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职工书屋”读书达人分享会(第十四期)

文摘   2025-01-17 20:45   辽宁  




有一种时代风尚叫“阅读追梦”,
有一种精神家园叫“职工书屋”,
在这里,
听阅读故事,品读书感悟,荐精品好书,
让我们一起在读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习近平扶贫故事》有感
朝阳市财经学校   齐雪明 



平易近人,千秋伟业

     

一位大国领袖,专注人民群众吃穿住行半个世纪。读《习近平扶贫故事》,被深深吸引,被深深感动,“展书细品,掩卷深思,我们仿佛穿越时间的长廊,回到习近平总书记曾奋斗过的地方,面对他曾面对过的困难,思考他曾思考过的问题。从这些故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引自本书前言)。

本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山西的梁家河直至调任中央访困扶贫的67个故事,用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真实呈现了总书记伟岸且又平易近人的光辉形象。总书记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农民,在黄土高坡上与人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可以说他最了解农村,最心疼农民,更对“贫穷”给农村给农民带来的困顿体会极深。因此,不论是身在县、省还是中央,他一直心系乡村,情牵农民,用赤子情怀服务百姓,造福百姓。

我们读本书,感动之余我想应该有以下三点认识,其一,我们要学习总书记“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这与他早年的知青生活、与其人生抱负以及长期担任地方领导期间的扶贫经历息息相关。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40多年来,习近平同志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贫困群众,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为老百姓消除贫困做实事的行动从未停止过,始终把扶贫使命扛在肩上。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道:“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与使命。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扶贫工作,彰显他大爱无疆、心系苍生的扶贫情怀,体现了他一心为民的初心。

其二,学习总书记“人民至上”的思想,他的足迹遍及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一张方桌、几条板凳,体察百姓疾苦,细辨贫困症结。他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高度,精心谋划中国精准脱贫工作,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指引并躬身践行。他始终关心贫困地区的发展、始终关心贫困百姓生活、始终牵系扶贫工作的推进,体现了大国领袖的执政理念,彰显了大力推进扶贫工作的坚定决心。

其三,学习总书记放眼中华民族振兴的高瞻远瞩的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豪迈而坚定。

时间将进入2024年下半年,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有效衔接,党的二十大上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正波澜壮阔地铺展。我们将从《习近平扶贫故事》一书中汲取力量,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立足基层,扎实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编审:市总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

朝阳市总工会
及时发布工会工作最新动态,搭建朝阳市总工会与各级工会、广大职工联系沟通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