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新型婚姻”正在流行:既没有婆媳矛盾,也没有夫妻吵架,太爽了
文化
2025-01-23 18:25
甘肃
文/
微微
来源/
十点读书(ID:duhaoshu)
临近年底,许多人开始收拾行囊,等待着放假回家。
但在放假之前,对于一些已婚朋友来说,“过年回谁家”又成了他们的心头大事。
身边不少朋友说出了他们的埋怨:
年只有一个,夫妻双方都想回自己家,婆家拿过年的规矩压人,娘家父母的孤独也有目共睹,弄得他们左右为难,进退不得。
曾经在后台收到一位用户的留言,她的心情也是如此。
她和丈夫结婚二十余年,因为对方是一个观念很传统的人,秉持着过年一定要在自己家过,没有在妻子娘家过的规矩。
她试图争取过,但换来的只有夫妻间无休止的争吵,把好好的春节弄得一团糟。
为了家庭的和睦,她只能选择妥协,这一妥协便是十几年。
来源:视觉中国
以至于每到春节,她总是难免想念父母和兄弟姐妹,也羡慕别人能够回家过年。
每个人想回的是自己的家,想陪伴的也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父母,这是人之常情。
两个人意见不统一,自然也会滋生出一些矛盾和冲突。
但相比较“吵”出个谁胜谁负,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两全之策。
在一些人为“过年回谁家”而苦恼时,另一些人在传统的回婆家和顾及妻子感受的回娘家之间,探索出了多元化的回家方式。
不把日子过成只回谁家的一言堂,也不在争吵中磨损夫妻感情,他们的诀窍只有一个字:
让。
各回各家,规矩让渡人情
在一众“回谁家过年
”
的讨论声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Papi酱与丈夫老胡的处理方法——
各回各家。
Papi酱是上海人,老胡是陕西人,虽然两家相距一千多公里,但被他们以四两拨千斤的解决方式巧妙化解。
结婚十年,每逢过年,两人都是各回各家,各找爸妈,哪怕有了孩子,也不曾变过。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人羡慕,也引来不少非议。
有人关心孩子回哪家,也有人好奇两家长辈的感受。
毕竟“过年回谁家”的症结,不仅是两个家庭的不舍,也是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的冲击。
来源:视觉中国
一旦夫妻分开独自回家过年,哪怕感情和睦,难免还是会引来老家亲戚的关心与盘问:
是夫妻感情不好,
是对方不会做丈夫/妻子,
还是家庭地位不行?
来自他人的风言风语总会让一群人心生退却。
毕竟观念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网上看到一位独生女的留言:婚后第一年,她和丈夫选择各回各家过年。
其间有过争执,婆婆认为第一年必须在婆家过年,在得知她的决定后,婆婆一时气愤发了一条朋友圈:
无语。
这条朋友圈恰好被女方妈妈看到,以为对方是故意给自己脸色看,直接退出了两家人的群聊。
两家人闹得很不愉快,但她没有改变这个决定。
倘若她不回家,这个年就只有妈妈一个人过了。
Papi酱谈及各回各家的初衷时,也提到:
“对于男方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儿子是最重要的,对于女方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女儿是最重要的。
女婿要不要带回家,儿媳妇要不要去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各自陪各自的父母。”
在外地漂泊的人一年到头都在忙工作,只有到了节假日才可谈回家陪伴父母。
这是每一个游子都能体会到的感受:回家的路途漫长,陪伴父母的时间只能按小时计算。
对于结了婚的女性而言,“娘家是越回越少的”更是一个共识。
趁时光未老,趁父母健在,陪伴父母是每一位子女的心声。
轮流过年,夫妻换位思考
“回谁家过年”这个话题放到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家庭都会为之争吵。
或是一方的退让,或是双方的有商有量,在容易引发冲突的婚姻话题中,许多夫妻早已学会了适用于自己的夫妻相处之道。
一位朋友便提到自己家的情况是轮流去各自家庭过年。
他说他的情况并不特殊。
作为成年人,大家都有回家探望父母的需要,不适应另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是现实困境。
他不习惯妻子娘家的饮食习惯,妻子也很难适应他老家的社交需求,语言不通也就算了,从除夕到大年初四,总要忙着接待不熟悉的亲戚,同他们闲聊喝茶。
来源:视觉中国
各回各家的办法在他们家并不适用,已婚已育的人在老家有另一套习俗要走,单身一人难免分身乏术。
亲戚们的盘问,也确实让他招架不住。
为了兼顾夫妻双方的感受,他和妻子商量出了轮流过年的方案,今年去你家,明年去我家。
有时候也会选择“极限过年”,和父母吃完年夜饭后,连夜开车赶到妻子娘家接着过年。
身边不乏有人提出质疑,觉得在男方家过年才是正道。
但他始终觉得,现在和以前不同了。
结婚是两个人的结合,现代婚姻不再是单向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他是丈夫,是儿子,对方是妻子,是女儿,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个体。
没有儿子在身边的父母,会感到孤单;没有女儿陪伴的老人,身边也会特别冷清。
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妻子,都有正常的情感需求。
将婚姻经营得很好的人,都懂得换位思考,在考虑自己的意愿的同时,也体谅对方的不易。
看见彼此,各退一步,而不是让别人家的儿子/女儿来迁就自己。
原地过年,彼此轻松
很多中年人,最怕过年。
过年能回家是一回事,过年不得闲是另一回事。
因为回家不单单是为自己而回,也是为别人而回。每逢过年,与其说是陪伴父母,不如说是应对上门走亲戚的人。
要和老家的亲戚朋友打交道,要主动上门到各路长辈家拜访送礼。
觥筹交错间,社交的烦琐便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情负担,也让钱包每到过年就要瘦三圈。
比起放假团圆,过年更像是一趟“出公差”。
来源:视觉中国
或是囊中羞涩,或是为了躲避社交的喧嚣,越来越多的小家庭开始选择原地过年。
等热烈的社交氛围退去,再带上孩子和老人一起过一个清净的年。
这样的选择背后,也离不开长辈的理解与放手。
曾经看到有人发帖征求婆婆们对于“儿女过年不回家”的意见,不少婆婆都表示乐得轻松。
过年对于年轻人来说,有诸多避不开的人情世故。
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项体力活。
有一位婆婆说:
“我不需要守着儿子黏着孙子,我也想给自己放个假。
要回家并不是只有过年才可以,每一个大大小小的节假日,只要有心,随时都是团圆的日子。”
一时难圆,未必不能长圆。
我们可以因为亲情,奔赴上千里换来几天的热闹日子,也可以因为种种现实考量,留在原地给彼此放假。
亲情未必是节假日的团聚才可以彰显浓度,而是体现在平日里的关心。
多打打电话,多发发视频,在朋友圈多分享、多互动,照样能消弭空间和时间的阻碍。
两家一起过年,彼此体谅,换来圆满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婆家和娘家是水火不容的两个群体。
小夫妻两人彼此都觉得自己的父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而自己是对方家庭里的“外人”。
殊不知,明事理的父母都懂得体谅儿女婚姻的不易,对亲家以礼相待。
在婚姻里过明白的夫妻也知道要好好对待伴侣的父母,在家人面前为伴侣说好话,全口碑。
锱铢必较换不来和谐美满,矛盾要说开,办法要商量,婚姻要修炼,两家人也要磨合。
来源:视觉中国
当你想把日子过好,父母愿意为孩子着想,夫妻愿意为彼此考虑,即使相隔千里的两个家庭,也能除夕夜齐聚一堂,吃上一顿温馨的年夜饭。
看到一位网友询问如何将两个家庭聚在一起过年,留言区里没有争吵与互不退让,有的只是双方的理解与担当。
有的孩子会带上两边的父母一起旅游过年。
离得近的家庭,双方父母会在家提前烧好饭菜带到孩子的家里,而留在家里的小夫妻会提前做好准备,迎接老人过年。
倘若离得远也没有关系,双方父母会在年前便走完亲戚,等到过年到孩子家团聚。
在他们眼中,办法总比困难多。
不一定非得过年的时候才能看望父母,不一定非得只能去一家。
事实上,“过年回谁家”的本质不是目的地的选择,而是夫妻之间的互不相让和两个家庭之间的较量。
但世间事不可能样样圆满,唯有尊重与理解可以求得两全。
困在其中,只有无休止的争吵。
放下争执,才能得到真正的团圆。
来源:视觉中国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听我的”和“听你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商量着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不伤感情,也不为难自己。
当他人的言论、传统的观念影响到夫妻双方的幸福指数时,我们不是非得抱着前者不放手。
婚姻的本质就是两个独立的人以平等的姿态走到一起,打破原本的秩序,组建全新的家庭。
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问题,会发现“过年回谁家”之所以没有统一的答案,是因为它不强求人只做一个选择。
它的答案可以是:
体谅妻子远嫁的不易,陪伴她回娘家过年;
理解丈夫对父母的不舍,陪一陪他的父母。
当你想通以后,就会知道“过年回谁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时愿不愿意与父母多聊聊天,有空的时候回去多陪伴;
重要的是你我愿不愿意体谅彼此的不易,放下外界束缚和思想负担,共同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新型婚姻。
点亮
“在看”
,愿你我都能在这个春节,好好沟通,好好过年。
今年你在哪里过年呢?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们一起聊聊~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套公式走捷径?不要小瞧易烊千玺
“过年,去奶奶家还是姥姥家?”孩子的回答太真实,父母别埋怨
刘震云:如果你混到没人找你吃饭,没人喊你聚会,连电话也没几个,那真要庆祝,你不是人缘变差,而是真正觉醒了!
第1批免签来华的韩国人,赚大了
“一点破事就发朋友圈的人,没见过世面”
作者:
微微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
十点读书。责任编辑:毛新雯。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相约,陪你读书、看故事。
最新文章
发现一个现象:收入1万以下的夫妻,吵架大都为了钱;收入1万以上的家庭,吵架基本是因为......
人到中年,千万不要入戏太深
人民日报推荐:拒绝焦虑,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建议永久收藏)
“喝多了劝女朋友跟她前男友复合……”网友:酒品见人品,你人还怪好的嘞哈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他们的样子,让人心疼
愿所有的风尘仆仆,都是人间值得
“为什么吸血鬼都是贵族设定?”网友的回答一针见血哈哈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恭喜,他们终于复婚!网友:我又相信爱情了
91岁上海老太每月退休金过万,手握几百万现金,却每天吃馒头,多年后揭开一个惊人秘密……
当心仪的男生问“你谈过几次恋爱”时,高情商的回答是这样的!网友:活该她脱单你单身哈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49岁梅婷“随心起舞”火了!带孩子、家务都“不会”,却被二婚老公宠上天,她凭什么?
这个只会让嗓子疼的器官,其实守护过你一整个童年!
“有一种黑历史叫小时候的笔记本”,这也太抽象了吧,哈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中国最“不好惹”的省,承包年货圈的顶流
“客有4不请”:过年期间,最好别请这4种饭
“服务员问我你朋友是帅哥吗?我愣住了,说不知道”,哈哈哈这不合时宜的严谨啊……
晚安一句话
曾让全网心疼的“21岁背孩子送外卖单亲妈妈”,最近有后续了
过年聚会,尽量不要问这3种问题,切记
“写错春联了如何补救?”评论区才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笑发财了哈哈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专挑过年前后对熟人下手,这种“杀熟”局,千万小心!
过年最好的状态:听一听、问一问、扫一扫、看一看
“半夜想前女友想到失眠,起来把共享单车摆放整齐了?”谢谢你,田螺姑娘!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因一双高跟鞋改变命运,20多岁重庆小伙火出圈,央媒:正能量!
“新型过年方式”正在流行:女人不委屈,男人不为难,父母都轻松
“建议胸闷气短的人来一次针灸……”网友:这边建议来10串,药到病除!哈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河南男子背重病母亲步行就医,孝心感动全网,如今他怎么样了?
读懂古人过年,方懂为人处世
“求助,牙线断在手机孔里怎么办?”评论区真是专业添乱啊,哈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东北澡堂,人间天堂
14岁男孩与“AI美女”恋爱:这种新型危机,正靠近你我
人有8乐,占4个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异性之间,有这3种感觉,说明是灵魂伴侣
“为了省钱,大学生坐101个小时硬座回家?”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哈哈哈哈哈
车厘子断崖式降价后,第一批受害者已经进医院了?
妈妈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辈子都没弄明白这几件事
快过年了,千万别再用请客攀人情了(切记)
到了中年才知道,父母有退休金和没退休金,大不一样
过年回家发现爸妈变心了呜呜呜,网友:现在混得还不如一只狗啊哈哈哈哈
晚安一句话
裁员了,这几个行业很严重,劝大家2025年做好准备!
亲戚相处“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年前必看)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