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组工干部“组工学堂”——学习心得(二)

文摘   2024-11-03 18:36   江西  

编者按:10月29日,我市组工干部第一期“组工学堂”顺利举行,特别邀请了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曹涛勇同志进行专题授课。课后,组工干部们踊跃交流、讨论,反响热烈。为此,乐平组工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专栏,分享大家的学习心得体会。

市委办干部
王雪松
       “组工学堂”是我们党务工作者提升理论业务、解决实践问题的优质学习交流平台。通过第一期“组工学堂”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这堂课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针对性和适用性都很强。在学习过程中,我关于写作的疑惑得到了化解,写作误区得到了纠正,掌握了新的材料撰写方法,提高了对文稿写作的认识。我认识到需要在写作方面保持“坚守、坚持、坚韧”的劲头,平时多学习、多整理、多写多练。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将把这次“组工学堂”的学习成果融入到党务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总结经验、创新思路,以促进工作更好开展。

市人大办干部
黄兆红
       我有幸参加全市组工干部第一期“组工学堂”,聆听了曹涛勇校长关于公文写作的心得分享。课程内容丰富,满载公文写作的精髓,不仅让我掌握了公文写作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还引导我如何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来提升个人公文写作能力。作为人大组工干部,我将坚定政治立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人大理论与业务学习,深入理解政策法规,确保公文写作理论扎实、内容严谨、逻辑清晰。同时,我也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篇公文,不断积累素材与经验,逐步提升写作效率与质量,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政府办干部
孙侃

 在这期“组工学堂”的学习中,市委党校曹校长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的写作经验让我获益匪浅。和很多初写材料的小白一样,我也常常会遇到“不知道该写什么”和“不知道如何写”的难题,难以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导致写出的稿件浅显空泛。曹校长围绕“为什么要写材料”、“写材料的要点”及“如何写好材料”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讲解,这不仅深化了我对写作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我如何解决写作方面的难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基于此次培训的收获,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不断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坚持做到“勤学习以拓宽知识面、勤积累以巩固基础、勤思考以深化认识、勤动手以实践所学”,从而逐步提升个人的写作水平,实现自己在写作领域的不断进步与成长。

市委统战部干部
江婷
     10月29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全市组工干部第一期“组工学堂”。培训会上,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曹涛勇同志以“坚守、坚持、坚韧——从事材料工作的一点心得”为主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授课。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会写材料、写好材料对一名组工干部至关重要。我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过程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材料写作水平。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为推动全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市委政法委干部
程英
      非常感谢市委组织部创建的“组工学堂”学习平台,让我有幸聆听曹涛勇校长的精彩授课。曹校长围绕材料写作这一核心课题,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写作技巧,让我受益匪浅,深有感触,一是要敢于在白纸上动笔,克服恐惧与惰性,从简单的“小豆腐块”开始,逐步积累,一步步接近“材料能手”的目标。二是要善于在白纸上构思,将文字视为画笔,好的材料视为精美的画作。尽管文字研究可能枯燥,但保持敬畏之心,沉下心去学习积累,我们终将绘出佳作。三是要精于雕琢文章,在初稿完成后,我们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修改打磨至交稿前最后一刻。我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定能在写好材料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市委党校干部
甘紫奇
 在这期“组工学堂” 中,有幸聆听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曹涛勇同志的《坚守、坚持、坚韧——从事材料工作的一点心得》一课,收益颇丰。结合我这一年多的工作经历,我对如何写好材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是初识材料时感到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好奇与迷茫,只能做到最浅显的“依葫芦画瓢”。二是初写材料感到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挣扎与煎熬,只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缺少自我思考。三是再探材料感到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与期盼,终于摸到了一点皮毛,能够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并且对写材料这件事有了一点信心。我将结合此次学习心得,在未来的写作路上精心探究,走出属于自己的材料之路。

镇桥镇组织干事
姜志扬
此次“组工学堂”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曹校长围绕自身工作实际,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写作经验和撰稿技巧。通过他的分享,我深刻感受到了写作对于组工干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撰写优秀的文稿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持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扎实学习组工业务知识,把《新编基层党务工作手册》学深悟透,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将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工作中解决问题,实现知行合一,在问题中总结,在经验中成长,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组工干部。

接渡镇组织干事
朱颖

曹校长的课程深入浅出,大量运用身边实例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要多研读优秀文章,汲取他人之长,在写作过程中需力求准确、简洁、生动,避免套话空话,用最质朴的语言传达最真实的工作情况。此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身为一名乡镇青年干部要有写材料的能力和水平,而写好一篇材料要立足实际,深入了解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让材料有血有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材料,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为乡镇组织工作贡献更多有价值的文字,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群众和乡镇发展。

众埠镇组织干事
吴超涛
参加全市组工干部第一期“组工学堂”,我进一步提升了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也从中获得了实用的写作经验与技巧。作为一名乡镇组织干事不仅要遇事能干,也要能提笔能写,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多读多看。在日常生活中多读报纸、多看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认真琢磨优秀文章的架构、逻辑内涵等深层次的东西,及时记录和整理好金句。二是多思多想。善于思考,是提高文字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要注重提升自身站位,站在全局和领导的高度思考问题,撰写文章思路要清晰、措施要得当。三是多写多练。好文章是写出来的、练出来的、修改出来的,要抓住工作中每次写作的机会,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洪岩镇组织干事
熊才军
作为一名基层组织干事,我有幸参与了乐平市第一期组工学堂”,并受到曹涛勇校长的指导和经验分享,对此感到非常荣幸。这次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其带来的益处颇多,使我深刻认识到撰写材料的重要性,它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基础技能,也是展示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关键。一份高质量的材料能够充分展示我们的工作水平和专业素养,成为我们工作能力的有力证明。因此,掌握撰写材料的技巧,对于每一位党务工作人员而言,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提升理论素养,从而在撰写材料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高家镇组织干事
方正华
作为乡镇组工干部,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组织部举办的“组工学堂”培训,以前只知道曹涛勇校长是“笔杆子”,今天才发现还是“金牌讲师”,深入浅出的讲授让课堂妙趣横生,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

我感到很惭愧,以前也很排斥写材料,主要原因是怕,怕自己胸无点墨,“大学生”写出的材料“小学生”水平,惹人笑话。我感到很遗憾,在借调在市委办期间,没有主动学习写材料,有这么好的机会却失之交臂。同时我又感到很庆幸,庆幸今天上了这么一堂课,“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我要学习习总书记“30里借书”的精神,多学多练多写,转变思想,乡镇年轻干部不仅要当“泥腿子”,还要练“笔杆子”。

临港镇组织干事
吴昊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通过曹校长的辅导,深感写一篇好材料是“细活计”“苦功夫”,必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反复推敲、反复修改。要保持对文字的敬畏感,把握逻辑关系,力争用朴素浅显的语言让读者感到“回味无穷”,通过文字去铺垫造势,让材料“精彩纷呈”。一是要学会积累。丰富知识储备,积累大量资料,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跃升。二是要做到勤奋。勤思考、勤练习、勤总结,不断提升自己政务材料写作水平。三是要忍耐寂寞。吃熬更守夜的煎熬之苦,学习无止境,学写政务材料更是如此。

乐平组工
发布党建和组织工作动态,交流新时期加强党建和组织工作的经验、方法和体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