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不迷路,每天获取精彩历史内容
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高科技研发基地之一下,那里高校林立,人才济济。殊不知,中关村曾在几十年前,那里凄风冷雨,是太监集中安葬的乱坟岗。后来大文豪郭沫若将此地的名称改了一个字,就成为风水宝地,寸土寸金。
这里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太监坟呢?中关村原名叫“中官村”,中官也称太监,是民内之官,宦官,生活在社会的最底村人物。这个村庄曾经是被宫廷扫地归家的老太监集中聚集的地方,由此取名为“中官村”。大家都知道,太监不能生育,所以被世人鄙视、不容。他们孤苦一生,劳累一生,老了以后就会被赶出宫,死后还不能入祖坟,只有被埋荒山野岭中,无人为他祭奠和扫墓。
这些太监他们自己知道年老的处境,于是有些太监提议,大家出点儿钱,在北京西郊买一块地,作为太监以后葬身之地,等大家死后,全都葬在一块儿。起初有钱有势的大太监们集资在中官村附加修筑佛院庙宇,那些被宫中赶出来的太监会来这些烧香拜佛,寄托自己的心愿。太监们也互相照顾。
到了民国时期,对太监制度进行改革,不再增加新太监,而原来的太监都被赶了出来,也没有人愿意接纳他们,慢慢的太监开始减少,中官村也慢慢变得荒凉安静。太监去世后,其他的太监就将他们的坟墓安葬在中官村,时间一久,中官村埋葬的太监越来越多,这里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太监坟了。
新中国成立后,中官村附近被规划成首都的文教区,于是很多的高校都要搬迁到这里,而“中官村”的名字实在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此地改名迫在眉睫。大文豪郭沫若知道此事后,他和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进行商量,大笔一挥,将“中官村”改名为“中关村”。
改名后的“中关村”,成了风水宝地,大批的高校进驻,众多高新科技企业落户,数万名博士、硕士等高级知识分子也在此工作,这里的生机无限,热闹非凡,再也找不到往日的那种凄风苦雨的“中官村”。
- END -
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叫绝历史:解读历史事件,品读历史人物,讲述民间历史故事,揭秘古今历史趣闻,一个让你叫绝的历史故事会!如您也酷爱历史,欢迎与小编交流!】小编感谢您的关注,祝您生活多姿多彩!
版权申明:凡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的,内容版权归本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本公众号;未标注【原创】的,图片与文字内容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文章图文均无关联,内容仅作学习,文中所有内容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