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组工干部“组工学堂”——学习心得(一)

文摘   2024-11-01 18:10   江西  

编者按:10月29日,我市组工干部第一期“组工学堂”顺利举行,特别邀请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曹涛勇同志进行专题授课。课后,组工干部们踊跃交流、讨论,反响热烈。为此,乐平组工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专栏,分享大家的学习心得体会。

市委组织部人才股股长
吴文慧
       此次“组工学堂”,让我明白文稿写作不只是文字的谋篇布局,更重要的是反映和推动实际工作落实最快速、直接、朴实的应用文体。从普通干部的角度出发,唯有懂业务、精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多观察、注意收集信息,了解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才能“信手拈来”“下笔有神”。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认真研读课堂上的知识点,及时总结写作技巧,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继续坚持稳重心、静下心、持恒心,把所学所获融入到工作里,在积累中做到“坐下能写、站起能讲、遇事能办、问策能

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股股长
李高源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组工学堂”,聆听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曹涛勇同志的授课,这堂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的公文写作交流课堂,为全市青年组工干部提升公文写作水平带来了“及时雨”,点燃了大家的“提笔”热情,破解了“下笔”困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边干边学、边学边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做到“张嘴能讲,提笔能写,工作能干”,为全市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干部
余博闻
       在第一期“组工学堂”里,市委党校曹校长所授课程内容充实,使我获益良多,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是知不足而后奋进,要持续强化学习。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持续强化政治理论、业务本领和专业知识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做好素材积累和能力磨砺,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多练习推敲。不惧怕撰写材料,把每个材料的形成都当作不可多得的磨炼机会。同时,在材料质量上主动加压,对文章中每个字词都仔细斟酌、反复推敲,使材料的逻辑更加严密、主旨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三是行成于思毁于随,要再处处留心。作为机关办公室干部,要时刻牢记以文辅政、服务决策的工作本,在日常工作中重点养成严肃、严格、严谨对待工作的习惯,把“严细实”的要求贯穿办公室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做到“文出我手不出错,事交我办请放心

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干部
汪婉婷
      曹校长在课上细致讲解了写材料的方法,让我深受启发。关于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材料,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是要全面摸清情况。这包括深入理解“上情”,即上级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以及明晰“内情”,即部门内部的工作重心,确保素材既贴合实际又富有生命力。二是要拓宽视野格局。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实现身份、思想和语气的全方位代入。三是要注重思考归纳。日常办公室工作中,许多材料可归为特定类别,各类别有其独特的写作思路和方法。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善于积累,不断总结经验,避免简单应付。

市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股干部
刘雯卿

 通过参加全市组工干部第一期“组工学堂”的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作为机关单位的一员,撰写材料不仅是一项能力,更是必备的看家本领,对于提升政治站位、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工作方法等至关重要。曹老师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要想完成一篇好材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具备分析能力。要明确材料性质、用途及要求,明晰演讲者、场合及受众,预估篇幅,做到胸有成竹、精准施策。二是要树立匠人精神。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成文后反复推敲,从标题框架到案例数据,乃至标点符号,皆不放过。三是要注重日常积累。要持续学习,提升自我,深入研读党刊党报、政策文件等权威资料,注重在日常积累中夯实理论基础,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力求学识广博而精深,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精进。

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股干部
徐逸群
   此次“组工学堂”虽时间短暂,但曹涛勇校长的授课却言简意赅,让我受益匪浅。整个课程以“坚守、坚持、坚韧”为核心,通过列举鲍忠敏、杨雪明等一批优秀“笔杆子”常年如一日的材料写作经历,生动诠释了“能写会做”是干部不可或缺的能力,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成为“高效蓄电池”式干部的重要性。古语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农村基层蕴藏着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作为负责农村党建工作的组工干部,我将坚持向群众学习,充分利用党建调研和考察村书记调整等机会,深入一线搜集资料、积累素材,不断拓宽视野,为撰写高质量、贴近实际的材料奠定坚实基础。

市委组织部组织员股干部
谢劭辰

  参加全市组工干部“组工学堂”后,我深感“本领恐慌”。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不仅要成为组织工作的“专才”,更要努力成为材料写作的“秀才”。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材料写作的学习,夯实组织工作基础。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公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将撰写材料视为一项基本能力,重视与写作紧密相关知识的学习。二是要静下心来,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既向书本学习,也向实践学习,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规律,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研判能力。三是要通过运用所学的“写作知识”,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对材料工作的认识与把握,提升组织工作与材料工作的融合度,从而更好地为乐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市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股干部
朱玉婷

  此次“组工学堂”有幸邀请到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曹涛勇同志授课,我深感获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勤于学习我们应结合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益智修身,增才强能。二是要勤于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将平日遇到的好材料整理成“素材库”,时常翻阅,常学常新,力求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三是要勤于动笔。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学以致用,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克服“不愿写”的心理障碍和“写不好”的能力短板,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接下来,我将把此次培训的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提升组工信息写作质量的实际行动,勤于思考,勤于练习,让组工信息写作成为锻炼自身能力的“磨刀石”。

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干部
蔡奕欣

 在这次“组工学堂”上学习到的丰富内容,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特别是汪部长和曹校长的讲话,既有理论的高度,又兼具实践的深度,使我对如何撰写组工信息和调研报告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人才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将调查研究作为自己的基本功,明确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深入企业、科研院所等一线,切实了解人才的实际需求,确保思想聚焦关键点,努力写出高质量的组工信息和调研报告,为人才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乐平组工
发布党建和组织工作动态,交流新时期加强党建和组织工作的经验、方法和体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