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玩手机会导致青光眼吗?

文摘   2025-02-10 17:36   天津  
青光眼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关灯玩手机也会得青光眼?青光眼跟白内障一样可以治愈?关于青光眼,有很多这样那样的流言在网上流传。
先说结论:网上流传着很多对青光眼的误解,如果听信了这些不靠谱的东西,可能导致病情延误,今天就一次为大家解释清楚,这次要解读的流言比较多,无法简单总结,将在后文一一列出。
当眼睛出现不舒服情况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忍忍就过去了”,但平常我们忽视的症状其实很可能就是青光眼的征兆。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但其症状隐匿,很难被人察觉,因而被称为“隐形的杀手”。那么,出现哪些症状时,我们要当心是青光眼呢?预防青光眼我们该如何做?

图片

图片来源:AI生成

什么是青光眼?有何危害?
青光眼是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疾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对于原发性青光眼,临床上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开放或关闭状态大体分为:开角型青光眼或闭角型青光眼。
两种类型的青光眼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也完全不同,疾病进展程度也不相同,但晚期都会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严重的都会导致失明。
青光眼发病原因和分类
1.无论是开角型或闭角型青光眼,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的,直系亲属 10%~15%个体可患病,患病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2.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往往有特征性的解剖因素:前房浅、房角窄、角膜小、晶状体大、眼轴短—眼前段狭小,结构拥挤。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患者呈现远视的状态。所以,远视眼的人群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高危人群。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包括近视眼、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低血压患者。这类患者的房角一直开放,但眼压会进行性升高,发病过程很隐匿,早期无法察觉,但视神经会在高眼压的作用下发生特征性的视盘凹陷和损伤,导致视野的缺损。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是青光眼:
1. 一侧眼胀伴头疼、视物模糊,甚至血压升高、恶心呕吐
2. 单眼看灯光周围出现七色的彩圈或晕轮
3. 走路时容易摔伤、磕碰,下楼梯容易摔跤
4. 夜间或暗处活动受限
5. 驾驶车辆安全性降低,容易剐蹭
青光眼流言大揭秘

传言:视力好不会患有青光眼
真相:青光眼损伤的是视神经,导致的最初改变是视野。视野是我们所能感知的空间范围,又叫做周边视力。我们平时所说的视力叫做中心视力。所以青光眼在早期主要影响的是周边视力,导致范围越来越窄,但中心视力不受损伤,所以患者早期往往察觉不到。即便视野损伤严重时,中心视力可能仍然保持正常,但患者所能感受的空间范围已经变得很窄。所以并不能以视力好坏来评价青光眼。
传言:远视眼不易患青光眼

真相: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往往有特征性的解剖因素,和远视眼的解剖特征基本吻合,所以远视眼的人群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传言:青光眼是老年病,年轻人不会得
真相:老年人的确是青光眼的高发人群,但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不会得青光眼。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往往在年轻时就已经有发病的早期表现,但因为症状不明显,慢性进展,往往被患者忽视。等到疾病发展的中晚期,出现了明显的视野缺损而导致生活障碍,才就诊发现。另外,青光眼也有先天性以及青少年发病,这些往往和遗传因素有关。

传言:关灯玩手机也会得青光眼
真相:暗处玩手机时为了保证足够光亮进入眼内,瞳孔会散大。对于前房浅、房角窄、角膜小、晶状体大、眼轴短的患者来讲,会进一步加重房角关闭的风险,导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本身关灯玩手机就是个不好的习惯,即便是没有闭角型青光眼解剖因素的人群来讲,也会有视疲劳、干眼、干扰睡眠的不良后果。
预防青光眼应该这样做
1.定期的眼科检查最重要,包括视力、眼压、眼底和房角。
2.避免长时间在暗处、低头阅读。
3.出现单眼视力模糊或虹视,伴鼻根酸痛或头痛,即便能自行缓解,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4.走路时容易摔伤、磕碰,夜间或暗处活动受限,需及时眼科就诊。
5.如果确诊青光眼,尤其是开角型青光眼,往往需要终身用药,以避免视神经的慢性损害。
6.适当的有氧运动对确诊青光眼患者有益。
来源:科学辟谣

长按识别关注




普东之窗
发布普东街的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