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29日,我市组工干部第一期“组工学堂”顺利举行,特别邀请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曹涛勇同志进行专题授课。课后,组工干部们踊跃交流、讨论,反响热烈。为此,乐平组工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专栏,分享大家的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全市组工干部第一期“组工学堂”的学习,我深刻领悟到,作为机关单位的一员,撰写材料不仅是一项能力,更是必备的看家本领,对于提升政治站位、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工作方法等至关重要。曹老师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要想完成一篇好材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具备分析能力。要明确材料性质、用途及要求,明晰演讲者、场合及受众,预估篇幅,做到胸有成竹、精准施策。二是要树立匠人精神。必须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成文后反复推敲,从标题框架到案例数据,乃至标点符号,皆不放过。三是要注重日常积累。要持续学习,提升自我,深入研读党刊党报、政策文件等权威资料,注重在日常积累中夯实理论基础,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力求学识广博而精深,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精进。
参加全市组工干部“组工学堂”后,我深感“本领恐慌”。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不仅要成为组织工作的“专才”,更要努力成为材料写作的“秀才”。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材料写作的学习,夯实组织工作基础。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公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将撰写材料视为一项基本能力,重视与写作紧密相关知识的学习。二是要静下心来,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既向书本学习,也向实践学习,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规律,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研判能力。三是要通过运用所学的“写作知识”,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对材料工作的认识与把握,提升组织工作与材料工作的融合度,从而更好地为乐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此次“组工学堂”有幸邀请到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曹涛勇同志授课,我深感获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勤于学习。我们应结合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益智修身,增才强能。二是要勤于积累。在学习过程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将平日遇到的好材料整理成“素材库”,时常翻阅,常学常新,力求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三是要勤于动笔。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学以致用,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克服“不愿写”的心理障碍和“写不好”的能力短板,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接下来,我将把此次培训的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提升组工信息写作质量的实际行动,勤于思考,勤于练习,让组工信息写作成为锻炼自身能力的“磨刀石”。
在这次“组工学堂”上学习到的丰富内容,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特别是汪部长和曹校长的讲话,既有理论的高度,又兼具实践的深度,使我对如何撰写组工信息和调研报告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人才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将调查研究作为自己的基本功,明确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深入企业、科研院所等一线,切实了解人才的实际需求,确保思想聚焦关键点,努力写出高质量的组工信息和调研报告,为人才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