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冀鲁豫人民为完成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尽到了最大的努力,现在还在努力于支前工作,十分难得。特致敬佩。粟裕:淮海战役的胜利,靠了山东的独轮车和东北的大炮弹。刘瑞龙:战役过程中,鲁、苏、豫、皖、冀五省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这就是支前后勤工作给予战役胜利的有力保证,这就是广大人民对淮海战役的伟大贡献。沿着淮海战役的轨迹一路走来,记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浴血奋战的身影,还有背后千千万万人民群众为支援前线做出的贡献。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战场,来自不同地区,操着不同口音,但都怀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支援解放军全歼敌人,取得战役的全面胜利。9名群众 1位战士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60万大军投入战斗。这次战役,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众多,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的。在那66个昼夜的战火中,543万群众奋勇支前,平均一名解放军身后就有9名群众“护航”。男女老少齐上阵,给解放军送军粮、送衣被、送武器、运伤员,仅小推车就动员了88万辆。妇女群众为战士做军鞋。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战前做了充分准备,粮食、弹药、被服等军需物资比较充足。但是由于我军进展迅速,预设的粮站、兵站、医院被远远甩在后方,运输线被大大拉长。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中央军委指示:“必须准备全军部队及民伕130万人左右,3个月至5个月的粮食、草料、弹药,十万至二十万伤员的医治。”“对于人民,必须实行耕战互助的方针。”于是,“大规模的群众性支前运动,在鲁、苏、豫、皖,东起黄海之滨,西至豫西地区,北自山东渤海,南达长江北岸(主要是苏北地区)的纵横两三千公里,9000多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内,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一地区包括当时中原的豫西、豫皖苏,华东的胶东、渤海、鲁中南、苏北、江淮,华北的冀鲁豫共八个行政区和济南、潍坊、郑州、开封、洛阳,以及在战役中解放的徐州、商丘、连云港等城市。在这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后方到前方,从乡村到城镇,男女老幼齐上阵,家家户户忙支前。前方需要什么,后方就支援什么,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就支援到哪里,成了千百万人民的自觉行动。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劳模带头支前,父子、兄弟争上前线,许多青年自动推迟婚期,丈夫奋勇去支前,妻子积极忙生产,保证支前、生产两不误,各地的模范事迹层出不穷。人人都在为争取这次决战的胜利,努力多做贡献,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宏伟图景。”(据华东野战军政委、后勤司令刘瑞龙《人民全力支前,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支前群众 勇变“奇兵”
1948年11月13日,中原野战军兵临宿县城下,完成了对宿城的包围。郊区驻满了解放军,家家户户腾房子让锅灶,出柴草、磨面送菜、煮饭。在当地地下党员的带领下,群众主动掩护解放军侦察敌情,帮助解放军运送弹药,构造云梯。城南三里湾的地下党员,把宿城四周50多个敌军暗堡位置画成草图,详细提供给部队指挥机关,提出放掉护城河水以利攻城的建议。军民一心,众志成城,攻城于11月15日下午5时开始,16日凌晨宿县解放。民兵护送粮弹物资运往前线。
在黄维兵团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双堆集地区时,沿津浦铁路各县,集中大量人力,配合地方武装,开展了大规模的津浦铁路破击战。宿县地处徐州与蚌埠之间,是津浦铁路的重镇,也是徐州之敌重要的补给基地。宿东县(当时我党为了便于领导,把宿县铁路以东叫宿东县,路西称宿西县)组织铁路沿线1200多名群众,采取绳索拴轨,前拉后撬办法,使16公里长的铁路“大翻身”,彻底破坏、切断了徐蚌之间的联系。随着敌军遗逃的官兵与日俱增,各县、区、乡组织民兵在各村路口、渡口处设立岗哨,手持扁担、锹头乃至赤手空拳的后方群众,活捉逃兵的例子不胜枚举。1948年12月3日天刚亮,萧县颜庄来了6个杜聿明集团向西南逃窜时掉队的散兵。6人来到村民李子琛家抢东西吃,李子琛装作关心地说:“村里都住满了解放军,你们不如藏在我家,天黑了再赶路。”6人信以为真,疲惫不堪的他们丢下枪一头倒在床上睡了过去。李子琛一边将散兵的武器摸走藏起来,一边让邻居去通知其他村民。当6人再次睁开眼时,已经被赶来的干部群众团团围住。1949年1月10日黎明,萧县张老庄农民段庆香发现一伙神色慌张的人,其中一人向他走来,恭敬地称他为老先生,并恳求段庆香为他们找几套便衣。段庆香表示便衣难找,这人便取手上的金戒指给段庆香,询问村里有没有解放军。段庆香说有,那人马上紧张起来,嘱咐他不要报告解放军。段庆香从这几人的服装、口音、举止上,断定他们是从陈官庄方向跑出来的国民党军官,于是立即赶去向驻在本村的解放军报信。解放军战士当即展开追捕将其一行14人抓获。经审问,其中一人正是杜聿明。段庆香的及时报信,功不可没,当时《雪枫报》为此刊登了文章和段庆香的照片,有关部门对他进行了表彰。据不完全统计,皖北军民在36天时间里捕捉国民党散兵游勇800多人。要人有人 要粮有粮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保证作战部队吃饱、穿暖。”这是支前群众的心声。男女老少齐动员,提供情报,供应粮食,抢运伤员,修筑工事,支前工作真正做到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炮声隆隆中,一支支由小车、牛车、担架、肩挑人扛混合组成的支前民工队伍,是淮海战役战场上最为壮观的场景。豫皖苏组织的担架达十多万副。其中,每个军分区保持有一二千副常备担架,全区共有1.2万多副常备担架活跃在前线,一线担架为常备担架,也被称为“火线担架”。“火线担架”组织严密,战斗力强,每副担架由6个人轮换着抬,3副担架为一小队,从火线上抢救到伤员后,采用一站接一站的传递方法,快速后送到包扎所。他们还常常帮助部队作战,捕捉俘虏。二线担架负责把伤员从包扎所送到野战医院,三线担架负责把伤员从野战医院送到后方医院。担架队员们为了把受伤的战士尽快转送到后方,不分昼夜,冒着严寒,过冰河、走泥沼,每天行走几十至上百里。参战的民工担架队整装待命。
小推车在淮海战役中立下大功。豫皖苏地区组织的支前小车有1.8万多辆,还征借了大批的牛、马、驴、骡子用于运输。由于牲畜运输的目标大,在一线多用车推、人背,把物资抢运到前线。很多民工带的干粮不够了,尽管身上背着粮食,都不肯动用一粒,仍忍着饥饿把粮食送到部队。当时支前的民工队伍中有三件宝:狗皮、蓑衣、葫芦瓢。狗皮铺在伤员身下,给伤员取暖;蓑衣披在担架上、粮车上,为伤员和粮食遮风挡雨;葫芦瓢则有时给行动困难的伤员接大小便。三件宝见证了民工无私奉献精神和人民群众与子弟兵的鱼水情深。据不完全统计,淮海战役中,仅萧县就组织支前民工近10万人(其中1.3万民兵),担架5700多副。11月22日,即全歼杜聿明集团的当天,中央军委向豫皖苏分局和行署下达了筹集一亿至一亿五千万粮食的命令,并规定在老解放区征公粮,在新解放区征借的政策。刚解放的萧县、宿县在五六天内就筹集粮食千余万斤,全区筹粮达三亿余斤,超额完成1倍以上,占整个淮海战役筹粮的五分之三。战后,剩余的粮食多达1400万斤,全部返回救济群众。各地筹集的肉食品、蔬菜、油盐等副食品的数量也很大,基本满足了部队的需要。前线需要的上千万斤面粉,大多是后方妇女、儿童一斤一斤磨出来的,仅宿县阎桥、百善、古城三个区的妇女就磨面十多万斤。妇女还担任护理伤病员的任务。宿东县柏山区的刘大娘,爱护伤员如同亲生儿子,她不顾年迈体弱,喂水喂饭洗血衣,端屎端尿,日夜守护伤员。大娘家中原本有3只老母鸡,全指望着它们下蛋换点油盐钱。但为了给伤员补身子,大娘毫不犹豫地将3只鸡全部宰杀炖鸡汤给伤员喝。此外,群众还主动拆掉房屋门板,砍伐树木,为部队架桥、修筑工事。“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战场的后方,这样直抵人心的歌谣温暖了无数人。谁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在战争最需要的时候,群众为支援解放军的付出,让双向奔赴上升到了不曾有过的高度。战火硝烟已散,时代变迁,不变的是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如今,当我们走进一个个淮海战役纪念场馆,除了学习先烈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聆听战场风云,还可以看到每个纪念场馆都有关于“支前”专门的展厅,千千万万群众支前的壮举也被记录下来。这是“人民的胜利”,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立下的不朽功勋也将永载史册。
结束语:
在本报推出“红色回响——致敬淮海战役胜利75周年”系列报道过程中,记者先后走访了江苏省徐州市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安徽省淮北市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临涣文昌宫)、小李家总前委旧址,以及宿州市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等地,采访韩琦、石纪伦、乔忠灵等老兵及部分淮海战役研究者、历史见证人,以文字、视频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再次回顾75年前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铭记光辉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弘扬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在淮海战役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的淮海战役精神。此外,记者从宿州市人大常委会获悉,为共护淮海战役红色资源,我市及安徽淮北、江苏徐州、河南商丘、山东临沂四省五市首次区域协同立法《淮海战役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宿州市淮海战役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已于12月20日经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查批准。条例明确将“英雄模范人物和集体的形象、事迹以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口述记忆、红色地名等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纳入保护范围。条例出台后,将以法治力量为淮海战役遗址遗存的保护、管理、传承、利用提供坚实保障。文 | 记者 徐蕾
编辑 | 吴维维 姚雪
一审 | 丁曼
二审 | 李锋
终审 | 张化云
· 版权声明 ·
拂晓报社稿件和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如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