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新中国总管家”周恩来的大智慧

文化   2024-10-24 09:30   广东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导读

在新中国的领导人中,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可以用来指称周恩来,也可以用来指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但“总管家”却专属于周恩来。

01

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分工

“总管家”的称谓,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总战略家、总决策者的称谓。没有总管家的具体操作,总战略家的战略和决策,就可能被束之高阁,难以付诸实践。没有总战略家的战略谋划和决策,总管家的具体操作就会失去依据和方向。这正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

在群星灿烂的中国历史大舞台上,毛泽东扮演的是总战略家、理论家、总决策者的角色,周恩来扮演的是总管家、实干家、总执行者的角色。就像郭沫若所说,毛泽东、周恩来两人是“同心、协力、共命”的关系。


早在遵义会议以后,周恩来为了让毛泽东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的和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常常有意识地使自己主要扮演执行者、管理者的角色。

毛泽东在许多事情上都是管方针、路线,管决策,至于怎样去具体落实,全交给周恩来。在转战陕北及在西柏坡的日子里,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指挥所里运筹决策,指挥全国解放战争。毛泽东主战略思考,周恩来主组织实施,二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如此。周恩来多次对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说,毛主席听汇报看文件只记几个大数就够了,我是办具体事的,要记一些具体数字。有一次,一位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问他,为什么不做些理论工作。周恩来严肃地说,你怎么也讲这个话?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那么多具体的事,总要有人去管的。我多管些这类事,就可以让毛主席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一些更大的问题。

1972年,中美破冰,总决策者是毛泽东,但具体做好这件事的是周恩来。据尼克松回忆:“谈到具体的国际问题,毛在1972年会晤时一开头就说,‘那些不是应该在我这里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同周总理讨论。我讨论哲学问题’。”

正是在北京的访问,尼克松敏锐地看出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战略家、决策者和总管家、执行者的关系。尼克松说:“中国革命没有毛,就决不会燃起火来。而没有周,它就会烧光。”这句话道出了毛泽东、周恩来之间差异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分别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和共和国总理,一直到去世。主席和总理分别成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代名词。他们在这两个最重要的岗位上,虽也有过1958年批反“冒进”和“文革”中批纠极左的分歧,但总的来看,二人协力的长期性、重要性,可谓世所罕见,也让世界上许多政要艳羡。

尼克松羡慕毛泽东有周恩来这样的好帮手。新中国成立时,斯大林也羡慕毛泽东有周恩来这样一位现成的总理。米高扬甚至说,从哪儿找得到周恩来这样好的总理! 

02

新中国必不可少的“全天候人物”

最早称周恩来为“总管家”的是朱德。据薄一波回忆,1948年5月,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薄一波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刘少奇、朱德汇报经济工作时,朱德说:“快啦!咱们的周恩来同志快来了,他是个管家的,管这一个家。他会把这个事情办好。”

现实证明,朱德的判断分毫不差。周恩来自新中国成立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以后担任国务院总理直到去世,在总理这个位置上任职26年3个月零7天。他总管全国政务、国务,主抓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同时兼任外交部长近9年。尽管从1958年2月开始,他不再兼任外长,但仍然主管外交工作,成绩斐然,堪称中国外交第一人,被尼克松称为“世界头号外交家”。

周恩来还是总管全国政协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导人。1949年,周恩来担任全国政协第一届副主席,1954年之后又担任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主席直到去世。在任期间,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进行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的工作。他和毛泽东一起提出的“一纲四目”指导方针,正是后来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先河。

在军事方面,周恩来也是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是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1952年夏,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周恩来不再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周恩来不再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但作为总理,他仍然要管理国防事务,关心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

抗美援朝期间,在后方总管一切的是周恩来。所有前方来电都是首先由周恩来审阅定夺,每天经他批阅的文电有一二百份。他要亲自到总参谋部作战室听取汇报,分析形势,掌握战况,为毛泽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根据中央的决策,起草和部署前线部队的军事行动。 

不仅如此,周恩来还曾先后担任了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主任和中央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会)主任,仅大小会议就达500次之多,直接领导常规武器和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聂荣臻曾说: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和导弹都应归功于周恩来。

由于全面主持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各项事务,周恩来可谓夜以继日。但不论何时接通周恩来的电话,定会传来那一贯谦逊的声音:“我是周恩来。你是哪一位?”

1964年周恩来访苏归来在任期间,他对各省市区和各部委负责人总爱讲一句话:“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直接给我的办公室打电话。”他对秘书们也爱讲一句话:“你们有事一定要报告,不要怕我忙,我不怕忙,我能忙过来。”他认为,既然是一国总理,天下大事应该最先知道,第一个知道。周恩来要求秘书们,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情要立即报告给他,不管他是在主持会议,还是在接见外宾,都要立即写条子递进去;如果在睡觉,哪怕刚刚吃下安眠药,也要立即叫醒他。

1968年9月,周恩来同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说:“我是总理,就得什么事也要管啊!管不好怎么向党,向人民交代!”周恩来逝世时,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海外媒体评价周恩来“是北京全天候人物”,“是中国总管一切的人”,“是一位伟大的管理家”。

03

坚决维护毛泽东的权威

尽管周恩来在新中国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但他始终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有清醒的认识,决不逾矩。


在周恩来面前,任何损害毛泽东领袖地位的图谋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1964年11月,周恩来率团出访莫斯科时,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粗野地说:“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会把毛泽东搞掉的,只是时间未到。”周恩来就此事向苏方提出抗议,指出这是苏方在挑衅,同时马上报告了毛泽东。

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在周恩来和毛泽东数不清的单独会面中,凡是周恩来提出、被毛泽东采纳的正确意见,周恩来公开传达时总说是毛泽东的决定。周恩来到灾区视察、慰问,总要讲“毛主席让我来看望大家,慰问大家”。1962年6月,周恩来视察吉林延边,群众欢呼起来,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脱口说:“各族人民群众是多么热爱总理啊!”周恩来立即纠正道:“这是毛主席的威望,党的威望。”

毛泽东也信任周恩来,尊重周恩来,把周恩来那里看成办事的中心,许多大事都交给周恩来去办。

毛泽东对周恩来,有时见面亲切地称呼“恩来”,有时在急件上直呼“周”,有时在书信中称呼“周总理”,有时则称呼“总理”。毛泽东在与他人交往中,直接地呼姓或完全以职务代称是极少见的。“周”和“总理”这两种称呼方式,从一个细小的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对周恩来信赖中透出自然,尊重中透出亲近。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就像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名和碑文由两人合作书写而成的一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象征,是新中国历史的一块基石。


曹应旺/文

来源:新周报



欢迎留言!




往期精选                                                                              

官场清一色白衬衫,暴露出三个刺痛所有人的热点问题

基层公务员“职级并行”为什么成了新的“天花板”?

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你有多少个工作群?

基层减负就得划出红线

为什么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屡禁不止

党员干部下班后能否自费去KTV、足浴?

机关单位过紧日子,不是降工资,最该减的是这些支出!

莫言参观哈佛时写的这首现代诗,句句惹人发笑,令人深思!

中央巡视组组长:年轻干部要减少与异性交往

官僚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触目惊心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责任“层层甩锅”,要害在形式主义

为什么基层治理总是成了“乱折腾”?

《中央巡视组组长:年轻干部要减少与异性交往》爆火后,引起对“如何交往”的深度思考

原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人情薄如纸!

中央巡视组组长为什么会专门提到年轻干部要减少与异性交往?

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村吗?农村环境整治如何更接地气

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大国总理讲话语言风格!

胡锦涛低调参观岳麓书院,婉拒题词,仅签名,只留下这3个字

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如歌岁月文学
文学艺术作品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