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 :大国良相,一生无愧

文化   2024-10-22 11:26   广东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导  读


2024年10月23日是朱镕基总理96岁寿辰。他虽然已退休二十年,头发已全白,但每每在重大场合出现,总能引起公众的瞩目和网友的浓烈情感。

今年10月也是朱总理入党75周年,他的党龄与共和国同岁。党员朱镕基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经历了磨难和辉煌,也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朱总理留给我们不悲观、涉险滩、敢担当的精气神。越是在艰难彷徨之际,回顾一下我们走过来的路,才发现这样的激流险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早已面对过、搏击过、征服过。

祝他健康长寿,乐享天伦。


“不在其位,不谋其职。”
这是国务院原总理在朱镕基2003年任期满时曾说过的话,也成为他卸任后的坚守,甚至还一度以“一介草民”自称。颇有一番“事了拂身去,不留功与名”的淡泊之意。

不过,朱镕基却不止一次地表示,认为自己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而这也与众人心中对他在任把工作当做自己的“第二生命”与生活习惯的“工作狂”风格完全相反,甚至相悖。

朱镕基为何在卸任前后判若两人?退休后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他又从中得到哪些新的感悟呢?

人人称赞的卓越成就,他却低调处之。


“如果我能当选市长,我决心让下一届政府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效率、廉洁的政府。”

1987年,59岁的朱镕基在即将当选上海市市长时立下的豪言壮语,这也是他政治仕途的新起点。但是,对于那时的上海而言,要想实现这番畅想,堪比登天。

虽然上海算得上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大城市,拥有一千多万的人口,却丝毫不像现在这般繁华,甚至落后至极,贫穷、脏乱差等现象更是常有,导致财政收入每年下降,呈现衰败之势。

比如,当时上海畅销的“大白兔”奶糖、“蝴蝶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以及“光明”雪糕等本土产品,都一度成为滞销品,商户们唉声叹气:“上海人不买上海货,都跑去买洋玩意儿,我们哪里有钱赚啊!”

另外,让普通市民怨声载道的事件,当属“肺炎大流行”与“陆家嘴摆渡踩踏事故”,严重危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人心惶惶下,哪里还会有安稳心思经营生活。

面对上海遭遇的种种困难,朱镕基一上任“上海市长”一职,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那天下午,他从北京赶到上海后,并未直接前往市政府,而是先抵达财政部。

“财政局长,请把这两年上海市的财政收入记录拿给我看!”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朱镕基这番毫不畏惧的架势,让上海市政府中各项职务的管理者彻底意识到“上海市即将变天”。

果不其然,他很快提出“菜篮子”工程,而且制定购销改革政策与生产副食品的方案,推动“产销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上海市的经济发展。



更让广大市民拍手称赞的事情,当属朱镕基对上海市政府的改革。当时“走关系,送外烟”的恶劣风气盛行,他见状,直接将政府机构的办事制度公开,让全体市民进行监督。

没过多久,上海市政府一改往日的行事作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可以说,如果没有朱镕基,上海市恐怕不会占据如今中国一线城市的首位,而他也因为此次的优秀表现,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此后为国家大事而奔波。

无论朱镕基的职位如何变化,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一贯热情。尤其是他在后来担任国务院总理时访问美国的旅程,成为他前所未有的一次展现能力的机会。

要知道,中美关系自1972年“破冰”后,虽有明显的良好发展,但也发生不少磕磕绊绊,特别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不安的心又重新躁动起来。

1995年,原“关贸总协定”改为“世界贸易组织”,而中国的“复关”之旅也变成“入世”。但是,美国手握世贸重权,一句话就能影响中国是否“入世成功”,因此,朱镕基不得不访美进行斡旋。

1999年,他在内的一行中国代表团成员抵达美国洛杉矶,原本晴空万里却突然阴云密布,但是,他没有任何慌乱,而是谦逊有礼地与美方接待员握手问好。

在美国记者提问时,朱镕基微笑着指向旁边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回答:“我没有他对付你们有经验。”

虽然他明显拒绝对方的询问,但不失东方式的幽默与开朗。但是,令他在内的所有中国访美代表团成员都想不到,克林顿竟然以“失误”为由,肆意散发那份“中美联合声明”。


那天,朱镕基难得发了脾气,甚至推迟时间后参加了那场中美谈判,他一进门就向美方表示不满情绪,而后据理力争,道破美国此番错误做法的后果。

朱镕基此番访美之旅中展现出的大国做事风格,无疑推动中国的“入世”旅程。而且在最后一场中美谈判中,他更是直接现身当场,不顾龙永图的提醒,连续应下美方提出的三个要求。

“前面三个是我们让步,后面三个问题该你们让步,要是你们同意,我们就签字。”

朱镕基表现出的威势,令美国代表措不及防,置于被动位置,只能无奈同意。此次中美谈判顺利结束,中国入世一事也终于提上日程。

在他担任国务院总理的五年时间里,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是,他却从来不奢求世人铭记其功绩,只淡淡地说:“我在离任以后,希望人民都说我是清官,不是贪官。倘若他们再慷慨些,评价我干了些实事,那我更心满意足了!”

朱镕基的此番言论令国人赞同不已,感念其成就与精神的伟大。但是,人们想不到的是,他之所以会有这种“淡泊与水”的性格,都是因为经历过苦难生活后的心得体会。


苦难造就艰苦意志,他成才之因。

1928年10月1日,朱镕基降生在湖南长沙。身处乱世之下,本就生活不易,但他的命运却更加凄苦,先是父亲在他未出生时因病去世,后母亲在他十岁那年撒手人寰。

此后,朱镕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如同浮萍般在那时艰难的世道生存。好在三伯父朱学方善心收养,让他能有一处容身之所。

值得一提的是,经后人考证,朱镕基被证实是朱元璋的直系后裔。或许是得益于血脉基因,也或者是因为年少的苦难经历,让他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可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太平日子屈指可数。

自1927年长沙爆发“马日事变”后,几千名中国共产党员与爱国人士惨烈牺牲,而国民党依旧不曾停止对革命人士的迫害,红军部队也两次攻打长沙,并取得一定战果。


因此,当时的长沙俨然成了国民党梁军交锋的中心点,常年混战不断。而后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展开,长沙下游各省相继被侵占,长沙也遭遇日机的轮番轰炸。

那时,蒋介石电令驻守长沙城内的国民党部队:“一旦长沙沦陷,务必要烧毁全城,不给日军留一砖一瓦。”

然而,日军未正式向长沙城发动攻击,担任防火任务的警备团团长徐昆得到错误情报,擅自下达命令,让士兵们扛着煤油洒在各个民房商店内。

随着火把被点燃,长沙陷入一片火海中,燃烧时间整整持续了三天时间,烧伤面积多达70%左右,烧伤人数多达三千人,堪称“人间炼狱”。这次灾难也被称为“文夕大火

朱镕基虽然不清楚此次惨案的发生,但是,当下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也让他不自觉地迸发勤苦学习、改变命运的想法。终于在194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沙广益中学。

1947年,朱镕基更是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电机专业录取。在那里,他不仅收获了爱情,也培养了坚定的革命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朱镕基因为三伯父朱学方的影响,对戏曲、古典乐器之类的传统娱乐方式有着深入的学习与钻研,在大学期间就经常参加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这也成为他退休后的主要休闲活动之一。

对于朱镕基而言,因为年少的艰苦经历,锻造出坚毅的品质,而他也说:“我无父无母,不怕得罪人。”这才成就他在任总理时一系列的伟大成绩。



因此,世人皆称朱镕基为“布衣总理”,从苦难中走出的他,也带领身处苦难中的全国人民谋求幸福。不过,谁也想不到,他在就任时的雷霆之势,却与卸任后的平平淡淡形成鲜明对比。

要知道,即便是一个乡镇党委书记退下来后,仍然可以指导当地的部分工作,这也属于情理之中。但是,朱镕基却与众不同,不仅固执地拒绝每一个前来拜访的官员,而且公开表示:“我不谈工作。”

他之所以如此决绝地与就任时的工作割开,一方面是注重自己的晚节,视清名高于一切,另一方面是不不想影响他人的工作。

卸任后的朱镕基虽然渐渐消失在公众视线中,但并未停止对国家与人民的贡献,而且退休后的生活也令人称奇。其中最让人不理解的是,他不再继续写书,甚至严令禁止自己与家人看传记。

与众多退休老人一般,朱镕基尤爱写字、看书和读报,但是,在诸多名书中,他对自己的传记却弃之敝屣,而且,在别人求取墨宝时,他通常都会拒绝。

“编写传记不过是东拼西凑,绝大部分是为了圈钱,再者,我不想人民太关注我个人,希望他们能多多关注国家大事。”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朱镕基始终坚持着这份原则,却也因此发生过一次摩擦。

那时,他的堂弟撰写了一本关于他的传记,兴高采烈地拿给他看。然而,令堂弟没想到的是,朱镕基直接拂袖而去,几乎与对方断了往来。

幸好两人的哥哥朱经治做“和事佬”,他们这才和好,而朱镕基也在此后严肃告诫家人:“不要试图以出书的方式,向他人炫耀我们的亲属关系,不然,这份情谊断了也无妨。”

值得一提的是,朱镕基非常尊重哥哥朱经治,因此才会在他的劝说下原谅表弟的过错。而且鲜少赠予墨宝的他,却在朱经治的九十大寿时,亲笔写下祝寿词,赠予哥哥。

《朱镕基答记者问》与《朱镕基讲话实录》这两本书,都是记录朱镕基在工作期间时的一言一行。

他本意是不想出版,但为了能让更多国人了解国家发展的艰难旅程,才反复修缮,出版后立即获得不错的销量,而他也将所有稿酬都用于慈善事业。

除此之外,朱镕基还拒绝加入任何协会,只要有人不经过同意擅自使用名讳,他都会严厉地要求取消。



朱镕基与邓小平


而且与邓小平一样,他选择离休后不回乡,担心有人找他帮忙,甚至连母亲的墓地破败不堪,他都不曾修缮。

朱镕基说:“我想降低存在感,尽量不对国家发展或民生政策造成干扰。”不过,虽然他依旧以严格要求自身,但退休后的生活却依旧丰富多彩。

因为朱镕基对京剧的喜爱,时常会与几个票友一同观看京剧表演,有时还会简单扮相,哼出熟悉的旋律,连湖南省京剧戏团的张再峰老师都对他致以最高评价:

“他擅长老生唱腔,而且有板有眼,令我佩服。”

另外,朱镕基会拉胡琴,之前忙于工作,一直鲜少练习,但退休后拥有更多时间,而他的琴艺也得到飞速提升。

除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朱镕基不忘革命先辈们的付出,只要一有时间,他与夫人劳安一同参观纪念馆,重温红色经典思想,鼓励年轻人向英烈们学习。

2018年10月12日,久未现身公众场合的朱镕基出现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活动上。虽然是老者之态,但举手投足间却精神气十足,令国人禁不住沸腾。

如今,朱镕基依旧深居简出,人们只能在为数不多的报道中得知他的近况。但是,他的信念与行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际繁荣富强而奋发图强。

中国的史册上会留下朱镕基奋斗的痕迹,后世也会永怀他做出的巨大贡献。

来源:启明官察室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往期精选                                                                              

官场清一色白衬衫,暴露出三个刺痛所有人的热点问题

基层公务员“职级并行”为什么成了新的“天花板”?

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你有多少个工作群?

基层减负就得划出红线

为什么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屡禁不止

党员干部下班后能否自费去KTV、足浴?

机关单位过紧日子,不是降工资,最该减的是这些支出!

莫言参观哈佛时写的这首现代诗,句句惹人发笑,令人深思!

中央巡视组组长:年轻干部要减少与异性交往

官僚主义现象越来越严重了

触目惊心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责任“层层甩锅”,要害在形式主义

为什么基层治理总是成了“乱折腾”?

《中央巡视组组长:年轻干部要减少与异性交往》爆火后,引起对“如何交往”的深度思考

原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人情薄如纸!

中央巡视组组长为什么会专门提到年轻干部要减少与异性交往?

听不见鸡叫,还是农村吗?农村环境整治如何更接地气

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大国总理讲话语言风格!

胡锦涛低调参观岳麓书院,婉拒题词,仅签名,只留下这3个字

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如歌岁月文学
文学艺术作品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