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教育,也许就从这里打开——一堂让人惊喜的公开课

财富   2024-11-28 20:31   北京  


科技让一切变得可能,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麦克风。


作 者兔主席


上个月,在学校的安排下,观摩了一场公开课。坐标北京,年级初一,公立学校。

学校希望我们看看课堂的效果和质量,并提出反馈。

这是一所普通,但又非常“标准”的学校。课室各种硬件齐备,该有的设施都有。

我有几十年没有很近距离地走近中小学校课堂了。当然,这也不完全准确,有参加小学家长会的场景。另外就是前两年(疫情后的某一年),我受校友邀请,到自己的中学去看过。华南师大附中。我曾在那所学校生活和学习了六年。走进课堂的唯一的感觉是:一切都已经电子化、数字化。印象最深的是可触大屏。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课堂放映,最高级的“科技”就是投影仪,老师把写好的幻灯片投到黑板上。         

 


现在的学校,鸟枪换炮,什么都有了。这就是我现在走近的北京一所中学课堂。老师跟我说:现在学校都有这些基本硬件,可触大屏幕、互联网连接,都属于标配,在全国范围普及。我不确定乡村和贫困地区如何,毕竟没有去实地考察,但我估计在稍微大一点的城市里可能已经是标配了。    
     

 

今天观摩的这个课,是一节心理课(“飞象星球”系列心理课程里的具体一课),主题《“友”你真好》。主讲是班主任。新开学不久,初一的孩子彼此还不完全认识。我留意了一下,孩子还是两两坐在一起的,有同桌的概念。有男女配对,也有男男或女女配对的。我马上想到我小学中学时的同桌们。现在有的学校没有同桌的安排了。         

 


下面进入正题。这是一节标准课堂,40分钟。学校里都有固定的“班会课”或综合课,可以嵌入一些基础课程以外的课程。这个课程就是这么安排的,每周用来上心理课。

1.先说说形式和场景。

  • 线上内容:班主任老师启动可触的大屏幕。大屏幕演示的就是电脑桌面。连接互联网,进入网站,选择课程,然后开始播放。这节课是一个系列的预制课程(心理系统课)中间的一节课(第二讲),由校外的第三方机构飞象星球制作(称为“飞象课堂”)。

  • 线下课件:上课前,老师给孩子们派发了一些线下课件,在课堂中会使用(例如后面提到的“交友卡”)。

  • 内容和基调:视频中,由一个心理老师主讲内容,话题主要围绕课程,都是关于学生社交/交友方面的(内容后面再介绍)。视频里有知识、有动画,有讲授,有总结,干货都由视频里的主讲老师输出。基调生动、活泼、有趣,语言年轻时尚,还有一些网络语言。视频中有一个“社恐小兔子”的动画,十分可爱,孩子们看了都很高兴。

  • 互动部分:在关键知识点之后,视频里的主讲会提示现场的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例如请现场同学分享,或者小组讨论,或者写东西。互动环节都是由现场老师进行的。

  • 课堂的组织和结构:视频里已经给每个环节留好了时间,比如先是授课/输出,然后下一个环节是互动,把互动的时间也设置好了(“两分钟,开始倒数”)。现场老师按部就班,跟着走就可以,从备课角度来说,非常容易上手   。

  (碍于现场不让拍摄,所以没有照片可以分享)        

 


2.课堂主题——教授社交技能,给出实用案例。


1)主题

视频先用“不敢交友”来引出主题,说现在有的小朋友是“社牛”,也有的是“社恐”。所谓“社恐”,其实是在社交上有许多顾虑,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同学/朋友交往。顾虑可能来自缺乏自信,也可能只是不知道如何打开局面(谈话技巧问题);视频老师鼓励孩子“认识自己内心的交友顾虑”(对自己心理和情绪建立自我意识和认识),“克服顾虑,鼓起勇气,迈出交友第一步”(管理自己的心理、情绪、行为,迈出积极主动的一步)。

2)鼓励孩子提升自信

强调孩子要有自信,每个人都有特长、特点、特色、闪光之处,甚至缺陷和不足也是一种“特点”,不用羞愧。视频举了各种小例子,譬如“能吃能喝”、“搞怪”、“打字快”、“爱护小动物”、“爱弹乐器(虽然弹得不好)”都是特点。每个人都不一样。孩子首先要相信自己“很好”,“很棒”、很“不错”,然后围绕自己的特点和特质建立自信,将之作为交友/社交的基础。我看现场的孩子看了这些都有很正面的反应。这是鼓励式教育,非常正面、积极,在我们传统文化习惯里是相对缺失的。

3)实用性——给孩子的社交“支招”

如何结交新朋友,怎么采取主动,怎么打开话题,打开局面,聊天时的小技巧(例如“聊天准则”)等等。譬如明确建议,聊天时有四个法则,1)积极主动;2)找话题聊;3)认真倾听;4)真诚赞美。这些都是典型的社交技能,非常的实用,而且传统来说,不是中国父母、家庭、学校习惯或擅长教给孩子的内容。这些东西不仅初一的学生适用,更大一点的孩子也适用,甚至成年人看了也会有所收获。

4)互动性是核心特点:

-发言分享:有许多让班里孩子发言分享的主题,例如与大家分享自己社交上的“担心”或“恐惧”;让大家分享自己发现的社交过程中的一些要注意的问题,譬如哪些沟通方式会让人尴尬,哪些并不利于拉近关系等。通过分享,孩子对自己形成了认知,也对周边的同学形成了认知。

-写下自己的闪光点:鼓励自信、找到自我是社交的核心。课堂指导孩子们把自己的爱好、习惯、喜欢做的事情、做过觉得很骄傲的事情、“出过丑但觉得很有趣的事情”作为自己的“闪光点”,写在一张纸上,在课上就开始写,列得越多越好。孩子写出来后,确实觉得有点“成就感”,对自己的认知增加了。

5)课堂的高潮——“交友卡”与大型“团建”现场

课堂的高潮是,在视频和现场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写自己的交友卡。交友卡是上课前发给同学的课件,里面列好了一些问题供孩子们填写,例如“最喜欢的歌曲”、“最喜欢的电影”“最喜欢的书”“最喜欢的美食”“最喜欢去旅游的地方”“如果能和一个名人共度一天的话会选择谁”“如果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话首先想做什么”。内容既真实又有趣。接下来的安排是,全班同学进行现场交互,“在全班找出和你写出一样答案的人,让他在你的卡上签个名,至少收集5个签名!”。
         

 

班主任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即踊跃起身,拿着自己的交友卡,全班挨个同学对照看,收集签名,场面异常热闹。不一会儿,孩子就已经陆续收到了5个签名,而且还增加了对自己及对同学的认识。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游戏,一方面传授了实用的社交技巧,一方面能够立即在现场应用,让孩子们马上熟悉起来。心理/社交技能课程不能只学理论,必须在实景应用,且得有群体参与。这节课又设在新学年开始不久,加速了同学们的相互熟悉和融合,一些本来未必会彼此交流的孩子,通过这次也交流了。    
         

 

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小学和初中,快毕业的时候,就让同学们传写“同学录”。那个时候,到了毕业之前,才开始了解自己的许多同学。而且同学录就是让你填写各种兴趣爱好特质的,自己填一填,也会增加自我认识。所有“交友卡”真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另外,很多企业会给新员工搞“团建”,也是玩各种游戏,目的是增加员工的彼此认同和凝聚力。通过“交友卡”这个游戏,一个初中班在十五分钟内就解决了一些团建问题。
         

 

3.班主任老师的反馈。

课后和班主任聊了聊。老师觉得这个系列课确实很好,几个方面:

1)备课很简单。

老师一般有自己的主业主课主责,像心理/社交技能这样的课,超出教本教材,超出他们的熟悉范围,准备起来是不容易的,不可能说教就教。这套课程全部准备好了,主要基于线上,线下只是配合。备课材料很容易,老师很容易上手,上课时“跟着走”就可以。

2)解决了互动课程的难点。

我原在哈佛读研究生,案例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案例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发言、互动。我以前好些老师说,“在这个课堂上,所有人都是老师。你们都是老师,我在案例教学课堂里和学生学到的东西比在任何地方都多”。案例教学的核心是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讨论、互动。但是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这对老师的组织能力、控场能力、把握能力、引导能力、总结概括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这个基于视频的课程基本把内容结构都做好了(well-structured),课程设计者也考虑了整个中国所有不同地方各种课堂里可能发生的不可预测场景,让老师有介入,但是“有限的”介入。老师的主要功能是跟随节点,组织学生发言、互动、游戏。

3)帮助老师维护学生群体。

管理一个班级,就是管理和维护一个社群,不仅要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关注学生与学生(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其中包括如何加强合作,如何化解冲突等难点问题)。这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许多老师有自己的经验,但未必有成体系的理论,未必掌握所谓的“最佳实践”。而且,所谓“心理健康”、“心理状态”是最低要求。高质量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未来教育的体系之下,孩子们要发展的是心理和社交能力(social-emotional intelligence)。老师也需要被赋能。这套面向初中一年级的心理系统课,一共八堂,可以帮助老师解决许多问题。比方说通过今天这堂课,学生们就活络起来了,团建小目标一下就完成了。通过参与讲授预制课程,老师自己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4.对课堂背景的进一步了解。

我觉得课件的内容、课堂的形式、课堂的效果(从老师和孩子的反应判断)都非常好,给了很正面的反馈。而且我认为这种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中国当下教育急切需要的,有巨大的推广价值。我也和老师/学校聊了一下,了解的情况:

1)硬件基础设施:这是一切的前提,有电脑、可触大屏幕(进行互动操作)、能够连接高速互联网,上网播放在线课程。但这些硬件条件目前在中国已经广泛普及

2)整套课程体系是由“飞象星球”制作的。“飞象星球”是猿辅导集团旗下负责公益类教育的主体,对于学校来说相当于第三方的内容提供机构。我观摩的是一个系列课程(“心理系统”)中的一节。课程由北师大心理学部的专业团队开发

3)学校采购了这些视频,成本很低,大概每个孩子一个学期课时对应40块钱,摊到每个孩子每节课就是两三块钱。这个成本是中国广大公立学校能够承担的,第三方机构(飞象星球)很难盈利,基本属于做公益    

4)飞象星球制作了大量课程。心理类是一大类,除此之外的大类还有自然科学、工程科技(其中已经有不少AI相关的课程)、思维训练、学习方法、文史素养、劳动教育、非遗传承、安全教育、美术、表演等,都是自主研发,据说已经有上百个课程。有几个特性:

a)面向中国广大的中小学课堂。典型场景是公立学校。据说北京已经有所推广,朝阳区有数十所学校采用了这套课程(家长可能并不知道)

b)全部都是学校基础学科(语数英等)之外的课程;

c)与时俱进,比如人工智能这样的课程;

d)有“认知”(知识型)技能类的课程,也有“非认知”技能类的课程,例如心理课程、表演表达等。其中心理课程是很大一类,基本都是与个人的心理、情绪管理、自我意识与认知、社交技能(“社商”、“逆商”)相关的

e)均属于“素质教育”范畴:扩大认知、丰富视野、探索好奇心、挖掘广泛兴趣、增强自我认识、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品格能力,且能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的科技趋势。这些都是“素质教育”指向的

f)内容经教育部门审定。内容正确、紧跟主线

g)都是“预制”的数字化课程(视频),视频中大多包含线下互动内容。我们知道,光看视频的效果不一定好,教学得结合场景和互动,尤其是心理/社交这种“非认知技能”课程。没有一群人参与的应用场景是不行的

h)“全国一套内容”。即,无论你是北京,还是哪个省份,哪个能级的城市,哪个地方的学校,只要采购,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教材,看到的是和北京课堂里一样的东西。这些教材应该都是国内最好的团队研发的,我看后觉得很好,不说中国最高水平,也是最高水平之一,且可能已经是最高水平。因此,这套课程体系可以瞬间拉近所有地域、地方、不同层级水平学校的距离,帮助实现了教育均等、均衡和一体化         

 


5)内容标准化,选择定制化所谓众口难调,但课程丰富了以后,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例如不同年级的课时设置和空间,对特定题目的兴趣,按需采购课程。譬如心理课程,有面向初一的,也有面向三四年级或五六年级的,都是成体系的心理课程,能够解决不同年龄孩子的需求。这样,就在内容标准化、一体化的基础上,满足了多样化的需求。

         

 

         

 

下面说说一些感想。


5.感想#1:硬件基础设施 + 内容创新


1)公共部门——搭建教育的“数字化高速公路”

     

 

重要的内容说三遍:硬件基础设施是一切的前提,一切的前提,一切的前提!核心三大要件:电脑、可触大屏幕、互联网连接。有了这三个要件,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数字化教育形式才能普及。所以,这三个要件相当于为全国范围推广高质量教育铺设了“数字化高速公路”。当然,两个要件行不行?课堂里只有电脑和可触大屏幕,没有高速互联网连接……两个要件确实也可以,毕竟视频可以预先下载,在电脑上播放。只不过有了高速互联网连接后,取得内容更方便,更新也更快,此外学校/老师还可以通过网页平台提供实时反馈。

     

 

那么,“数字化高速公路”是谁铺设的呢?当然,一些好的民办学校有很好的条件,但在更广大的中国大地,主战场是公立学校。这些基础设施是由纳税人资助、由政府提供的,属于公共资源、公共事业、公共福利。这是中国人民对教育实打实的投资。高速公路是投资,高铁是投资,4G、5G网络是投资,中小学课堂里的硬件也是投资。 
       

 

有了数字化高速公路,才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2)民间/私营企业——依托“数字化高速公路”做内容创新    
     

 

有了高速公路就能通车;有了电影院才能上映电影。
         

 

有了课堂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还得有内容。
         

 

如果说政府/公共部门比较适合进行公共投资、搭建公共基础设施的话,内容创作可以更加依赖“群众智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私营部门/民间是很合适的主体,因为私营部门/民营企业有相对于公共部门(政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更加灵活的激励机制,能够更有效的鼓励和激发创新。所以,政府把“台子”搭好了,把握好规则、规范,就可以让社会各界一起参与内容创作。
         

 

刚好也有这样的企业。从这套心理课程来看,“飞象星球”显然是花了不少资金、人力,才把许多这样的课程研发出来,而且已经体系化,成为一整套能够提供给广大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材,且成本很低,带有明显的公益属性。我的个人看法,一个企业(及其管理者)没有一定的情怀、理想、抱负、愿景,是很难去做这样的事情的,更做不好这样的事情。所以应该要给飞象星球(及猿辅导)点个赞。也希望中国百花齐放,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事业里来。让国家铺设的数字基础设施里有更多精彩的内容
         

 

而对于一般的公立学校来说,只要通过这个平台,基本上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课外教学内容需求了,因为上面有足够丰富的课程,内容与课内部分完全差异化,高度的与时俱进(国际先进水平),达到“超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的教育标准,完全可以利用现有师资,同时成本也足够的低。不夸张地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学校会看到这一整套课程体系的价值——不仅是心理,而是上百套课程。
         

 

政府提供硬件基础设施 + 民营企业提供内容与创新,是一种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合作,只不过这一次的应用领域是教育。

6.感想#2:中国亟需的教育,未来亟需的教育——心理与社交能力教育

我的感受之所以比较深,是因为来观摩的课刚好属于心理课程。我原来在国际学校看过相关的课程——由老师教授的“SEL”(social-emotional intelligence)课程,但这是少数富裕子弟能够享受的课程。更大的问题是:如何在更广大的中国公立学校推广、普及这样的课程。看完这门课,自然也就有了答案。    
         

 

就这个问题,我写过多篇文章。

AI时代的三大能力(暨教育目标)——关于AI与教育的问答》(2024.3.4),提出AI时代又三大技能:

第一类是知识性的,可简称为“会用AI”,即具备AI的基本素养,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熟练和精通(“AI literacy”、“AI savvy”)。须知,AI属于未来世界的基本生存技能,就和今天是否会使用智能手机一样。可以想象,在未来,AI能力将是简历的一部分。


第二类是认知性的,即在基本AI素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用好AI”所需的认知能力及智识能力。


第三类属于社会心理类——包括个人性情、生活态度、情绪管理、压力调解,以及人与人的共情、互动、沟通、合作、领导等。传统上,这些能力被归为“情商”或“软技能”。


‍‍‍‍‍‍‍‍‍


    
所谓社会心理类能力(即心理/情感/社交领域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对内(个体):

——自我意识、自我认知

——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

——驱动力(驱动个体的学习、抗压、适应、专业精神、职业素养等)

……


对外(人际):

——社会观察与感知力(从“察言观色”、理解、共情到各种能够增进社交关系的技能,例如幽默感)

——沟通与表达(形式:一对一、小团体、公共演讲……;目的:阐述、谈判、说服……;)

——合作能力

——领导力


‍‍‍‍‍‍‍‍‍

        

 

         

 

          

 

         

 

在《钢琴,学还是不学?》(2024.6.21) 再次提到社交与情感学习(“SEL”)/情商课)对于未来时代的重要性。
         

 

我昨天整理了一篇载于The Atlantic的长文——《常青藤是如何毁掉美国的?》(2024.11.21)(https://t.zsxq.com/68Bxi)。文章的美国作者说,应该在新的时代对整个精英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不能片面强调智商,而要将“非认知技能”纳入教育和人才选拔体系,因为在未来时代,AI将填补人类很大一部分认知领域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更多的发生在“非认知”领域的软技能。作者总结的核心能力,包括好奇心、驱动力与敏感、敏捷力、激情及社会智力(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领导力等)。这些都属于社交/情感/心理能力。
         

 

也就是我在北京这所公立学校课堂里观摩到的飞象星球课程所触及的内容
         

 

这样的教育内容,在中国是很缺的。我们的教育体系重度向“认知能力”倾斜,最后落位面向标准化考试场景的基础学科学习。但在心理、社交技能方面的教育很少。且不仅在学校很少,在家庭里也不多。大多数中国家庭缺乏这方面的意识、理念和认识,更缺乏教育的工具,其实,这样的教育,不仅孩子需要,大人也需要:我们每天每个人在面对自己,面对家人,面对周边人,在设定和追求学习、工作和生活目标的时候,都需要这样的能力。         

 

大城市如此,地方上更是如此。在很多地方,问题的核心不仅仅是心理和社交能力(“社商”),而是“心理健康”——保全心理健康,是较发展而言的一个更加基础的诉求。
         

 

中国广大农村还有许多留守儿童,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心理问题。一般的家庭,一般的老师,一般的孩子,是否有应对复杂心理成长环境的能力?他们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支持?这都是很重要的课题。
         

 

    
心理健康是最起码的,最基本的,但心理不仅仅是“健康”,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才能,一种不能用智商测试量化的智力(“社商”),一种气质,一种不可剥离的个人特质。
         

 

对于孩子而言,能否识别自己的情绪,能否把握自己的情绪,能否管理自己,能否有意识地驱动自己,能否做负责任的决定,能否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不仅是心理成熟的标志,而是付出重要的能力,能够影响他未来的成功或失败。从这个意义看,心理与社会能力的成熟,不仅关乎个人安全、健康、幸福,也关乎家庭、社区、社会、国家。
         

 

尤其在AI时代的未来。
         

 

作为一个家长,这是我非常关心的话题。突然看到飞象星球的这套课程体系,让我一下看到了方向。很清晰的方向。可惜课程是面向学生的,只在课堂场景,我觉得很多内容也适合家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
         

 

7.最后一个小插曲:麦克风

观摩课堂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就是老师的声音还不够大,抓不住整个课堂,特别在后排,听不大清楚的。后排学生听不清楚,就容易走神。
         

 

另外就是学生们的发言分享。很多学生虽然举手站起来了,声音比较小,隔得远了就听不大清楚。在一个讲究互动性的课堂里,维持纪律和专注也是一个挑战。而且,对于发言者来说,这也很重要:你希望你的发言被聆听;你希望你的发言得到尊重;你希望你的发言(输出)能够让别人接受(输入)。课堂上的发言与被聆听,是一个一对多的互动。在每一个互动里,学生都在建立自我意识,确立与老师同学(社区)的关系
         

 

发言声音太小,听者容易走神,难以聚焦在发言者身上,怎么办?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麦克风
         

 

公共演讲是让许多中国人头疼的事情。麦克风是一种最简单但最有效的技术赋能。
         

 

我给老师提了这一建议。我说,“你们还差第四个硬件:麦克风。有了麦克风,课堂效率和质量能够就地提高30%。”
         

 

老师采纳了这一建议。她后来反馈说,后面的课堂,她都用上了麦克风。每个发言的同学都用麦克风讲话。这瞬间又拉近了课堂的距离,让每一个发言的同学都感觉发言很重要,并习惯于专注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科技让一切变得可能,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麦克风。
         

 


THE  END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衷心感谢您订阅《华商韬略》,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华商韬略公众号,感谢支持,期待长久伴您同行。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美编宋晓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成长计划】
签约账号【华商韬略】原创内容
◆◆◆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华商韬略
聚焦标杆与热点、解构趋势与韬略
 最新文章