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赣鄱先锋】宁敏俐:提灯引路 育梦成光

文摘   2024-12-16 17:38   江西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生的心灵。她,从教三十二年,先后被评为景德镇市劳模、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科研先进个人、新时代赣鄱先锋,所带班级荣获“景德镇市先进班集体”……她,就是乐平中学教师宁敏俐。


▲正在授课的宁敏俐老师


“我觉得宁老师非常有趣,上课的氛围很活泼,是一个严谨而不失风趣的人……”在宁老师看来,已经比较枯燥的课程,若是再用严肃的灌输方式讲课会让学生不好消化。“我时不时地用生活化的东西在课程中进行穿插,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让他们更易于接受。”宁敏俐说。


▲课后学生围着宁敏俐请教问题

在课堂上,宁老师的课是幽默的,课后她又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不要把知识停留在书本的理论中,而要用发散的思维去学习知识。“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其实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问的习惯,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又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教学方式。”在宁敏俐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和关爱。


就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看到一群拿着课本的学生正围着宁老师,他们是来找宁敏俐请教学生。“宁老师这个地方我有问题,不太明白。”“老师还有这您再讲讲。”记者看到,解答的过程中,宁老师耐心地为学生们讲解,在学生明白后,她会像朋友一样,用大拇指笑着给学生点赞……


▲宁敏俐给予学生赞扬与鼓励

每年的高考,虽然不决定人生的全部,但确实是对三年高中学业甚至是十二年寒窗苦读的一个检测,学生们至此迎来第一次人生大考和国家筛选,紧张是难免的。“我当年也从高考中走来,知道身处当时,大部分孩子的紧张和无助。教育心理学说,有时一个拥抱胜过一切语言。所以,每一届高考,我都会提前一个小时来到考点的校门口,等候每一位学生的到来,迎接他们。女孩子给她们一个拥抱,男孩子就一次击掌,拍拍他们的后背为他们加油鼓劲。”2023年6月高考季,就有可爱的男同学在和宁老师击掌后,轻声说:“老师,你也可以抱抱我吗?”如今高考已经放榜,取得优异成绩的他说:“看到宁老师在那,我就心里踏实。她拥抱我时说‘老师相信你,你很强的’我立马满血,信心满满。”这大概是师生间长久建立的信任下才有的双向奔赴。


“老师,你知道吗?我真没想到,您会在考点门口等我们。在那个考点警戒线外看到您站在那,我咚咚跳的心,一下就定下来了,突然觉得,宁老师都在那呢,这不就是和平时一模二模(模拟考试)一样吗?然后您还冲我张开了双臂,喊我,拥抱我,轻声在耳边说‘老师就一直守在这,等你出来’就更安心了。”虽然已经从乐中毕业,但是对不少宁老师的学生来说,当年宁老师送考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而这样的送考和陪伴,宁老师一直在做,每届如此。


早上,就能看到宁老师拎着装了稀饭或馒头包子的大饭盒,快步走向她的班级。她说:“每天会有早到的孩子,我想有老师在班级陪着他们一起晨习,效果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决学习个案,也可以找最近学习、思想上有波动的孩子谈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困。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青春勃发、思想活跃期,更需要细心和用心,及时发现动向,为向好点赞、为偏差纠错。”


无论是晨光初照的清晨,还是繁星点点的夜晚,总能在校园里看到宁老师忙碌的身影。她深知,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恒心的事业。因此,她愿做一盏灯。

来源:乐平之窗微信公众号

乐平组工
发布党建和组织工作动态,交流新时期加强党建和组织工作的经验、方法和体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