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国内的百度数据工厂和阿里云等平台正致力于优化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基础层是AI技术发展的基石,其突破程度决定了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上限。
2. 技术层
技术层是AI算法和平台的开发中心,分为三大部分:
算法理论: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为核心,包括传统算法(如支持向量机)和前沿技术(如生成对抗网络GAN、强化学习等)。近年来,类脑算法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通过模仿人脑的工作机制提升AI系统的学习和推理能力。
开发平台:提供基础工具和技术支持,包括开源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和技术开放平台(如百度飞桨、阿里达摩院)。这些平台不仅降低了AI技术研发门槛,还促进了技术的普及化。
应用技术:聚焦具体应用领域,如计算机视觉(CV)、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语音识别。以CV为例,它通过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实现安防监控、自动驾驶等场景的智能化功能。
技术层是AI产业的核心创新区,技术的突破不仅加速了AI能力的提升,也为应用层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
3. 应用层
应用层是AI技术与行业结合的体现,直接面向用户和市场。
行业解决方案(“AI+”):通过将AI技术嵌入传统行业,提升其效率与竞争力。例如,“AI+医疗”通过智能影像识别协助医生诊断;“AI+教育”则利用自适应学习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
典型产品:如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汽车和无人机等,这些产品通过集成AI技术,显著改善了用户体验。例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结合了计算机视觉、雷达感知和决策算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颠覆性创新。
应用层是AI技术商业化的核心战场,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产品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
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三层结构既分工明确,又环环相扣。基础层提供技术运行的底层保障,技术层负责核心算法和平台开发,而应用层将技术真正转化为用户可见的产品和服务。这种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模式,使得AI技术得以快速进步,同时推动了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落地。
二、人工智能行业架构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互联网不同,更强调软硬件结合的实际应用。因此,我整理了通用的AI技术和相关平台。只有底层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再配合适当的算法,才能打造智能化的产品。
目前,国内AI相关公司大多处于以下图谱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置。
AI技术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技术的成熟度和业务渗透能力。技术的成熟度是基础,而深入具体业务场景是关键。
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技术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图谱的构建和机器学习能力。AI技术正在从单点应用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企业更加重视技术的融合发展。数据的积累是AI技术进步的核心,企业通过深耕应用场景,用数据优化算法,建立行业壁垒。
AI技术正在推动硬件设备的革新,其未来潜力取决于技术与硬件功能的协同发展。通过AI技术的加持,硬件设备实现了万物互联和线上线下数据的无缝连接。同时,AI技术改变了人与设备的交互方式,视觉、语音、语义等技术对场景数据的理解能力成为提升交互效果的关键。只有与硬件基础功能结合,AI技术才能展现更大的市场潜力。
在底层硬件方面,芯片是算法和算力的核心保障。芯片的技术实力因其任务和部署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
云端芯片负责处理海量数据训练,需要强大的并行运算能力;终端芯片专注于数据推理,其综合功耗是关键指标;类脑芯片通过模仿人脑结构进行运算,不仅能提升计算效率,还能降低功耗,被视为AI芯片的未来发展方向。
视觉传感器的研发与软件系统不同,其重点在于突破成本限制。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中至关重要,行业的核心任务是降低激光雷达的生产成本,其中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国内毫米波雷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流产品包括24GHz和77GHz两种规格。77GHz毫米波雷达因其高精度和强穿透力,被认为是未来的市场主流,而降低研发成本是企业攻克的核心目标。摄像头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安防监控、自动驾驶和智能电视等领域实现了智能化,其认证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成为关键。
需要深刻理解AI算法和技术细节。
可能需要编写代码,与算法工程师紧密合作。
管理数据型产品团队或AI数据型产品团队。
了解数据采集、挖掘、可视化等过程。
掌握算法对算力的需求,优化算法以减少服务器负担。
对接行业客户,明确行业需求。
探索AI技术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场景。
与基栈型产品经理协作,定制AI方案。
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能够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
ToB(面向企业)AI产品经理
明确行业需求,探索行业解决方案。
探索AI技术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场景。
与基栈型产品经理协作解决技术问题。
需要具备较强的行业知识和技术沟通能力。
ToC(面向消费者)AI产品经理
基于AI核心算法探索用户场景。
开发面向消费者的AI产品。
协同完成AI产品的落地开发。
需要具备用户洞察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将AI技术转化为实用的消费者产品。
挖掘现有业务中的AI应用场景。
选择合适的第三方供应商。
配合现有产品完成整体工作。
不需要深入理解算法,但需要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同时考虑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需求。
定义功能列表、进行页面设计和交互设计。
负责开发和测试。
了解PCB版设计、工厂洽谈及软件和硬件的兼容性测试。
需要具备沟通协调能力、行业场景挖掘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知识。
四、AI产品经理的能力提升
目标不明确,经常改变方向
缺乏自知之明,眼高手低
学得太杂,没有重点
忽视学习
圈子太小,闭门造车
此外,我建立了各大城市的产品交流群,想进群小伙伴加微信:chanpin626 我拉你进群。(加过微信:chanpin628或yw5201a1的别加,分享内容一样,有一个号就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产品刘 可领取大礼包一份。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