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柯洁
曾经的唐,是唐朝的唐;这两年的唐,是唐氏综合征的唐。随着互联网的异化,这个字已经被演变成了一种专门骂人的词语——所以,它究竟是怎么变成这样的?这种呆傻的孩子长得都一样,眼肋宽、塌鼻子,表情都一个样,你是中药西药怎么开发都不行,他的智力就是四五岁的智力唐,全称“唐氏综合征”,一种先天性生理性疾病,疾病特征如上文所示,我们熟知的舟舟就是此类患者。“唐氏综合征”其实是音译,唐对应其英文“Down syndrome”中的“down”——但当初音译成“唐”的翻译人员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无心之举宛如亚马逊蝴蝶的翅膀,刮起了互联网的一场飓风。
油管频道“Our Grandfather Story”曾经采访过4位拥有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少年(图中右边这位),并询问过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看法
较早将这一病症应用于互联网描述的,是抽象系主播张顺飞的直播间。有人称其长相像得了“唐氏综合征”,但凡直播间里有一些下饭的操作或是夸张的表情,“唐”这个字就避免不了,张顺飞也因此喜提外号“唐顺飞”。而让唐这个字传播更广的,是曾经火爆出圈、同时争议极多的动漫《国王排名》。
当时B站还专门仿照波吉做了个黄豆表情包(后来皇冠去掉了),神似被爆头的肯尼迪
由于其作品的某些争议,主角波吉哑巴且低智的形象亦与唐氏综合征相当吻合——所以“唐氏排名”的名头开始被广为熟知;而在互联网另一端的短视频领域,某些拍摄“唐氏儿”患者日常的视频,也成为一种审丑的流量密码(比如小鸭哥)……各个方面的努力,使得这个症状,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极大的曝光。于是渐渐地,整个互联网开始“梦回大唐”了。而你会发现,唐这个字的演变,其实是满足现代中文的骂人体系,以及互联网交流规则的。现代中文骂人主要有两套体系:其一,是以母系为圆心的家族诋毁式攻击,一般越靠近圆心则杀伤力越强;其二,则是各种疾病(主要精神科)的指代——而“唐”显然属于后者,就像是新时代的“神经病”“弱智”和“白痴”“脑瘫”一样。而现在互联网的交流规则就很简单了:不让蹦脏字,所以需要找个替代品。一个“唐”字,既不会被屏蔽掉又比较新。如果想攻击一个人的外貌、言行的离谱,一个“唐”字或者“唐完了”之类的描述,足矣。于是,唐这个字从一个家族的姓氏,变成了一种赛博姓氏。当你觉得一个公众网红的形象傻β时,就可以以“唐”给其命名:比如发明“我接受≠我同意”这一不等式的“唐妞”,以及在今年火起来的“唐龙”奶龙。
其实更早被称为唐龙的,是《幻兽帕鲁》中的佩克龙(不要问我为啥放张唐小龙)
但好巧不巧的是,因为历史原因,“唐”这个字,又有着强烈的延展性。也就是说,当唐字开始泛用滥用之后,当今一系列和昔日王朝相关的文化词语、所有和唐姓人物相关的典故,都存在着被曲解的风险——这些延展,是“唐”作为一种攻击性词汇最具争议的点之一,它被一些人称之为“文化诋毁”。
现代的例子也有,比如某国产情景喜剧中的“唐氏表演法则”
比如原本的文化名片“唐人街”,现在在互联网上多了一种含义,泛指一群人都是菜β;比如赵匡胤穿龙袍——“唐完了开始宋(虽然这么描述并不算严谨)”;如果你在FPS里起了把狙击枪随后当场白给,那么就是“唐狙(雎)不辱使命”。
来源@丐伦菌
上个月19日,一些与公益事业相关的人士发布号召视频,希望大家抵制“唐氏”的污名化。其宣称“利用疾病作为攻击,是一种缺乏同理心的行为。”鉴于现实生活中的唐氏患者并不少见(其发病率在新生儿群体中约为1:600~1:1000),这样的号召显然是合乎道德、并满足人们恻隐之心的。
上面那张呼吁的图只要稍微截一下,就能变成对线表情包
关于唐字的异变滥用,一直是中文互联网上最争吵不休的一个点之一。其核心争论点往往有二:其一,我们在说“唐”的同时,会攻击到唐氏综合征患者本身吗?其二,在说“唐”的时候,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文化诋毁呢(无论有意还是无意的)?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有着一个标准的答案:如果要严肃一些来说的话,那一定是存在的,说脏话和高素质从来都是不可兼得的东西——但是,是否真的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呢?关于前者,如果我们抛开“唐氏患者们都没意见”这一类的地狱笑话,就会发现很简单的一个规律:当人们以疾病骂人时,99.9%以上的情况下都是在骂一个正常人像某种患者,而不是骂一个有对应疾病的人。虽然我本人很乐意将唐氏替换成“21-3体综合征”,然后再简化为“213综合征”和“2B综合征”这样的描述。但如今你再拿着“2B”这俩字去怼人,多少显得有点软绵绵,更何况现在不少人一看这俩字,就会自动联想到某位蒙眼黑丝大开叉的3D区劳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线时若是不缺点德、若是不击穿道德下限,那又怎么能体现杀伤力呢?后者同理,我非常不希望唐这个字被异化之后,秦、汉也被类似的情况异化(@某国产车企)。我们也可以从道德层面和文化层面去深刻谴责之,但无论怎么谴责,最终都会导向一个结果:指望互联网完全不存在这类的词汇是不现实的,就好像让人类文明没有厕所一样,毕竟它就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这些变故,归根结底在于互联网交流规则的限制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人们必须要有一个垃圾桶——而从词汇演变的视角来看,若是想消解它,除非官方出面直接ban掉(比如伞兵这种),唯有不断地解构它,直至其内容近乎于消弭,直至在解构的尽头处,人们逐渐淡忘它的本源。
图为导演三木孝浩的电影《唐》,豆瓣6.2
而如今,这个解构过程已经开始、且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了。其实相比于前两年,“唐”这个字在今天的攻击性和泛用性,已经渐渐消弭了不少。互联网交流的信息密度,使得一个流行词汇的“半衰期”相比以往无限缩短。而如今,唐之一字在对线中,有了一个同音的代替:这个同音字的传播,跟前LOL职业选手乌兹有关。其罹患糖尿病的特性,被一些缺德黑粉称为“糖人”,之后得到更广泛的扩张。糖在谐音唐的同时,亦在指代糖尿病——约等于前者的上位替代;同时,它还能与“控糖”的现代理念关联起来,并解构延伸出更多与“糖”和“糖尿病”要素相关的内容:曾经的“糖分超标”,一般是指恋爱戏码中的发糖环节很多很甜;现在的“糖分超标”更多指一个人的傻β成分超标,顺带还可以接上一句“看完打了几针胰岛素”。所以,尽管“唐”和“糖”两者出现的时间较为相近,但在最近后者的出镜率开始明显提高。比如今年某位未成年网红,因其舞步比较神经质,喜提称号“半糖小子”。
人道主义打码
你会发现,所有的骂人词汇必然会随着广义化、解构化,而逐渐失去其应有的杀伤性——就像现在的“唐”之一字,攻击性已经远不如前,因为它除了用来说人打游戏菜之外,还在诸多公众领域得到了广义化与调侃化:比如“曼波”,比如某四字虚拟主播,再比如,围棋棋手柯洁。我总是在感叹互联网的创造性和解构性:无论规则如何改变,人们总会找到新的语言去形容之。但互联网的创造性是一种双刃剑,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那一面都会无限延展与更新——我不喜欢这个梗,但却无法避免它带来的影响。而显然,当“糖”之一字被用多了之后,人们亦将奔赴下一个疾病,并开发出新的语言性武器——并诞生新的争议,乐此不疲。对于“糖”之一字的延伸,是否算是对糖尿病患者的不尊重?以及,它是否算是对民间传统手工艺“糖人”的不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